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抠”途险恶:企业是如何“抠”坏自己的品牌? 节俭是企业通过某种方式压缩不必要的开支,为未来发展积聚资本,而“抠”则却是一种损人利己,是一种鼠目寸光的短视行为。是什么令一家企业走上险恶的“抠”途呢? 当我们说一个人很“抠”时,意思是指他吝啬、小气,不够大方。一个很会“抠”的人时常会因“抠”得来的蝇头小利而沾沾自喜,而不会看到自己在朋友、同事、生意伙伴眼中所产生负面形象,以及可能由此丧失的信誉、好感和进一步合作的机会。如果一个“抠”人是因为眼光短浅而“抠”,那么企业则是由于战略失误或领导思维的偏差而走上一条险恶“抠”途——在领导人习焉不察的情况下,企业一步一步地“抠”坏自己的品牌形象。 曾有一家业界赫赫有名的大企业,公司在新员工入职时向每人分发职业套装,包括西装、运动衣、短袖衫、领带等总价值不超过几百元的普通服饰。近年来由于公司管理不善,人员流动率渐高,公司为了节省开支,于是要求每名离职员工必须交回所有的服饰,而且必须到洗衣店洗涤干净再归还,否则不予办理离职手续——上百元的洗涤费还必须员工自己负担。这些回收来的衣物,公司会分发给另一名新入职的员工。这样一套普通的职业套装被不同的人穿了又穿,不同体味与气味在不同人身上来回流转。直到有一天,公司的“抠”技被员工无意中发现,引起一片哗然。企业员工想着自己日日贴身穿着的衣服竟是无数人使用过的旧物而感到不满,离职的员工则因公司要在他们身上“抠”数百元的洗涤费而愤怒——出于报复心理,他们刻意带走公司秘密,有的则散布公司的不利消息。 相比于上面这家企业的“抠”衣物、“抠”数百元洗涤费,A公司操作手法则可以算得上大“抠”。A公司是一家合资企业,一向以守法经营自称,按A公司的劳动合同规定,当A公司在员工合同期未满而单方面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支付向该员工支付1500元的解职费用。可是,当A公司要解雇一名员工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会找该员工谈话,软硬兼施地让该员工自己提出辞职申请,不少员工由于缺乏法律意识或者为顾全面子问题不得不同意这种做法,A公司由此可以节省1500元/每人的解职费用。A公司的人员总数不少,公司时时以各种借口解雇一些员工以减轻运营成本,这种隐秘的“抠”法日积月累下来,竟然为A公司“赚”取了一大笔解雇费,同时,表面上看起来公司又是严格遵守国家劳动合同规定——可惜“抠”途险恶,一名被解职的员工大胆举起法律武器控告A公司,此事经媒体曝光之后,A公司名誉一落千丈,公司数十年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岌岌可危。 与节俭一样,“抠”同样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习性。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节俭是压缩不必要的开支而为未来发展积聚资本,是一种美德;而“抠”则却是一种损人利己,是一种鼠目寸光的短视行为。是什么令一家企业走上险恶的“抠”途呢?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大致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领导人思维习惯的误区 一些企业的领导人,特别是白手起家的小私营企业主,由于整个企业是他一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通过努力建立起来,他自然而然会将企业的一切看作是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企业每花出去的一分钱、在员工身上多支出的每一笔费用,都好像割了他身上肉上一样,会让他坐立不安。这种领导人的思维习惯往往是希望企业只有收入,不用支出,能省则省,能“抠”则“抠”。 曾有一小私营企业,员工在中午聚餐时,发现餐厅的纸巾用完了,于是向老板反映,该小老板脱口而出:“厕所里面的纸巾还有,你们先凑合着用。”他说这句话一点不是什么黑色幽默,而是在习惯思维下的无意识——第二天,公司就有二名骨干辞职走人。领导“抠”门至此,没有员工会认为在此企业工作会有什么发展前途。 二、企业管理战略的偏差 不少企业都奉行“节源开流”的管理思想:比如复印纸必须使用两面、公司员工喝水必须自带水杯、限制用公司电话打私人电话等等,这些举措许多业界大企业如柯达公司等都是如此提倡并实践,这并没有什么错。 