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小品牌的三个市场机会 2004年又有一些小品牌进入手机市场,仿佛手机市场是个永不枯竭的金矿,谁来都能挖出金子。无论谁进入手机市场,首先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大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国产手机占50%左右的市场份额,和国际品牌僵持,双方在品牌、技术、产品、价格、服务、渠道上各有胜负,在2004年中,目前的局面将很难改变。对于小品牌来说,2004年的生存之道是什么呢?下面说说几个机会,供他们参考。 农村市场还有机会。这里说的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对应,城市市场是指直辖市、省会城市和一些核心城市,在这样的市场中,消费者比较理性,主要是品牌购买,比较少受终端导购的影响。农村市场是部分的地级市,广大的县级市、乡镇和城市的郊区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消费者比较感性,容易受到终端导购的影响。从表面上来看,国际品牌闹烘烘地要开拓农村市场,但因为政策的限制,他们不能直接开分公司运做,人员也有限,于是要通过代理商来运做,而随着这两年销量的下降,资源投放的力度也下降很多。所以我们在广大的农村市场,看到的还是国产品牌的天下。国产大品牌在农村市场成功了以后,正在进行战略转型,要深入到城市市场,和跨国品牌拼刺刀。于是一些以前和他们合作良好的,善于冲杀的地区级代理商,在打下江山之后纷纷被抛弃,国内大品牌要在后方打造稳定渠道,淘汰一些习惯于冲杀的代理,选择稳定渠道也是正常的。如果国内小品牌能找到一种业务模式,把这些善于冲杀的地区代理商笼络住,这将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假如某个小品牌在全国找1000个县,每个县都有一个代理商,而这个代理商在这个县的东南西北中各找一个店面,每个店面每天卖一台手机,那全年下来,这个小品牌也能销售150万台手机。对于小品牌来说,这已经是小康了。 低档手机的市场机会。国际品牌目前是把注意力投放在高端机型上,因为那是他们利润的来源,而他们管理比较规范,利润是三个月一核算,于是每个经理人眼睛里面都是短期行为,只看利润,只抓高端机型。国内的企业也在学这股风潮,我觉得不是个好事。在手机这个逐渐成熟的市场中,换机市场上,很多人需要的是高端机型,而新入网的用户,很多人还会选择黑白屏的低端机型,因为新入网的用户大多是学生、新参加工作的人、低收入者等。他们买手机是为了实用,而不是为了“眩”。所以在目前的高端风潮之下,如果某个小品牌专门做低档手机,就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采购到别人不要的大量原材料,进而降低手机的成本,也可以压榨这些零备件厂家,从而取得比较好的利润。如果能守住平常心,不象国内大品牌,做很多产品,而是学当年的夏新主推三、五个核心产品,把质量做稳定了,让经销商和消费者放心。一定可以在低档手机市场上,靠渠道的力量在农村市场上取得优势,估计大康是跑不掉了。 打造促销员队伍。对促销员的管理已经是手机行业的命脉之一,在2004年谁能打造出一支特别能“卖货”,特别会搞卖场关系的促销员队伍,谁将在市场上取得优势,尤其是在城市市场中更是如此。对于小品牌来说,要把赚利润的重点放在农村市场,历史经验已经无数次证明了,穷人的钱是比较好赚的。要让城市市场的核心卖场出形象,要打造一支促销员队伍。加强针对促销员的培训工作,加强针对终端的陈列等生动化工作,加强针对终端的数据搜集与分析工作。甚至要成立专门针对促销员的终端部,单列出来和市场部平齐,把终端培训、终端陈列、终端数据分析等基础工作,都整合在这个部门里,使终端工作上台阶,专业化。 在手机市场,国际大品牌也好,国内大品牌也好,不会把市场都吃完,面对一些市场他们总有嘴软的时候,总有不屑吃的时候,总有吃不过来的时候。那这些市场就是小品牌的市场机会,抓住这些“缝隙”市场,小品牌把自己做专业,通过市场行为、策略调整、产品打造、渠道规划、促销员队伍管理等一系列综合的手段,一定可以顽强生存,找到机会就可以大发展。 本人为专业培训讲师,欢迎读者来信交流: consult@consultroo.com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