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销售的通信 来信摘要 松老师,您好! 我是河南郑州大学现代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96届毕业生。由于我非常喜爱营销,很自然地与《销售与市场》杂志交上了朋友,经常仔细研读各期发表的文章,也很喜欢读您写的文章。您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许多道理,使我对营销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去年毕业以后,我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怀着满腔激情走上了工作岗位。对于社会,我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工作半年来,我在将知识转换为能力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销售与市场》杂志上的文章,指导和鼓舞我们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对我们这些初出茅庐者很有启迪作用。在此,我向众多前辈作者和您衷心道一声:谢谢! 我现在受聘于郑州银峰机具公司。我们公司专业生产金融系统所需的各种产品,如:金库门、保险柜、捆钞机、,点钞机等。通过一段时问的工作,我已了解了产品的结构、特点、生产制作以及质量保证等过程,现已走上了销售工作岗位。由于我们的产品针对性很强,用户比较窄,所以推销起来就格外因难。 目前,我想对本地一些可能的买主进行摸底调查,上门访问,并面对面地进行宣传,将业务逐渐开展起来;我想建立客户档案,并长期主动与客户联系,逐步形成了一个销售网络;由于我们企业正处在发展阶段,还没来得及在外地建立办事机构,我想用邮寄印刷品、电话等方式开展外地业务…… 我的这些初步想法很不成熟,尤其是具体操作时,感到不知从何下手,不知怎样迈开第一步。我希望一炮打响,争取一个良好的开端,以便形成销售的良性循环;但我担心的是,银行不会轻而易举地购买我推荐的产品,需要花较长的时问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们深信我们的质量和信誉。这样一来,我的工作难度就更大了,最要紧的是目前拿不出营销业绩。因此,我心中感到没有底;对前景,也觉得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我已走上了销售道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勇往直前。衷心地希望您给予指点,急盼回音。祝您 身体健康! 读者:沈岩 1997.2.28 [复信] 沈岩同志:你好! 收阅来信,谢谢你对《销售与市场》杂志的关注,谢谢你对我的鼓舞和鞭策。我想,作为作者,我们只有多写一些好文章,才能报答广大读者的关怀与厚爱。 从来信看,你是一位积极向上、希望有所作为的青年。我深深相信,在营销这块广袤的原野上,你一定能够耕耘出一片沃土。你信中对工作的设想都很好,都是开展销售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问题在于怎样一步一个脚印去扎扎实实地干。 你写信给我并希望迅速得到复函,本来无可非议。但是,我认为其中潜存着一种不好的倾向,因此在回信的时候,想多说几句,目的是帮助你和具有这种倾向的许多青年,能正确地、更好地对待自己和对待工作。 年轻人爱想人非非,这既是优点,又是缺点。你们总认为在遥远的地方,在一些“能人”或前辈那里,存在着某些灵丹妙药或秘而不宣的诀窍。你们幻想通过某种途径一日获得这些诀窍,就会如神话故事中所说的那样,得到了仙人的符咒,或轻轻喊一声“芝麻开门”,不费什么力气,便可以立竿见影获得许多财富,取得成功,这种幻想是不切实际的。任何人,包括一些在年轻人眼里看来很有本领的人,并不是包治百病、包打天下的英雄。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完全是历年努力积累的结果。例如,你想向我单独求救,总是希望我授以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营销秘方。其实,我们这些人哪里有什么“秘方”?拿我来说,研究营销,实践营销,一旦获得某些心得,便有强烈的愿望把它变成文字。这些文章先后发表在杂志上,其实就是尽我所知的所谓“诀窍”、“秘方”,舍此无它。如果今后有新的收获,我又会马上把它写成新的文章,可能发表在未来的期刊上。说“可能”,是因为文章写好后寄到编辑部,还要经过编辑的审定和认可,才能见刊。因此,你想单独从我这里得到某种格外的“教诲”、关照,是不可能、不现实的。特别是你提到的具体行业(金融机具),更无法对你进行指导。你在信中许多情况没写清(既写不清,也没有必要写清),也是令我无法指手划脚的缘故。