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手机“走出去”为时尚早 2004年被市场观察人士称为中国彩电的“分水岭”,也被称为中国手机的多事之秋。 自2003年一跃而冲上市场占有率60%的高位之后,国产手机旋即显现出极度疲惫迹象,这是当初人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今年以来,国产手机企业表现出三大战略倾向:一是实施产业转型,比如波导要做汽车,夏新要做彩电、电脑等;二是展开大规模并购重组,比如TCL和阿尔卡特合并,波导和西门子合作等;三是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比如TCL、波导的国际化战略等。 但是,通过对国产手机企业战略分析、研判,我们发现,这些战略举措无一不充满风险,我们很难说波导造汽车有多大的优势,我们也很难说夏新的液晶电视比TCL的更好,我们同样对TCL和阿尔卡特的合并充满忧虑。仅就国产手机“走出去”而言,我们并不认为它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事实上,我们更倾向于认为,时下国产手机企业“走出去”开发国际市场为时尚早。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国产手机在“走出去”方面的积累不够充分,无论人才准备还是国际化经验准备,都很欠缺。以这样不充分的准备,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风险很大。甚至可以这样说,国产手机选择“走出去”并非是一种情愿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因为国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因此,国产手机的“国际化”,是一种“被动的国际化”。 “被动国际化”与“主动国际化”有什么区别呢?首先,“被动国际化”表现为准备不足,有“急就章”的意味。一般来说,走出去开发国际市场,各个方面都比开发国内市场要求要高。在技术积累、产品积累、人才积累、经验积累都不足的情况下,贸然挺进国际市场,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值得怀疑。当然,这不意味着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出去,同样也不意味着没有准备就可以匆忙上阵。 事实上,缺乏人才和国际化经验尚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属于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优势。技术和产品被视为致胜市场的根本因素,失去根本优势,凭什么与人竞争?这是大问题。 国产手机企业习惯于盲目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在短短四年之内打下半壁江山,就一定能在国际市场大有作为,这是错误的认识。 应该看到,国产手机企业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市场的机会性——市场需求旺盛,几乎有产品就能卖。为什么有些国产品牌返修率高达30%依然畅销?就是因为市场需求过于旺盛。但是,国产手机市场正在发生变化,市场渐趋饱和,消费者品牌意识日益成长,继续靠“低价策略”和“做表面文章(注重产品款式)”求生存的时代,正在一去不复返。 核心技术缺乏,关键元器件供应能力不足,则成为国产手机致命短板。 2004年以来,因为重要元器件供应能力不足,国产手机企业已经初尝苦果。 有人把手机国际化和彩电类比,认为彩电能在国际市场闯出一片天,手机也一定能。这是对彩电国际化背景不了解的缘故。 的确,2002年以来,中国彩电国际化取得重大进展,大部分国产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03年虽然遭遇美国反倾销诉讼,中国彩电国际市场表现仍然可以用“高歌猛进”来概括。 为什么中国彩电能在国际市场攻城掠地连下城池呢?这和彩电一个显著的国际背景息息相关。 进入2000年以来,国际巨头纷纷调整产品战略,“放弃低端,转战高端”,基本上停止了显像管电视(CRT电视)的生产,或者把这些生产线转移到中国来,自己则全力转向高端如液晶、等离子、背投电视乃至更先进的FED、OLED等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这样,客观上给中国彩电企业留下一个填补空白的机会。但是,手机不同。目前,以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爱立信等为代表的国际巨头,仍然牢固地盘踞于全球市场,无丝毫退出的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国生产尚且依赖于人的中国品牌,怎么有可能在海外市场搏杀出一片新天呢? 因此,对于今天的国产手机来说,赶国际化的时髦是危险的,沉下心来把刚刚打下的江山稳固几年,再放眼世界其实不迟。尤其技术积累的问题,再不能拖延下去了。此关不过,国产手机企业永远也别奢望长大。 “走出去”看起来挺美,可惜这个机会不属于今天的国产手机企业。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wsl008@sin.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