可惜,有些企业在执行“节源开流”时更多是侧重节源,并且将“节源”发挥到极致,可以省的都省下来,一些不能省的也通过各种方式“抠”下来——在企业管理战略中,省下一分开支就是多一分利润。其实,这种战略思维存在着很大的偏差。 如果企业“抠”员工必要培训费用,那么员工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技能必然无法提升;如果企业“抠”下内部必要的文化活动费用,必然造成公司死气沉沉失去活力。这些不一而足的“抠”法,我们在许多经营不善的企业身上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蛛丝马迹。 三、竞争压迫的结果 在某些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为了生存必须不断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以求得更佳的竞争优势。优秀的企业会通过改进生产设备、优化资源要素、提升员工效率等方式来降低成本,而差劣的企业则只会通过压榨员工工资、剥夺员工应有福利或者降低客户服务质量等方式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后者的做法短时间内或许能起来一定效果——企业在员工或客户身上支出的费用少了,所以企业获取的利润就相应高了。而长远的角度看,由于压榨你的员工,必然造成员工的不满,他们会将对企业的不满转嫁到对待客户上,从而令客户流失率升高。而降低客户服务质量无疑更是直接造成大面积客户流失的导火线——一名对企业不满的客户,会将他的不满告诉十名潜在的客户。 当我们研究许多基业常青的优秀企业时,我们会发现:这些企业会从许多方面节约出不必要开支,而绝对不会“抠”自己的员工。无论是诺基亚的“以人为本”、摩托罗拉的“对人永远的尊重”、可口可乐的“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产”, 还是惠普公司闻名业界的“惠普之道”,我们都可以发现这些企业是真正将员工当作一起成长的伙伴、是企业不可或缺的资产,企业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满足员工的需求,提升员工的满意度。 宜家公司的创始人坎普拉德在外人看起来是一名很“抠”自己生活的人——作为刚刚超越比尔盖茨的世界首富,他与家人住在瑞士的乡下,每天开着一辆老旧汽车到集市买菜,平时所用所花的金钱非常少。正是这样的人,他却在不久前发动了“宜家感谢你们”的大型活动,将某一天宜家公司的所有收入作为奖励分发给宜家在全球的员工,感谢他们对宜家所做的贡献。 另一家以“节省”出名公司是美国的西南航空公司。众所周知,西南航空公司是一家以低廉价格经营短途航线的航空公司,为了做到让票价具有竞争性,西南航空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运营成本——砍掉一些没有竞争力的航线、简化飞机的餐饮内容、采用电脑联网方式售票等,这些“抠”法取得了很显著的成果,公司成本大幅下降。而对待员工,西南航空公司却以最大方的方式相对待——在911恐怖袭击之后,航空业一片萧条的情况下,西南航空公司坚持不裁员,与员工一起携手渡过最艰难的时刻,并赢得员工的充分信任。在美国航空公司中,西南航空公司的员工满意度是最高的,顾客的投诉率是最低的,而公司的赢利率是最高的,我们可以明白地看出这三者之间关系。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所有人所拥有的习性与思维习惯,企业同样可能拥有。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其利己的本性,而企业赚取利润的使命则令其会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去达到目的。小企业或许可以靠“抠”而节省费用,取得有限的宝贵运营资本。但是,企业要真正获得发展,绝不能用“抠”员工、“抠”客户来赚利利润,这样只会令企业慢慢失去员工的信任、客户的支持。 企业的品牌是一种情感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最主要就来自员工与客户——有满意的员工才能有满意的客户,有客户的满意,企业才能获得持续不断地发展动力,从而建立自己稳固的品牌形象。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mynewvictory@hotmai.com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