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石油收购印尼油田谈判记 …… 此时的印尼,群雄逐鹿,烽烟四起,12个国家的石油公司同时竞标。薄启亮带领同事们夜以继日,根据国际规范制作了详细的标书发往休斯顿。一个回合下来,战争已经白热化,8家公司惨遭淘汰,剩余4家各处世界一方,都在刺探庄家底数和对手实力。此时一招不慎,就可能全盘皆输。国际竞标又在网上进行,这种斗智斗勇犹如隔山打虎,难上加难。休斯顿与北京由于时差关系,正好黑白交替,薄启亮和寿铉成几乎整天都在办公室,排兵布阵,运筹帷幄。 深夜,卖方休斯顿戴文公司突然来电,向国际公司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石油把标底上调并限12小时答复。 薄启亮知道,这是最后关头了,一个百分点那可是几百万美金啊。凭着他对美国人的了解,戴文公司一定也向其他三家公司叫板了。货卖四家,油田到底价值几何?庄家底线多高?其他三家诚意如何?到底是托儿还是买主? 紧要关头,薄启亮抓起电话拨通了大洋彼岸的那些同学。在麻省理工学院,他的很多同学都是欧美企业界和政界人士,他们确证了这样一条重大消息:西方大型石油公司重组并购正风起云涌,世界石油资产和资源正在重新整合,而且随着海湾危机的加剧,西方石油公司正在加快其在伊斯兰国家资产的战略转移,这对中国石油进军海外是个难得的契机。 薄启亮带领大家在网上快速搜寻着大量资料,计算着、判断着、分析着,随着大量信息的不断筛选,三个对手的真实面目也逐渐浮出水面。 12小时后,休斯顿准时来电。薄启亮胸有成竹,气定神闲地用流利的英语说:“乔治先生,我们仔细研究了印尼油田的地质构造和储层评价,统计了12个月以来的米纳斯国际指数,据此对油田的勘探前景和实际价值进行了重新的测算。同时我们发现贵公司提供的天然气价值有待商榷——根据国际惯例,没有销售合同的天然气储量是要打相当比例折扣的。” 休斯顿没料到这儿有一个精明的买家,停顿半晌,以有货不愁卖的口气要挟到:“薄先生,您知道,除了中国石油,还有三家极富竞争实力的公司,他们都有强烈的购买意向……” “我们已经对这几家公司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薄启亮笑道,“他们是都有强烈的购买意向,也有很大的各自优势。但据我所知,一家公司不具备开发油气田的成套技术和专门人才,难以承担作业者的角色;另一家正陷入一场债务纠纷,一时难以脱身,目前的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也遇到了相当的困难;第三家公司虽然强大,但其当前的全球战略重点并不在南亚,对印尼能否进行大规模投入尚未可知。而中国石油实力雄厚,蓄势待发,同时我们也知道戴文公司为实现战略转移急需这笔资金。所以我们对这个油田实际的价值判断:坚持底线!” 这是最后的一把杀手锏,戴文公司显然被击中要害,慌忙放下电话研究对策去了。这段等待只有短短一个小时,而薄启亮却坐立不安、度时如年。他深知商场如战场,翻云覆雨,瞬息万变。况且美国休斯顿号称世界石油之都,天高海阔、藏龙卧虎,不知戴文公司最终能出什么招数、那几家公司还有什么救命的秘笈。暗箭明枪、刀光剑影,成败生死可就在此一举啦。 寂静的办公室电话铃声格外响亮,戴文公司无奈中透露着钦佩,“祝贺你们,寿先生、薄先生:中国石油在第二轮竞标中独家胜出!” 美国休斯顿,国际公司总经理寿铉成与戴文公司总裁签署协议,并随即在香港正式发布消息。此举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家认为,中国石油以合理的价格成功的完成了一项重大海外资产收购,并由此拉开了大举进军海外的序幕。 ——选编于《旗舰出海——中石油海外MBA之路》一书,该书即将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为中石油集团公司人事劳资部处长、中石油海外MBA项目负责人。 原文发表于《经济观察报》2004-03-01第149期 本文由 授权转载,版权属于原出版人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