![]() |
![]() |
|
|
曾文祺的化蝶苦旅 2001年12月5日,明基电通集团公司在苏州宣布推出自己的全球品牌——“BenQ”。2003年2月,全球知名财经媒体《福布斯》以封面故事的形式报道了BenQ这一品牌是如何落地生根的。 与BenQ这一品牌的深入人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2年明基中国却史无前例的走向了困境:在保持了连续三年的300%的高增长率之后,首次出现了0增长;和明基中国行销总经理曾文祺一起打江山的有着“五虎将”之称的公司要员们也因为种种原因宣告与明基决裂。 明基中国到底怎么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明基中国行销总经理曾文祺是一个绕不开的角色;是什么让曾文祺在快步抢前的征途上不得不停留下来?人事变动和业绩不进反退的背后,明基和曾文祺之间是不是由此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一贯以业界先知面目出现的“曾文祺老师”熟为人知的诸多理论是不是有待修正? 也许所有问题都回归在这样一个命题上:到底是明基中国成就了台湾青年曾文祺的梦想;还是曾文祺的一路狂奔成就了明基中国的苏州传奇?正如2000多年那个著名的命题:蝶梦庄周还是庄周梦蝶;这是一个问题。 是什么让明基中国的2002如此惨淡?一个简单的解释是明基中国把重点放在品牌推广上。 有数字显示:明基为品牌新增的全球推广费用是5000万美元(一说是10个亿人民币),而作为明基总公司四大区之一的明基中国所花费的费用应该在1亿人民币上下。1个亿的宣传推广费用砸下去,业绩的不进反退似乎无法求解;记者发现,大幅削减OEM(代工)业务——明基中国原来仰仗的半壁江山轰然倒下是明基2002年没有增长的最合理解释。 明基在中国的成功其实和其OEM业务在中国的成功是分不开的。曾文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自己一开始就是带着OEM sales全国跑,当时曾文祺最喜欢跟记者描述的是他当年做OEM时的激情和自信:我敲联想和方正门的时候,我很自信,因为我敲过惠普和戴尔的门。曾文祺本人无疑是做OEM的高手。1994年,曾文祺进入明基,担任的正是光驱产品经理,两年后,曾文祺开拓了Acer CD-ROM在全球OEM业务并贯通了全球行销通路,使之成为全球前五大光驱品牌。同样,到了大陆的明基也正是靠着OEM业务,明基在中国打开局面。 最先与明基决裂的也是最被媒体暴炒的5虎将之一的李凯,应该就是曾文祺提到的这位OEM sales。1996年底,李凯在苏州的明基“第一厂”任产品工程师,没多久便成为了进入明基中国行销总部的第一位大陆员工,并带领明基的OEM团队征战,并在1998年到2002年期间将明基的光驱业务推上顶峰。当时明基内部有人称明基中国有一半的收入来自李凯所带领的OEM团队。在张安佐从台湾调到苏州之前,李凯在明基公司的地位也达到从未有过之高,仅次于曾文祺本人。 到了2002年,明基中国却大幅削减OEM业务。 工作重心的偏离,导致明基的OEM业务江河日下,李凯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动摇。在这种背景下,李凯的离去多少有些天公不做美的惆怅。 削减OEM的同时,记者不得不问这样一个与之相对的问题:OEM不赚钱吗?答案是否定的。明基虽然在自有品牌方面颇有些建树,一说是自有品牌三分天下,一说则是自有品牌占到4成,但无论如何其业务主体依然是OEM。 有消息说,为了更好的完成2003年的销售业绩,明基中国2003年将重新恢复OEM业务,这从侧面说明了OEM的有利可图。 是什么让曾文祺和明基中国在2002年放弃了大赚的OEM业务,仅仅是因为明基为了打造出了一个新的品牌——BenQ,把战略方针指向品牌推广? 记者在调查中一直关心这样一个问题:明基中国2002年的业绩在整个明基盘子中的比例。有意思的是,曾文祺给记者回答这个问题时,讲述的是明基中国在自有品牌这块的3成天下,在曾文祺看来,在明基四大块:中国、亚太、欧洲、美国中的比例是3:3:3:1。言语中大有明基中国领先其他区域的得意;而来自明基中国官方的数字是不到10%,准确数字是8%;如果这个数字属实,那么,明基中国在自有品牌整个大盘子中只能四分天下,还不能成为龙头老大;尽管明基在内地以外的地区所花的经营时间三倍于内地市场,尽管明基中国的确在过去的6年创造了一个业界公认的成长神话,但毕竟没有超越。奢谈超越的背后到底是什么?这种超越心理是不是左右曾文祺在2002年年初明基中国做出废弃OEM的决策呢? 喜欢讲大势的曾文祺认为5年后的中国将可能腾飞,理由是2008年奥运会,在问及会不会离开中国,再度出发的时候,年轻时代遍游世界的曾文祺对此的回答异常肯定,不会。说这话时,夕阳的余晖打在曾文祺坚毅的脸上,窗外,长江水静静的流淌而过。 曾文祺很喜欢跟人回忆起2002年8月在苏州,200多家明基全球经销商聚会那一场秀。曾文祺为此专门取了一个很有煽动力的名字——全球品牌BenQ从苏州出发。尽管曾文祺和他的同事对此的解释只是因为全球的经销商都集中在苏州开会所以取了这个口号,但其中的深意耐人寻味。 当1996年年底曾文祺以一个开拓者的姿态来到苏州的时候,逐鹿天下的梦想其实已经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