通常,我们这些作者只提出一般见解,阐述某个道理,不对具体某个项目作出策划和评价。 你来信还有想得到一些鼓舞的成分,这当然是好的。但是,如果你存在上面我说的这种“有所依赖”的潜意识时,便会对你的工作产生影响,甚至起反作用。因为,你总是左顾右盼,总是在企望,总是在期待,而没有一种破釜沉舟,抢先一步完全依靠自己打开局面、大干一番的想法。这样,你在工作时就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就没有那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就会畏畏缩缩,犹犹豫豫,踟蹰不前。其实,你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换上任何一个人都是同样的困难,不会因为换上的是“能人”,困难就不复存在了。对待工作和困难,从来只能依靠自己。要想不费什么力气就获得丰收,是不现实、不可能的。我劝每一位青年高唱《国际歌》:“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和皇帝……全靠自己救自己!”如果你有了自信心,有了紧迫感,就会自己拿出主张,就会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不会有目前这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这些,就是我对你的主要回答。 另外一点,就是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一股“浮躁”风。这股浮躁风表现为很多人急功近利,凡事都想在短期内见成效,想在短期内发大财。这种弥漫于整个社会的气氛是有害的,因为它不会促使人们通过长期的诚实劳动致富,而是助长人们通过某种非正当手段力求一夜暴富的不良心态。具有这种心态的人,办事失败率相当高。对于一个有文化的大学毕业生,我们要善于运用自己聪明的头脑,充分利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理智地、客观地进行分析。不要盲从,不要盲目跟在别人——特别是那些心浮意躁的人屁股后面跑。年轻是你们的优势。回忆我们这些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人,在你们这个年纪时,根本没有你们这么多知识,然而我们还是闯过来了。在正常情况下,你们还要工作将近四十年。如果这四十年一直兢兢业业地干,难道还愁做不出成绩,不能致富吗?正如你说的,开弓没有回头箭,你既上了营销这条船,就一定要下决心把它驾驶到光明的彼岸。因此,你要去掉浮躁心态,沉下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踏踏实实地干。不要受外界的干扰,不要怕人说三道四,不要怕领导或老板说你暂时没有做出成绩。只要你在真心实意地干,自然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任何公司的领导和老板都喜欢脚踏实地的人,绝对不会将一个正在努力运用自己智慧和能力,对待工作有长远打算的职工一脚踢出去。因此,你不必担心近期内出不了成绩。即使你遇到的是一个目光短浅的糊涂老板,炒了你的鱿鱼,也没有什么可怕,再去应聘就是。因为在那种糊涂人手下,是永远干不出成绩的,与其迟走,不如早点离开他。 实际上,你在来信中对近期内难以出成绩,已有所估计。但你还应想到你的顾客,除非某种特殊情况,例如你跨进门时,对方正需要购买这种产品,否则,他们要等到需要进货时,才会购买。因此,要经过一段时期努力才能出成绩,这是正常的,如果你没有作前期努力,则永远不会出成绩。 年轻人要珍借任何一次工作机会,认真去干。即使付出了一番努力,后来又因种种缘故离开了这个岗位,有些惋惜“前功尽弃”,也不必后悔。因为“一个人做任何工作,都能获得两种报酬:一种是金钱,另一种是经验。经验比金钱更重要,只要有了经验,金钱随后就会到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总经理吉宁先生语)你在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都认真去干,就可以获得许多难能可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别人是拿不走的。这些宝贵的经验,将为你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将为你的人生铺就一条康庄大道。天道酬勤,我深深相信,你的努力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余不多写,信中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原谅。祝你商海泛舟,风正一帆悬! 您的朋友:松郁郁 1997年3月6日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