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营销的“祖师爷” 笔者坐飞机偶遇一国内手机销售公司老总。手机老总惊诧于快速消费品行业完善和先进的营销理念及制度,而笔者者惊诧于手机行业销售知识如此落后。想起国外一个笑话:一个物理学家碰到一个经济学家,物理学家惊诧于经济学家的对数学的高深知识,经济学家则被物理学家落后的数学知识所震惊。想想或许情由可原: 1、快速消费品是个老牌行业,竞争已趋于白热化。手机销售公司老总抱怨手机竞争太激烈。笔者问他,手机厂有多少家,回答:国内18家,加上国外有50家左右,大概市场上有700个左右机型。笔者告诉手机老总,国内日化企业有10000家以上,广东省就有4000家。副食品企业更是数不盛数。当年手机三大厂商进入中国,最初发现在中国手机可以作为一种商品销售(国外手机是运营商附赠品),在中国这块室外桃园根本不用搞什么营销就攫取了大把黄金。而当时中国早已经开始了饮料大战。那时饮料批发商一箱可乐只能挣几厘钱。当国内企业陆续加入手机这个暴力行业,将手机作为一种时尚时消费品进行炒作,在渠道开展竞争时,国内日化企业早于10年前开始了终端竞争。就是家电行业跟手机也没法相比,从1996年开始的家电大战只是单纯的价格大战。相信在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同仁面前这些全是小儿科。 2、食品行业销售理念大都师从可口可乐,日化行业销售理念大都师从宝洁。很像中国武术界的泰山北斗—少林和武当两大门派。目前学习宝洁营销理念的更多,包括食品、药品、家电、手机行业等。笔者看过网上一些文章。发现什么七个拜访步骤、四项基本原则,这些宝洁公司DSR(销售代表)用的培训资料居然被所谓手机销售行家当作宝贝拿出来炫耀,真让人可笑。就是家电一些大师级人物所写的书也大多COPY宝洁。 3、快速消费品销售范围更广,销售人员分工更细。就拿云南昆明是一个二类省会级城市网点来说,所有终端网点应该在10000家以上,还不算餐饮网点。每个网点都要求有销售人员去覆盖,营销管理要求更严格。手机和家电销售网点能是快速消费行业的二十分之一就不错了。陈列方面,去过商场、超市、大卖场(专业家电大卖场除外)的人应该看到,家电、手机陈列无不让位于快速消费品。如何吸引消费者冲动购买和重复购买方面,快速消费品行业更是强于家电和手机。 4、工作踏实度,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人应该让销售手机和家电的人汗颜。骑着单车满大街送货、推销的人,一定是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人,他们象蚂蚁和蜜蜂一样的勤奋,无孔(店)不入。 5、人员素质,快速消费品行业门槛虽低,可做到高层都是千里挑一的。笔者有一朋友,在一家小的日化企业做过2年就跳到一家顾问公司去培训去了,他说能加入这家顾问公司原因是顾问公司老板看中他的日化工作经历,相信他有一套完善销售理念。而做营销培训的许多大师也多出自快速消费品行业。笔者以前同事,复旦大学毕业,在宝洁公司做了2年加入一家民营企业做销售6年。现在另一家民营企业做副总,年薪只有60万。相信有很多老总年薪高过他,但我想问你们一个简单的数学或经济学知识,知道《博弈论》吗? 6、薪水待遇,快速消费品从业人员工资远低于手机、家电,快速消费品厂方业务员工资甚至不如手机代理商业务员工资。 看看招聘广告,家电和手机厂商或代理商人事部招聘营销人才,无不要求2年IT或同行销售经验。我觉得可笑,你们连市场部、销售部、推广部及促销部的职能都搞不清楚,如何评估营销人才。奉劝这些老总们,找优秀营销人才,去快速消费品行业,他们技能和知识更专业,他们工资待遇更低,他们工作更务实。TCL和波导在运用了快速消费品行业营销理念的两成功力,就异军突起。你们是不是要拜拜这些祖师爷?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qianlima_2004@16.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