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凤”难嫁之谜 政府、管理者、资本等多方利益都想凭借西凤的出嫁得到了完美的保证,这个国企改制所面临的问题都出现在西凤身上,致使西凤出嫁之路越行越远。 外行做白酒,酒企遭遇资本进而被资本俘获的案例已屡见不鲜。当以制药出身的万基、斯威特等资本势力卷入对西凤的争夺,白酒市场就越发复杂起来。要生物制药的合作前景?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还是要保留完全的自主经营权?政府担忧、高层发难,西凤总是让人感觉是宝鸡市一个金不换的宝贝——养也愁,嫁也愁,直愁得“凤”比黄花瘦。 西凤酒在资本运作方面一败涂地,这直接导致了企业的衰败和沉沦。 2003年8月29日,深圳万基在成功并购孔府家酒、收购太白酒厂折翅之后,迫不及待地和西凤手牵手走到了一起。 在此之前,新疆德隆和斯威特公司都欲一亲西凤之芳泽,但结果总是藕断丝连般的暧昧和无奈。同样的不幸在万基的身上继续着,万基遭到了“弱小而‘强大’”(某评论家语)的西凤的顽强抵抗,一桩美好的婚姻似乎又将付诸流水…… 难道是西凤本身的“姿色”不好?西凤何以命运多桀?是谁扼杀了西凤美好的婚姻? 时光回溯。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西凤新建起年产1000吨的陕西省西凤酒厂。在计划经济时期,西凤酒不论产量和销量,始终排在全国前10位。1999年,西凤酒厂改为陕西西凤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为10282万股,其中,宝鸡市政府持有国有股7800万股,占总股本的75.86%。由于市政府绝对控股,所以其态度决定“西凤”的命运。 时代的车轮驶入市场经济时代之后,众多老字号企业一样,既面临发展的机遇,也面临沉沦的命运。在新的形势下,西凤酒却因为酒以外的因素,在改革开放后一再痛失发展良机,特别是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可以说是一败涂地,这直接导致了企业的衰败和沉沦。 1994年到1997年国家进行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同为四大名酒之一的泸州老窖抓住机会趁势而上,成为白酒类上市公司的元老。在宝鸡市政府把持下,西凤酒却走了另一条择“洋女婿”的道路。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地方政府总把“西凤”视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奇货可居,待价而沽;再说,当地政府缺钱,巴不得将“西凤”卖个天价,于是陷入与美国百福门长达三年的合资谈判不能自拔,企业几近停滞,不仅洋钱没拿到手,“洋女婿”没上门,而且痛失了上市时机,国内资本市场的人民币也没捞到。 地方政府越是没钱,越是想方设法要从“西凤”这宝贝身上捞钱。 1999年成立了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后,宝鸡政府原本是要将西凤酒包装上市的,由于与外商谈判错过了机会,不得以求其次,参股宝鸡市1997年7月3日在深交所上市的宝商集团,持有该公司法人股633.6万股,占其总股本的8.676%,为第二大股东。令人遗憾的是,当地政府不是以此作为西凤酒通往资本市场的桥梁,而是为了满足短期内资金的需要,采取饮鸩止渴的办法,将在上市公司中占有的股权早早地给卖了。 宝商集团上市一年半之后的1999年1月8日,陕西省西凤酒厂分别与包头市北普实业有限公司、包头明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书》,将其持有的宝商集团法人股633.6万股中的360万股转让给包头市北普实业有限公司,273.6万股转让给包头明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转让价格均为每股5.84元,此次转让共获得股权投资收益3700.224万元,满足了一时的资金之需。 或许正是遂了地方政府的心愿,“西凤”又一次从资本市场套现的机会来了。陕国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4月20日与宝鸡市信托投资公司的五家股东签订了《股权收购协议书》。其中,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有宝鸡信托16.9107%的股份。2000年12月31日(收购基准日),宝鸡信托净资产的评估价值为人民币5028.88万元,陕国投全额予以收购。于是,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获得股权转让价款850.42万元。 从资本市场套现之后,地方政府虽然暂时获利,但却斩断了西凤所有资本通路,阻隔在资本市场的门外,西凤酒资金依然捉襟见肘,只得依赖于银行贷款。仅2002年5月30日、5月31日、6月3日,陕长岭[长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561]就分别与中国工商银行宝鸡分行在宝鸡签订担保协议,约定为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工商银行宝鸡分行申请贷款人民币共计4459万元提供连带保证责任担保。 2002年第三季度,陕长岭再次为西凤酒公司借款人民币1300万元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西凤的日子越过越不轻松起来…… 作为中国白酒行业中产品品质与知名度均达到前几位的知名品牌,西凤酒具备了横扫全国市场的基础条件,然而就是在陕西省消费的15万吨白酒中,西凤酒消费也不足万吨。“西凤”成了锁在深闺人不识的“老处女”。由于机制僵化,观念陈旧,产品结构老化,再加上营销费用的严重匮乏,尤其是在本土民营白酒企业陕西太白酒厂的强力冲击下,西凤酒市场严重萎缩,即使在自己的大本营陕西,西凤酒整个市场占有率也不足10%。以2002年为例,西凤酒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与同为四大名酒的茅台酒股份公司相差16.15亿元,与泸州老窖股份公司相差8.25亿元,与汾酒股份公司相差2.95亿元。这样的水平在国内的白酒企业中只能是中等水平,西凤已被淘汰出第一阵营的水平。西凤酒将自己定位为大众化产品,五粮液卖到200多元一瓶时,西凤还只卖18块,在消费者的眼中已逐渐沦落为一种中低档白酒,沦落为地产地销的区域性名酒,销量与其本身在白酒业中的地位很不相称,西凤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白酒业出现了千载难逢的市场机遇,国内所有酒厂纷纷大赚特赚。然而在市场形式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西凤酒厂并没有像国内其它著名白酒厂一样在主业上狠下功夫,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而是一边保守地做市场,一边开始狂热地进行多元化扩张,先后在上海、宝鸡等地方大规模地投资房地产。迄今,不仅白酒市场没有什么惊人之举,而且其它产业也几乎全军覆没,近亿元投资灰飞烟灭。折腾来折腾去,直到折腾得“凤”比黄花瘦。截止2001年12月31日(经审计),西凤酒公司资产总额为40870万元,负债总额为30196万元,净资产10674万元,净利润115万元。而同期泸州老窖资产总额为215378万元,净资产131523万元,净利润8509.66万元。其差距之大,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