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专家论坛 > “天”,晴间多云

“天”,晴间多云

中国农业问题专家对世界的回答


《销售与市场》1997年第十二期, 2000-07-04, 作者: 王言彬, 访问人数: 1726


  1995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布朗先生"谁来养活中国"的"警世之语"一出,几乎全球为之震惊。中国的粮食问题一时引得国内外有关方面议论纷纷,众口不一。

  中国接连获得了粮食大丰收,一些地方粮食价格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了"卖粮难",仓储也显得不足。粮食生产迈上了新的台阶,提前实现了"九五"末期的计划目标。许多人又以为粮食问题已经过关了。

  "民以食为天",对于中国的这个"天"气趋势,究竟怎么判断?究竟怎么看待"布老外"的高论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粮食问题的担心,怎样判断中国的粮食形势?对于中国的粮食生产和供应,中国专家当然有自己的看法。如果具体分析一下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展示未来的前景,就不难回答许多人关注的中国粮食能否养活中国人的疑问。

  

我国粮食供给的潜力有多大?
 

  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来看,制约我国粮食供给从而影响供求平衡的主导因素是对形势的判断和宏观决策。核心是能否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使农民得到应有的效益。这两年,国家提高了粮食定购价格,但是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农民得到的实惠并不很多,仍未根本解决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问题。应该看到,我国粮食生产的潜力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现有耕地中,中产田和低产田占2/3,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速中低产田的改造,单位面积产量就会大幅度提高;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是按统计面积计算的,每亩290公斤,但按实际面积计算,又低于这个水平,除稻谷外,同世界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是多熟制国家,从寒温带到热带,目前的复种指数为159%,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等于增加1500万亩的播种面积,复种指数全国平均可以达到160%-165%;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只有30%-40%,特别在推广优良品种、病虫害防治、合理平衡施肥等方面,可以大幅度增加科技因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目前的灌溉面积只有耕地面积的50%左右,农业的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如果能够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就能大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抗御自然灾害和综合生产能力,也就能够大幅度增加粮食的供给,基本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此外,我国还有大量的非耕地资源尚处于未开发状态,在这些资源开发以后,对增加粮食和其他农畜水产品产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来源。

  国内有关专家们同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Lestre Brown)的分歧不在对2030年中国粮食需求的预测上,主要在于对中国粮食供给将比现在下降20%,从而导致供求缺口扩大,需要从国外进口3亿多吨粮食,得出谁也养活不了中国的错误结论。

  从历年粮食生产波动情况看出,影响粮食总产量的直接因素,一是面积,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造成粮食波动,既有气候因素,又有政策因素,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政策因素。在计划经济体制或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粮食生产的波动,与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周期性波动有所不同,并不完全表现在供求关系的变化上,也就是由于人为的因素使价值规律发生不同程度的扭曲。因此,用西方粮食周期性波动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粮食生产的波动,很难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对我国未来粮食需求预测的分析

  80年代,中央提出到2000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0O公斤,按12.5亿人口计算,总产量为5亿吨,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作为实现小康的两个重要指标。现在看来,两者已经基本提前实现。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建议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决定中提出到200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9亿-5亿吨,也就是说低线为4.9亿吨,高线为5亿吨。1996年我国粮食获得大丰收,人均占有粮食也超过4O0公斤,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那么明天、后天呢?

  记者为此走访了许多从事农业问题研究的专家们,听取了他们的一些看法:

