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企业方法 > “王麻子”的生前身后事

“王麻子”的生前身后事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12-25, 作者: 牟德鸿, 访问人数: 2719


  半年前,北京王麻子剪刀厂破产一事,随着法院依法裁定宣布破产而尘埃落定。像众多在市场中倒掉的老字号一样,北京王麻子剪刀厂的命运,的确招来人们的极度关注。但是我们认为,仅有无聊的好奇与煞有介事的义愤和责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理性和冷静的面对……

王麻子:三百年荣辱兴衰

  “王麻子”,始于顺治八年(1651年),原是一家名为“万顺号”,专卖火镰和剪刀的杂货铺,掌柜姓王,因其脸上有麻子,人们遂直呼其王麻子。当时,“万顺号”并不作剪刀,只是从其它作坊趸购。为保证质量,当时的选货标准是“三看两试”:看外观,看刃口、看剪轴;试剪刀、试手感。经不起三看两试的剪刀一律不收,只有上品才能在柜台出售。久而久之,“万顺号”的剪刀以质量优而声名远振,顾客慕“王麻子”之名纷至沓来,王掌柜真实性将铺子改名为“王麻子刀剪铺”。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王麻子的后代正式挂出“三代王麻子”的招牌,改以经营剪刀为主,剪刀上开始镌有“王麻子”三字作标志。

  上述方式一直延用了整整300年,至1950年代初,东便门至天坛一带仍有20余家刀剪作坊为王麻子刀剪铺加工。1956年“王麻子”公私合营,195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命名成立王麻子刀剪厂,后又在北郊沙河建起新厂房,充实设备,改进工艺,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在一度50%以上,与南方的张小泉剪刀平分秋色,有“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之称,除此之外,王麻子剪刀还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各国。

  三百年香火绵延不断,“王麻子”的后人们1980年代将这个三百年老店的荣耀推向了极至:生意最好时一个月可以卖7万把菜刀,40万把剪子,还创造过年上缴利润200万元的辉煌。凭着几百年的品牌积淀,“王麻子”成为北京乃至北方剪刀业的象征。

  1995年以来,“王麻子”开始连年亏损。2001年,“王麻子”平均每月仅销售1万把菜刀、十几万把剪刀,总销售额仅仅为1500万元,企业被迫停产。

“王麻子”究竟鹿死谁手?

  传统工艺不服现代水土

  “缺乏创新、产品科技含量小、附加值低、容易被仿冒,而且内部管理体制落后等都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这是王麻子剪刀厂倒闭前的上级单位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董事长白锡乾,在回答几乎记者的提问时能够提供的标准答案。

 白锡乾说,从纯技术的层面讲,长期以来,王麻子剪刀厂的主要产品一直延续传统的铁夹钢工艺。这种刀具的硬度、韧度比不锈钢刀高出许多,刀刃锋利而且易磨,但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高,加上铁容易生锈,亮度欠佳,这在当代人追求外观的消费理念面前就失分不少,产品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

  白说:“在传统工艺方面,国内刀剪企业谁都比不过‘王麻子’,但传统工艺也要与时俱进,引进新工艺不够,加之长期拒绝不锈钢刀材料,‘王麻子’落伍是不难解释的。”

  两度“改嫁”未见起色

  尽管白锡乾在工具方面谈了很多,但从体制方面来解释“王麻子”的“倒掉”似乎更合乎情理。

  早在1995年,经当时的主管单位北京市二轻局撮合,剪刀厂与北京文教器材厂等互不相干的四个企业组成了北京市王麻子工贸集团。据王麻子剪刀厂里的职工自己说,实际上从1992年起他们厂子就不再生产产品了,他们也认为自己厂的产品质量绝对“倍倍儿”没问题,可不知怎么的就是没有效益。据说,主管单位积极撮合这桩看起来极不般配的姻缘,原意是想通过合并,让效益尚好的文教厂给“王麻子”剪刀厂注入资金,重新振兴“王麻子”的品牌。但随后发生的事情却将王麻子剪刀厂进一步推到了濒临倒闭的悬崖边上,工贸集团用行政手段轻易地“拿”走了“王麻子”商标,同时拉走了剪刀厂仅有的14名销售人员。剪刀厂由此失去了商标权和销售权。除此之外,因为不能认可剪刀厂的报价,工贸集团利用手中的品牌资源,在集团外发展了几家乡镇联营厂,搞起了贴牌生产。几年下来,联营厂发展壮大了,而王麻子剪刀厂却日渐衰弱。

  1999年,王麻子剪刀厂等划归昌平区管辖,因为已经有一个北京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包括王麻子剪刀厂在内的几家厂子便成立了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本着“王麻子只能有一个”的原则,栎昌公司从王麻子工贸集团手中接管了“王麻子”商标并重新注册了商标,双方还于1999年12月16日签定了“商标转让备忘录”。

  事情至此,王麻子剪刀厂已经只是一个能够证明“王麻子”商标在谁手中的象征性躯壳。

  是谁实施了致命一击?

  2001年,栎昌公司发生了一件对王麻子剪刀厂的命运而言极具预兆意义的事件。原王麻子剪刀厂的7个职工自愿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自筹50万元重新注册了一个企业:北京万顺号剪刀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买下原剪刀厂的部分设备进行生产,厂销售部门为其下达生产计划并全权代理销售,经厂检验,符合技术工艺标准的产品打上王麻子的牌子,并从销售收入中收取5%作为商标使用费。和王麻子剪刀厂一样,新公司隶属于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但它以股份制模式独立运行,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从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取得王麻子商标使用权进行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万顺号”就是王麻子剪刀厂最早的前后的商号名称,以“万顺号”来取代王麻子剪刀厂在当时的栎昌公司上下几乎是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

  此时的王麻子剪刀厂又是怎样的一副情景呢?当初成立王麻子工贸集团公司时,因为王麻子剪刀厂因为揭不开锅,便借文教器材厂的钱来发工资,一借就是2000多万。此后王麻子剪刀厂不断没有起死回生,反而积重难返,一病不起。有资料显示,早在1997年,麻子剪刀厂在岗职工697人,而退休职工却已达500多人。到2001年,退休职工人数有增无减,企业包袱更重,销售情况则降到了建国后的最低点,平均每月仅销售1万把菜刀,10几万把剪刀,总销售额仅仅是1500万元,亏损达200多万元,企业被迫停产。

  截至2002年5月31日,王麻子剪刀厂资产总额12836689.71元,负债总额为27799845.90元,负债率达216.6%。

  王麻子剪刀厂在走过350多年的历史之后,在“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白锡乾语)夹击之下,成了不折不扣的不良资产,其命运正如白锡乾所言:“'王麻子'不死不行。”而此刻有权决定王麻子剪刀厂命运的,首先是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4篇)
*由张小泉的打假追忆王麻子的百年梦 (2004-02-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德华)
*王麻子剪刀警示老字号的没落 (2003-05-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薛建新、李海龙)
*“王麻子”品牌管理六大病灶 (2003-04-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钟超军)
*“王麻子”错在哪? (2003-02-24, 《智囊》,作者:胡纲)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