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电反倾销告诉我们:TCL+汤姆逊模式是国际化假象 对要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来说,企业规模的大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规模却是万万不能的,这对以低成本的生产要素为竞争基础的中国家电企业来说更为重要,所以,作大规模成为本土家电企业的目标 。 1997的亚洲金融危机让我们的思维有了新的改变。韩国大的家电企业都摔了跟头,我们的企业健康地小着还是不错的,但是,经过危机爬起来的三星、LG的巨大规模再次给我们带来震撼,加入WTO两年后我们已经感受到没有规模的压力。 可惜的是,我们的家电企业在经过多年的飞速发展之后,在最近的三、四年时间里突然长势缓慢或者有些企业根本就不长了,整个行业在浅层次的“大”与“强”的争论中迷失了方向,我们的企业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既没有做大也没有做强,本土品牌单一产品销售过1000万台的企业几乎是了了无几, 反到是来到中国的跨国企业的规模是越做越大。中国家电的出口在快速增长,但是,从海关的数字看,为这种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却是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基地。 我们遇到了难题:怎样利用中国市场的优势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放大自己的规模,从行业现在的被动局面来看,这个问题大多数企业没有思考过或者少有思考,我们的企业着急了,一些深陷难关的跨国公司也着急了,一方面是想利用跨国公司拿到大的加工定单,一方面是像利用中国市场的要素优势,于是,中国市场出现了最近几年少有的新合资动向。 TCL与汤姆逊合资组建据称产能超过1800台的世界第一彩电企业,美的、东芝、开利也在撮合组建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空调企业,这两例目前最引人注目的合资个案是不是本土家电企业做大规模的科学途径呢? 笔者认为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这两个个案反映的仅仅是跨国公司利用中国市场资源的创新,而不是我们企业发展本土巨无霸的创新。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合作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与你合资,把你的品牌销蚀掉,第二个阶段是利用本土的“休克鱼”,比如伊莱克斯式的对中国家电企业的使用,目前的这种合作就是开始利用中国家电中的“大个儿萝卜”。 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这是对中国家电业几乎是最为优质资源的使用,这种使用看起来是在误导我们的企业,认为这种联姻可以造就中国自己的家电巨无霸,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的企业通过联姻把自己的制造规模搞上去了,二自己的品牌还是徘徊在国内的话,这种联姻实际上是在温水煮青蛙。 中国的大企业也在中国国内不停地寻找综合成本低的地方投资,但是,这种低成本的地方最终有一天会消失,全球低成本的地方也在转换,如果在转换之前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我们的低成本制造优势可能被其他国家替代的话,我们的大企业只有被在中国温和的水中煮熟。 品牌的国际化的本质是企业投资的国际化,自己产品被全球不同区域的人群所消费,所以,我们的投资必须走出去,要成为跨国公司只有综合制造成本的优势是不行,它还需要品牌、网络、管理水平等等生产要素,而这些东西在中国很难得到,必须到有的地方去获取,我们不能只在国内市场一直准备充足之后才敢出去。也就是说只有走出去挑战挑战,才能从挑战中拿到机遇,盲目地等待机遇等来的只有致命的挑战。 刚刚公布的彩电倾销初裁结果让我们的企业与政府大跌眼镜,所有的情绪都来了,实际上这种情况完全属于正常,我们分析美国背后的多种政治与经济因素都没有用,这堵墙就可以把我们堵死,再讨论我们的企业是不是真的倾销了都没有意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反倾销与非关税贸易壁垒就是在未来横在中国所有要出口企业面前的一到墙,我们要作的是等在墙的这边或者是跑到墙的另外一边去继续你的生意。不光美国会这样干,其他区域的地方政府或者是企业都会捣鬼捣出类似的戏来的。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