  第一、对粮食供求的几种预测

  至于到2030年,我国如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对粮食的需求测算,国内外学者有很多研究,大体是以人口达到16亿作为计算基础的。美国莱斯特·布朗先后有二次计算,他是以人口16.3亿作为计算基础的,一是按人均400公斤计算,总需求量为7.35亿吨;二是按人均478公斤计算,总需求量为7.65亿吨。他计算的供给量分别是2.67亿吨、3.75亿吨、3.65亿吨,也就是比1994年总产量分别少1.78亿吨、0.88亿吨、0.8亿吨,从而得出缺口分别为3.84亿吨、3.78亿吨、4亿吨的结论。日本外务省海外经济协力基金开发援助研究所在分析了中国省际之间以及品种之间的供求变化后,预测到2O00年粮食缺口为2370万吨,2005年缺口为6800万吨,2010年缺口为13500万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前驻中国大使郜若素(Ross Gar-rant)为澳大利亚外交部提出的研究报告认为,以1990年人口为 l1.4亿做为基数,按年增长1.3%推算,到2000年的人口为13亿,按常规增长(1.9%)计算,总需求量为5.47亿吨,人均421公斤;按高速增长(2.7%)计算,总需求量为5.92亿吨,人均456公斤;供给量如能达到5亿吨,按常规方案缺口为5000万吨,高速方案缺口为9000万吨。我国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的专家研究预测,到2000年人口为12.94亿,2010年为13.94亿,2030年为15.3亿。到2030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6亿亩,亩产391公斤,总产量为6.26亿吨;人均消费需求为450公斤,总需求量为6.89亿吨,缺口为0.63亿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研究预测,到2020年生产量可达到6.6亿吨,3030年可达7.34亿吨,亩产量为450公斤;,急需求量2020年为 e.93亿吨,2030年可达到7.34亿吨,亩产量为450公斤;总需求量2020年为6.93亿吨,2030年为7.94亿吨,人均消费量为450公斤(其中直接消费为125公斤);2020年缺口为0.33亿吨,2030年缺口为零,我国粮食的最大生产能力为8亿吨以上。中国科学院的专家预测,到2000年,我国粮食总需求量下限为5.2亿吨,上限为5.6亿吨,人均消费量上限为430公斤,下限为4O0公斤。国家计委农经司、国家统计局农调队预测,到2000年我国粮食需求为50973万吨,供给为49596万吨,加上储运过程中1.5%的损失,最大缺口为2121万吨,占总需求的4.2%。其中稻谷产量为17359万吨,小麦 l1903万吨,玉米12895万吨;稻谷需求量为18860万吨,小麦 l1979万吨,玉米14822万吨;稻谷将由目前的平衡转为出现缺口,小麦缺口缩小,玉米由剩余转为有较大缺口。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等,对未来我国粮食的需求量都有研究预测。综合各种研究预测,大体可以归纳为低方案和高方案两种,低方案为人均4O0公斤,高方案为450公斤。到2030年人口以16亿计,低方案的需求量为6.4亿吨,高方案的需求量为7.2亿吨。我国的粮食亩产量如果能够达到400公斤到450公斤,播种面积以16亿亩计算,总产量则可达到6.4亿吨到7.2亿吨,正好与需求量相等,这当然是乐观而又比较理想的方案,但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关键在于如何保证16亿亩的播种面积和如何使亩产量上升到4O0公斤与450公斤,这是需要认真而具体研究的问题。

  第二、对粮食消费结构的分析

  对我国粮食未来需求的预测,大体包括口粮、饲料粮、工业用粮、种子粮以及储备粮五个方面。目前,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大体为:口粮占55%,饲料粮占28%,工业用粮占10%,种子用粮占3.5%。在口粮消费方面自1986年以来,城乡居民口粮消费呈逐步下降趋势,城市居民下降幅度大,口粮的直接消费水平大大低于农村。今后口粮水平的下降关键在农村,而农村又取决于农民收入的增长水平以及恩格尔系数下降的程度。预计在2000年到2010年这期间,除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农民口粮消费水平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外,广大中西部地区、山区、边远地区的农民口粮消费在粮食消费中仍占主要地位。特别是在粮食总产量中农民自用粮占2/3,商品粮仅占 l/3的情况下,农村口粮消费下降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别十分明显。这种差别显然是由于收入水平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的19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动物性食品消费的逐年上升,标志着城乡居民的营养状况正在改善,这是很可喜的,同时也正在改变着粮食的消费结构。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预测,到2000年,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大致为:口粮为45%左右,饲料粮为35%左右,工业用粮为11%左右,种子用粮为3.2%,新增库存粮为0.2%(每年新增人口1500万,人均4O0公斤,储备率为18%),损耗为4.6%。

  粮食消费需求涉及到我国建立什么样的膳食结构,并且决定养殖业的发展方向。我们不能走西方的路子,适当增加动物性食品是必要的,但不能消费过度。提高摄取热量中的蛋白质数量,在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同时,更应重视增加植物性蛋白质。在动物性食品中,在增加肉禽类的同时,更应重视牛羊等节粮型动物产品,目前猪肉在肉类产量中占的比重已由1978年95%下降为不足70%,符合膳食结构调整的要求。专家认为,中国传统的食物结构是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干稀搭配,是很科学的,使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达到合理的水平。目前,酒的消费增长速度很快,白酒的产量与牛奶产量差不多,值得引起重视,需要正确引导。

  

怎样解决我国粮食问题?

  从对我国粮食供给和需求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结论:我国粮食生产的潜力是很大的,依靠自己的努力,完全能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但是,也还应看到,实现供求平衡的难度是很大的,需要认真地对待,在粮食问题上消极悲观是没有根据的,盲目乐观也是不可取的。

