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TCL汤姆逊、美的开利东芝合资:只能销售制造能力的买卖

TCL汤姆逊、美的开利东芝合资:只能销售制造能力的买卖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4-06-09, 作者: 罗清启, 访问人数: 7532


  最近中国超大规模的家电品牌的跨国联姻案引人注目。TCL与法国汤姆逊公司合资组建新公司,号称要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彩电企业;美的与东芝、开利合作要组建全球最大的空调供应商。

  与上个世纪末的全国家电合资浪潮不同的是,联姻的本土企业都从中小企业换成了中国电子家电业内的超大品牌,跨国品牌对联姻举动相当低调,而本土企业却是高调粉刷这一联姻举动:有了这种联合自己就可以成为行业中的世界级别的企业,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看一下详细的联姻细节。

  TCL号称通过与汤姆逊合资打造全球最大的电视企业,但是,即将组成的合资公司(TTE)未获得汤姆逊公司持有的所有品牌的使用权,以及汤姆逊已申请的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新公司如需要使用以上专利技术,还需与汤姆逊签订专利许可协议并按照协议缴纳费用。

  所以,新的合资公司成立之后,汤姆逊公司的业务变成两类,一是可以坐收TTE公司的品牌以及技术专利的使用费,第二是可以借用制造成本比自己低的多的TCL达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对TCL来讲唯一的收获就是可能扩大自己的电视制造量,实话说就是OEM量的扩大。CL的品牌仍然仅限于中国市场销售,而汤姆逊仍然维持原有的品牌架构:欧洲市场使用汤姆逊,北美市场使用RCA,即使合资公司出现任何的动荡,汤姆逊公司的市场、品牌、技术都毫发无伤,新的合资与TCL实际上都成为汤姆逊的高级打工仔,因此,这个合资联盟的实质是汤姆逊在传统彩电领域安全退出,而专心打理自己的高端彩电业务去了。

  号称组建全球最大空调企业的美的、开利、东芝合资案更是徒有虚名。合资的实质是东芝、开利以现金形式购买美的四家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及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各20%的股权,这实际上开利东芝用股权的形式维系美的给自己代工的关系而已,而东芝开利的海外销售渠道、技术、品牌都与这次合资无关。

  由此可见,这些震动舆论的合资案没有丝毫新意,它还是第一轮合资潮模式的重复,所不同的是跨国企业利用中国市场的方式在发生一些变化:专挑行业内的超大规模企业进行合作,这样可以利用这些企业的规模来降低自己的制造成本。

  这些新的合资案反映出中国家电企业在技术发展上没有深度的发展,我们所期待的第一轮合资过程中的技术扩散效果并没有显现,这轮合资运动其实仍然是寻求技术扩散愿望的延伸,但是,从合资对技术与品牌的限定看,技术扩散的可能仍然不大,因为、品牌技术被严格限定禁区之中。

  跨国联姻对中国企业来说最最重要的东西是获得跨国企业的技术扩散,包括产品面的技术与管理面的技术,当跨国企业的技术没有扩散的时候,这种合作谈不上失败,但也谈不上成功。

  所以说这种合资合作没有任何新意,中国企业希望借助类似的合作成为某个产品的产能冠军,方向仍然是错误的,为什么,产能只是生产要素优势的代表,最近索尼把自己的纯平彩电的价格调到2000元以下,这已经给中国的彩电企业带来巨大的威胁,这种举动是个强烈的新信号:我们的要素优势正在隐退。

  对中国企业来说发挥要素优势的最好方式当然就是规模,其实,在这些合资活动之前,本土的超大的家电企业仍然在强化自己的规模,但是,规模经济的真正经济含义是拥有技术优势下的规模才有经济,没有技术优势,这种规模经济便难以与竞争优势联系起来,没有技术主导的规模实际上就像一艘航母根本没有拴住自己的缆绳,它将随着风浪四处漂泊。

  一个产业要在全球市场内获得竞争优势的必须是要有的技术(产品与管理)优势,所以,无论合资的方式是多么的花哨,我们都要看它给中国企业扩散了什么,实际上任何合资都替代不了中国企业自主开发对于技术学习的关键作用,何况这种不让中国企业学习的合资,所以,我们的企业一定要清醒,在本土企业的管理与产品技术能力的发展上,外资永远不是内资的替代。

  合资结盟对任何要全球化的企业来说都只是执行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应付产业变迁的重要工具,当产业结构改变或者竞争激烈的时候结盟成为应对不确定性的最好选择,这种方式的合资结盟对对于跨国企业利用低成本的中国制造来说无疑是科学的选择,对中国企业来说却未必。订单对眼下的中国企业来说是宝贝,但是,这种完全捆住我们手脚的婚姻却容易把中国企业引向歧途:满足自己的规模,并且在这种有稳定OEM订单的生活方式的诱惑下一股脑地朝着扩大规模的方向而去,在没有技术抓在自己手里的时候外资一旦撤出之后怎么办?消匿产业风险的不是规模,而是技术,所以,我们不应该被花花绿绿的合资节目迷住眼睛。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0532-5953987,电子邮件: brandl@sin.com




关于作者:
罗清启 罗清启:现为帕勒咨询资深董事,并兼任多家跨国家电企业的中国营销顾问。联系电话:0532-85897296,电子邮件:luoqingqi@126.com
查看罗清启详细介绍  浏览罗清启所有文章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7篇)
*开利空调中国市场前景扑朔迷离 (2010-03-01,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张彦斌)
*等待技术扩散对中国家电仅是幻想 (2005-10-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汤姆逊和康佳TCL的三角恋爱 (2004-12-08, 经济观察报,作者:李志军、周涛)
*用战略观察家的眼光看TTE (2004-08-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步尘)
*TCL合资汤姆逊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2004-08-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彩电反倾销告诉我们:TCL+汤姆逊模式是国际化假象 (2003-11-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汤姆逊握手TCL:欧系彩电被动的全球新玩法 (2003-11-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