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营销后消费时代的概念传播:消费市场篇 后营销后消费 常常有人说:现在的市场不好做了,商品不好卖了,生意维持太艰难了。 不错,电视里一个"缺钙"的老头整日唠唠叨叨,"老没劲"声嘶力竭地叫嚷着送礼,只是今年赵本山没有再度被外星人绑架的绯闻,保暖内衣全军低头。 品牌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新产品、新品牌挤入市场空间的门槛越来越高,入场券高得怕人。许多品牌、产品纷纷寻求蹊径,一场轰轰烈烈的营销大变革悄悄到来。 先点破几个新名词: 后消费——注意消费者,这是从经典的4C理论扶持下的核心点延续下来的,也是支撑"后消费"理论的基础。在我们看来,重视消费者的情商,关注消费者购买行为发生全过程中的非真实购买需求,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后消费"说的核心。从消费者层面来讲,就是消费者愿意付出最低个人消费成本获得最高产品使用价值。 后营销——企业既要卖优质的产品,又要卖优质的服务,除此之外,卖给最容易购买的人群、卖给最先到达的用户、设想特定消费者通道、采取特定传播媒介传达信息,这就是"后营销"的目标和实际行动方向。归根结底,这也是一种从根本上通过尽可能减少销售成本提高目标销售率的做法。 我们注意到,江南春先生提出"分众传播"理论中"分众"作为一个密集的群体相对独立,基于这个现状,分众的区域传播工具显示出巨大的威力;这就是后营销、后消费的实际应用。在这个传播体系下,区域消费群体首先作为一个被传播的对象有目标被动接受特定媒体的宣传和教育,可以说单位时间内接受信息的成本很高,但由于接受传播的特定地点(易于家中播放连续剧的电视机旁)、特定时间(繁忙公务的期间)、特定内容(没有其他频道干扰)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我们认为这种传播带给受众的传播效率较高。 把"分众"反作用到"后营销"、"后消费"之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营销简单化、品牌微元化、传媒个体化是营销大变革的总体走向。 消费市场微分量化法则三点推论 "消费市场微分量化法则"定义:市场规范化、企业多元化带来品牌近似化、产品同质化、营销雷同化,从而引发消费结构模糊化以及消费心态紊乱;消费市场微分量化法则更是一个工具,归结到末端,就是从消费者层面出发,用结构量化的手段定位品牌产品的微分消费及微分市场。它在品牌产品导入差异化营销过程中注重三个因素:品牌与市场两者互动的快速制胜、创意的重要性、针对消费者独到角度的沟通。 我们提出消费市场微分量化法则,从根本上就是寻求一种支点。产品同质化、品牌近似化带来的恶果就是消费者不能辨认品牌价值,不能从近似品牌里面寻找共鸣。从企业层面讲,企业面对社会责任与产品推广等之间的矛盾,寻求差异化、追求附加值、带给消费者价廉物美的产品这几点现实地摆在面前,这也是一个支点。 我们认为,在后营销、后消费层面,首先要研究的就是消费者和消费行为,这是决定我们“消费市场微分量化法则”营销框架的基点。我们说,在决定市场生命力的要素里面,万物只有人是活的!因此,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会随着时间、空间和情绪的转换而变化,会随着改变其消费思想的传媒活动而更新。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