  当前,在粮食生产方面有以下几个制约因素:一是由于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即使经过努力,做到耕地总量不再减少(被占耕地由新垦和复垦耕地补偿),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是要继续下降的,预计到2O00年将下降为 l亩(现在为1.19亩)左右;在减少的耕地中大部分是高产田:在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的比例很大(2/3),既说明有生产潜力,又说明需要巨大的投入,才能提高生产能力。二是农村人口与农业劳动力过多,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形成了"超小型"的农户经营,平均每户经营土地6—7亩,比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的经营规模还要小,劳动生产率很低,很难有竞争能力,加上多数地区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难以向分散的农户提供有效的服务。三是我国的农业资源虽然是丰富的,但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利用和保护得不好,农业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继续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草原"三化"(退化、沙化、碱化)以及石漠化(石灰岩地区)面积大体各占国土面积15%左右,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三废"(水、气、渣)的污染在加剧,酸雨面积迅速扩大;由于水资源的短缺(人均占有量比全世界平均少2/3),高山雪线上升,地下水位下降,黄河可能变为内陆河,90年代以来黄河已经多次持续断流。全国灌溉面积难以扩大,处于徘徊状态(50%),特别是在"温室效应"影响下,干旱面积不断增加。四是由于投入不足,农业的基础脆弱,后劲不足,目前仍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抗灾能力严重下降,成灾率由1978年的42%上升到近年的60%左右,这是十分可怕的。五是农民不仅数量大,而且文化素质比较低,"三盲"(文盲、科盲、法盲)数量比较多,生产手段多数地区仍以人畜力为主,生产的自给和半自给的比重比较大,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商品率比较低。六是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粮食的比较效益难以提高,影响农民和粮食生产区的积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又是基础的基础。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自立与安全的特殊产品,从朱元璋到毛泽东,把"广积粮"作为一种特殊的任务,摆到重要的地位。有人认为,中国的粮食问题,关系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这并不过分,因为历史上多次出现哀鸿遍野、饿殍载道、农村凋蔽的悲惨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把发展粮食生产,增加粮食供给,保证需求,作为一项战略措施,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的议程。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是重视粮食生产的组织体现。 

  如何实现我国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社会各界和专家们提出了多种建议。大体有以下10种主张:"规模经营说"、"增加投入说"、"科教兴农说"、"保护耕地说"、"建立统一市场说"、"调整食品结构说"、"农业产业化说"、"建立农民组织说"、"加强宏观调控说"、"参加国际大循环说"等。这些主张都从不同侧面寻求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郭书田等一批专家认为,农民是粮食生产的直接承担者,解决粮食问题的基础是增加粮食供给,增加粮食供给的关键是调动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的积极性,并保护他们应得的利益。不解决这个问题,其他措施都难以落实。1979—1984年或1985—1995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粮食关系到城里的"米袋子"、市场物价的稳定和社会安定,研究解决粮食问题,又必须统筹兼顾,使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利益都得到应有的保护,则是各级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研究粮食问题,不能就粮食论粮食,需要与整个农业、农村经济、国民经济的全局以及全世界粮食形势联系起来。

  有关方面的专家们就有关粮食的几个重大问题提出了一些比较切实可行的建议。限于篇幅,这里只是将他们的主要思路摘录如下:

  第一,真正落实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真正解决"口号农业"的问题。落实农业的基础地位,需要解决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处理好工农关系,也就是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特别是在工业化过程中,稍不警觉,很容易滑向"重工轻农"的轨道上去;二是处理好在财政上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也就是"予与取"的关系,在财力可能的情况下必须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第二,实施大农业和大食品的发展战略,对农业资源实行全方位的开发。我国的耕地面积为一亿多公顷,仅占国土面积的10%左右,而大量的非耕地资源大部分处于末开发状态,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因此应该面向整个国土,实施大农业和大食品的发展战略,确立大农业体系。这个体系大体包括五个方面:耕地农业、山地农业、草地农业、水体农业、庭院农业。

  第三,积极发展乡镇企业,进一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劳力结构。农村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依托,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工业化的载体。不能把农村工业化理解为不要农业,也不能理解为城镇化不要农村。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要防止和避免的是只重视工业而忽视农业,形成"发达的工业,萎缩的农业",在农村社区内出现二元结构。

  第四,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实现农产品包括粮食的商品化。在建立市场体系过程中,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粮食能否实行商品化,使粮食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形成价格。在推进粮食商品化过程中,加强市场建设和市场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五,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促进粮食生产稳定持续增长,做到供求基本平衡,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实行粮食管理的分层负责制,实现区域和品种的平衡。二是主动地参与国际贸易,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品种和丰歉余缺。三是保证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和价格的相对稳定。四是落实科教兴农的战略,实行农科教三结合。五是进一步加强重点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保证商品粮的供应。六是加强管理,减少损失和浪费,节约粮食消耗。七是加强农业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农,为农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继1995年、1996年获得创纪录的粮食大丰收之后,今年我国夏粮又获得了历史最好收成。尽管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年粮食生产仍可望获得较好收成。我国的粮食总产已经达到了4800亿公斤以上,提前达到了"九五"计划末的低限目标。 

  以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是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也是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八五"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摆脱了低速发展和徘徊的局面,保持了不断发展的势头。"九五"农业开局良好,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经济专家们评价到,没有农业的连年丰收,没有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宏观调控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成效。这个成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光明前景,对我国保持社会稳定、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发展,对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近半个世纪前,西方曾有人预言中国政府解决不了人民的吃饭问题,历史对此早已作了否定的回答。放眼未来,我国虽然面临耕地少、人口多、粮食需求压力大的现实,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初步找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粮食问题的经验和办法。我国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实践将会向世界证明:我们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还将使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一年比一年提高。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温饱之梦已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我们这一代变成了现实。小康生活也正在向我们一步步走近。 

  民以食为天,那么这个"天"的天气预报结果应该说:晴间多云。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2-23 0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