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中国区到大中华区 12月16日,东芝公司(ToshibaCorp.,6502.TO)宣布,将于2004年3月在中国大陆设立一家子公司,以协调处理东芝在大中华地区的半导体销售、营销及生产业务。 所谓的“大中华区”,主要是指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的市场。目前这些工作由三地当地的东芝子公司分头处理。 东芝旗下非外包半导体制造企业的总裁古口荣男(ShigeoKoguchi)称,成立该子公司的宗旨是加快东芝的业务实施进程和加强东芝在大中华地区的战略规划工作。东芝说,到2010年,大中华市场的半导体销售额预计要达到6,000亿日圆(约合462亿元人民币),将占全球半导体销售总额的40%。古口荣男认为,销售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于中国内地市场。 象东芝公司一样,跨国公司无不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近年中国高速增长的市场已经给了跨国公司巨大的回报,而这种巨大的回报又进一步刺激了其对中国市场的期望值。 阿迪达斯同样于今年6月在上海成立了大中华区总部,统一管理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三地市场。欧姆龙(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皆川泰平透露,到2005年,欧姆龙在华业务量将从目前的500亿日元增加到1000亿日元。到2010年,实现“在中国创建第二个欧姆龙”的战略目标。欧姆龙2002年全球销售总额达65亿欧元,而亚洲市场一直是其全球体系中最具潜力,增长最快的分支,今年第一季度亚洲销售额增长高达23%,而中国市场贡献最大。 索尼尽管在2002年财年中国销售额只为10亿美元,但2003上半财年,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以上。受此刺激,索尼期望到2005年,在华业务将达40亿美元;到2008年,索尼仅在华业务有望超过日本本土业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一直被视为索尼最大竞争对手的三星则在索尼目标数字背后悄悄加了一个“0”。三星集团中国总部社长李相铉早前透露,去年中国事业规模约为63亿美元,今年目标将达到100亿美元以上。2010年,三星将力争使中国事业的规模再翻两番,达到400亿美元。 而索尼的“同门兄弟”松下则表示, 到2005年要达到1万亿日元(约700亿元人民币),甚至相当于其2003年全球目标(800亿人民币)的87.5%,这也比其2002年在华销售额(300亿元人民币)“翻一番”还多。 同样希望“翻一番”的还有飞利浦。飞利浦2002年在华总营业额是67亿美元,其希望在四年之内将在华营业额提升到120亿美元。 “中国是最大的消费国、最大的生产国、最大的出口国。”张仲文以“三最”来诠释跨国公司“中国目标”的动因。 而最近两组预测却似乎应怔了这种“动因”的合理性。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最近预期,未来5到10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百分比略在8%至10%。 与此乐观预期相对应的是,摩根士丹利却在12月11日对2005年全球经济预测作出了首次修改,预期全球GDP在2004年出现较高的4.2%的增长后,2005年的增长速度将回落至3.7%。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在发布报告时称,假如增长势头真如预测的在2005年迅速回落,它将成为历史上最软弱无力的全球复苏之一。 于是中国自然成了跨国公司最大的希望。无怪乎通用公司总裁瓦格纳说,“如果你没有坚定的中国战略,那您就无法实现全球化。”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