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中国营销传播网的“三心二意” 中国营销传播网四岁了,我身边的许多朋友都用着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祝福之情。我两年前在这家网站开设专栏,中国营销传播网在我这两年的工作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失的符号。我在两年前也曾写过一篇关于中国营销传播网的分析文章——《思者无疆——谈“中国营销传播网”的现实价值》。 现在一些人尊称我为“老师”,我也在简历中自诩“专家”。两年了,我也有机会几番自省自己历年的作品,我觉得是逐步成熟了不少。两年了,我身边的几位朋友也逐步在中国营销传播网建立了自己的专栏,他们在自谦地讲是向我学习的结果,但我很清楚正是网络的力量让每一个有意义的声音有了更为广阔与透明的评判标准。我成名于网络,我也有许多收益得益于网络,在中国营销传播网成立四周年之际,我想将一个专栏作者的成长过程回顾一下;我想告诉每一位网友我们不是用来欣赏与崇拜的,当我们的观点与意见对你有益时我才是有意义的,否则我文章的存在与垃圾邮件没有区别;同时我还希望告诉你,要想打破所谓权威的遗毒你有必要从今天就开始行动。对于中国营销传播网我一直以来有“三心二意”,这是我成长的真实写照。 初期的好奇“心” 我一直好写,年轻时好写诗,还荣获过“中国未来作家”荣誉称号,可惜文学尤其是诗歌一直不景气,加之当美好的爱情结出婚姻的果实时,我发现诗情画意已从我的文字中消失。但写作仍在继续,于是工作中大量写了一些随笔,大多是给相关领导看看罢了。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已在中国营销传播网的专栏作者何足奇先生小聚,了解到一个曾经作陶瓷销售的职业经理人如今能够将白酒研究得如此深入,加之当时又在中国人大研究生院读MBA课程,本身就要完成一些老师布置的作业。于是带着一种好奇心将管理学级组织行为学的几篇作业通过“在线投稿”栏目发给中国营销传播网,没有多久就收到裴立波先生至今看来永远不会改变内容的回复函,现在我已是无须打开他的邮件了,但当时我还是十分高兴的将他的回复函在我不大邮箱空间里保留了很久。 可能是我的写作风格比较随意,同时原创色彩较浓,所以没有多久我就发现他们给我设立了专栏并将我的名字放在首页专家专栏的前几位。这可极大的刺激了我的写作欲望,结果就在这种好奇心的驱动下,我还一不留神成为了较为高产的几位作者之一。 中期的“虚荣心” 随着在中国营销传播网的文章刊载的越来越多,我收到的平面媒体的转载与约稿函也在猛增,这与曾作为文学青年不断投稿又杳无音讯的境况相比,自然感觉要爽很多。同时随着样报、样刊及稿费的零零散散、陆陆续续,以及不断收到的网友邮件,我感觉作为一个网络公众人物的角色也是很不错的嘛。 于是在虚荣心的驱动下,我几乎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看自己的文章有多少点击量、读者评分是多少、有没有网友评论、在“读者推荐文章”栏目中有几篇排进去了、在“最热文章”栏目中有几篇自己的作品……由于虚荣心的驱使,我会一天忍不住多打开自己的文章几次,克制着自己已经胀红的脸在“我要投票”栏目中给自己几个违心的10分,见了网友的反面评论就有坐不住的感觉想要从网上揪他下来理论一番。甚至我还总结出要想获得高的点击率,一定要在周五最后十篇文章出现,因为这意味着这些文章在首页的保存时间将比其他文章多处整整两天,而这两天又是网友上网较多的时间。同时在网络上有着较高点击率的文章总是有着较为吸引人的题目,因为在大量的信息中能否抓住眼球时十分关键的。于是我也将投稿时间放在周五的三点半之后,题目我也尽量用在我容忍范围中夸张,一段时间效果还真得不错。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