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中国彩电业形势严峻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2004年将成为中国彩电企业的一个坎儿,迈过去这个坎儿的企业将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迈不过去这个坎儿的企业则有可能因此而出现颓势乃至退出市场。 为什么说2004年是中国彩电企业的“坎年”呢? 第一,上游原材料大幅、持续涨价,已经给下游整机厂商带来极大经营压力。据统计,始自2003下半年的原材料涨价潮至今没有消退,塑料、钢材、玻璃等主要材料供应价格平均上涨30%以上,这个幅度对于利润率本来就很低的彩电产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前一段时间,彩电、空调要求涨价的呼声很高,就是原材料涨价下企业艰难生存心态的反映。 第二,虽然中国彩电企业做出了种种努力,美国对中国彩电反倾销制裁终于未能幸免。依照美国法律,最快将于六月初对中国彩电企业征收20—25%的惩罚性关税,如此高的税率,对于中国彩电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鉴于美国市场对于中国彩电企业走国际化道路不同寻常的意义,美国对中国彩电实施反倾销,实际上意味着中国彩电国际化遭遇重大挫折。 第三,作为全球三大最完整彩电市场之一(其他两个是中国和美国),欧盟对中国彩电已经关了十多年的大门。到2002年,这个大门开启了一条缝,分配给中国区区40万台的配额,不过中国彩电产能的二百分之一。即使如此,欧盟并未罢手,2003年,欧盟开始对进入该区域的电子产品实行“过期家电厂家负责回收”制度,这无疑将增加彩电企业未来生存成本;而今年8月即将开征的“电子垃圾费”,则进一步抬高了进入的门槛。因此可以说,欧盟市场对于目前的中国彩电企业来说,仍然不具有实质性意义。祸不单行,而今,美国又要对中国彩电反倾销,中国彩电的国际回旋空间越来越有限了。 第四,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市场对于跨国家电巨头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松下甚至提出“失去中国意味着失去世界”的口号。鉴于这一认知,跨国家电巨头纷纷调整中国战略,加大中国市场运作力度,客观上形成了对中国企业的“围追堵截”态势。中国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来自国际巨头的压力。 第五,从技术与产品的层面讲,平板电视无疑代表了未来彩电发展方向。恰恰在这一领域,中国企业并无技术和制造优势,那么,在这一场新一轮的搏弈中,中国企业到底能赢多少分?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彩电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扮演的角色,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加工者的角色(所谓“制造优势”),中国彩电企业并不具有核心技术及产业话语权,这决定了中国企业未来几年仍将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位置。对此,中国彩电企业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万不可以为中国彩电业已经成世界巨人了。因此,“核心技术失语”的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wsl008@sin.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