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舍身辞职驱危机的“菲亚特集团CEO”--保罗·坎塔雷拉 在意大利工商企业界,流传着这样一种公认的价值判断——“对菲亚特好,对意大利都好”。这是因为“菲亚特集团”是意大利私营工业集团的“大哥大”,业务触角遍及汽车、保险、农业、建筑设备、出版、能源、航空器发动机等五花八门行业,是意大利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现已演化为令意大利人自豪不已的“意大利象征”。 换句话说,“对菲亚特不好,对意大利肯定不好”。这不,“菲亚特集团”CEO——保罗·坎塔雷拉,面对2001年度净亏损445亿欧元的惨状业绩,不得不于2002年6月10日主动宣布辞职,以求舍身取义挽“菲亚特集团”于将倾。用他公开对媒体宣称的话来说,就是——我之所以决定辞去CEO之职,实属不得已而为之。仅凭我在菲亚特25年的奋斗历程,以及与名誉董事长——乔瓦尼·阿涅利亲密无间的私人关系,我不辞职也没有人敢把我赶下台。不过,为了菲亚特的未来和意大利经济的稳定,牺牲我一人又有何妨。最起码我的辞职会发出这样一个鲜明信号,菲亚特集团再振雄风大刀阔斧改革终于开始了。 成也六载败也六载 十二载兴衰怎一个愁字了得 保罗·坎塔雷拉,作为一个为“菲亚特集团”献出一切的企业怪才,在这个意大利最大的私人工业集团一干就是25个年头,从未产生过另择高枝的“出走”念头,甚至确立了“生为菲亚特人,死为菲亚特鬼”的终生不渝信念。他在1990年~1996年出任“菲亚特集团”支柱产业——“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CEO期间,使出浑身解数强力出击,不仅促使“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成功转型,而且占领了更广阔的海外汽车市场,从而底气始祖地使“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走出了经营管理的低谷,呈现出与其他汽车制造大公司一比高下的勃勃竞争态势,可以毫不夸大其辞地断言——这6个年头,是保罗·坎塔雷拉光彩照人的最得意的时候;但令人惋惜的是,他在1996年~2002年担当“菲亚特集团”CEO期间,却昏招叠出失误连连,把撑起意大利半壁江山的“企业巨子”折腾得市场份额下降、销售业绩滑坡、财政赤字巨增、员工人心惶惶,由此可以看出——这6个年头,是保罗·坎塔雷拉盛极而衰的职场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一句俗语所阐述的一个道理——人一阔,脸就变;脸一变,生祸端。 “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不仅是“菲亚特集团”的核心业务,而且是享誉世界车坛的著名汽车制造公司,其利润曾占集团总利润的50%,可以说是“菲亚特集团”的摇钱树。不过,“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在保罗·坎塔雷拉出任“菲亚特集团”CEO之后的6年间,“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的景况却成了“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在欧洲汽车市场的份额,由20%骤降为7·8%;2001年虽创下了销量250万辆汽车的历史最高记录,但却由于成本过大几乎无利润可赚;2002年5月,汽车销量猛然下降了17%;而寄予厚望的“STILO”高级轿车,却遭到了德国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高尔夫”高级轿车正面阻击,难以完成重振菲亚特雄风的重任;车坛专家预测,“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2002年亏损将高达10亿欧元……一言以蔽之,在“菲亚特集团”总债务330亿欧元、净负债66亿欧元的财政危机中,“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用意大利媒体的讽刺话语来说,就是——“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是“菲亚特集团”陷入困境的“最大功臣”。 “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之所以落到今天这举步维艰的地步,皆缘于保罗·坎塔雷拉那“两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决策失误。 第一昏招——16载不技改吃亏连连:“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对技术更新莫不关心,一次技术更新竟需要漫长的16年时间,大大超过了环球车坛平均11载技改一次的时间跨度;技术更新过慢所带来的是长达200天的汽车库存时间,大大超过了环球车坛50~65天的汽车库存期限;汽车库存时间的加长,直接导致获利率的下降,“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的销售获利率仅为可怜的0·2%,大大低于环球车坛的5%以上的销售获利率。由此带来了百般尴尬的景况:“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的销售量虽排名世界车坛第7位,但在纯利润上却排在世界车坛倒数第一;2002年,在“世界10大汽车制造商”中,“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的负债率是其他汽车制造商的4倍以上,高达60亿欧元;糟糕的业务状况导致“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的股价狂跌50%,逼迫评级机构准备将其债券评级调低到“垃圾股”。 第二昏招:——两项改革难实施前途渺茫:为将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早日救出水火免受煎熬,保罗·坎塔雷拉被迫甩出了应急改革措施,试图通过关闭18家工厂、出售两家工厂、裁员6000人的“缩短战线”手段,凭借将公司分为4个独立经营单位的体制改革,来获得减少债务、提高效益的战略性调整。可是,由于“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积重难反,致使保罗·坎塔雷拉的应急改革措施收效甚微,2002年一季度继续亏损4·29亿欧元,最后不得不走上“砸锅卖铁”的不归路:先卖掉了“马雷利汽车零配件制造公司”和“托罗房地产公司”,后出售了“机器人制造公司”和“冶金机械公司”,现在又不得不出售“法拉利汽车制造公司”的39%股份……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