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华润握手“东北虎”?

华润握手“东北虎”?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4-06-10, 作者: 谢海峰, 访问人数: 2321


  这是去年写的一篇东西,不久前哈啤又把剩下的国有股卖了,卖给AB,这不是哈啤能决定的,但AB保留了哈啤的管理团队,因为这个团队创造了哈啤发展的奇迹.我发此文,也是为表示一种肯定与纪念

  如果某啤酒集团想进攻东北,有一个对手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那就是“东北虎”--哈尔滨啤酒集团。

  2003年6月,非典刚过,哈啤沈阳公司在沈阳华润雪花门口推出哈啤“冰生态·清爽”和“纯净2000”,与华润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推介的全国性品牌“雪花”开始了“短兵相接”。在哈尔滨,“雪花”也冲到哈啤的门口,与哈啤激烈搏杀,一时“雪花”飞卷,虎啸惊天,还闹出了“华润鸣冤”的报道。华润有“东北王”之称,在“东北虎”爪下喊出冤来,不知能讨来多少同情?

  冤家路窄之际,世界二号啤酒公司南非啤酒集团(SAB)的一个“惊人之举”似乎给不可调和的局势带来了转机。6月底, SAB旗下Gardwell从哈啤大股东中国企业基金发展有限公司手里收购了大部分哈啤股权(据悉为2.8亿股,总代价为6.4亿港元),据协议Gardwell还有权购买哈啤额外的1500万股股份。若购买了这1500万股,Gardwell将持有哈啤29.64%的股份,总花费为6.76亿港元,超过国有资本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29.29%的股分成为第一大股东。但Gardwell95%的股权属于SAB,另外购得的2.8亿股股份的5%将由哈啤执行董事及管理层持有;即使Gardwell持有哈啤29.64%的股份,SAB在哈啤实质持股量也只有28.16%,为第二大股东,最大股东仍是哈啤。

  基于SAB与华润的战略合作关系,此消息一出,在洋啤第二次进攻中国潮流中掀起悍然大波,人们有理由相信华润与哈啤会达成合作。据说,二者合作,在东北市场一年就可省一两个亿的广告促销费。这的确诱人。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华润的胜利

  华润这几年来一直低调,据说是华润不愿意张扬。

  十年来,华润吞并了近三十家企业,产能达350万吨,令青啤燕京另眼看待;华润没有张扬。但这些吞并的企业主要公布在盈利能力较差的东北和西南市场,而且西南王――四川蓝剑集团是不可小视的。据华润统计,去年华润啤酒总销量237万吨,利润2亿多;但其中华润蓝剑销量80万吨,利润有8000万,占1/3左右,拿到全国市场去,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数字。

  然而,这块肥肉似乎有点硌牙。蓝剑与雪花比拼三年,怕人败己伤才委身下嫁华润,与华润合资组建四川华润蓝剑的。据悉华润为此花了4亿多,外带总资产2亿元的两个啤酒厂,只得到31.62%的股份,SAB也有30.38%的股份;两家合起来股份是62%,人们以为华润因此能控制蓝剑集团,但华润与SAB是相互独立的,蓝剑集团占38%的股份,才是第一大股东。并且,为租用“蓝剑”商标,华润每年要付给蓝剑集团2000万元。而获得4亿多资金后,蓝剑集团其它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并且蓝剑集团一直反对“被华润收购”的的说法。

  但这样的事在华润眼里似乎并不是问题。挂上蓝剑集团近百万吨的产量可以说华润因此迈进一大步,更有说服力的是,SAB小心翼翼地踏入中国市场,华润也“钱多气壮”的跨进啤酒圈,一个啤酒巨人竟与一个投资高手造就了一套“有华润特色”的管理模式:(被收购的子公司)继续生产原来的啤酒,结合(子公司)原有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再揉进华润的东西。这个模式看似象在马屁股上烙个印以标明种属一样,使每个子公司打上华润的印记,但据说很适应当前中国各自为战各具特色的区域市场。而且,“一种啤酒绝对不可能适合全国每个人的口味”,何况雪花呢?目前华润的市场占有率达10%,雪花能达到吗?现在中国哪个啤酒品牌能达到?可以说这是华润的一个伟大创举,一个起码的胜利。

  据说一口气胀成啤酒巨人的华润去年还盈利了,虽然据说竟然有与巨人身份不相称的区区2亿多,但至少证明了华润近十年来工作有进展。很明显的是,曾经势头超过哈啤的黑龙江新三星啤酒变为华润新三星后,2002年产量近15万吨,亏损2548万元,比2001年少亏600多万;这更能说明华润在其它市场的进步了――只有在其它市场做得好才谈得上据说盈利2亿多。这样股东们才有耐心等上个15年,因为投资者看到了盈利与回报的希望。更重要的是,SAB还是南非的SAB,即使成了SABMiller,也还是外国的SAB,在中国市场也只是个追随者而已。所以即使华润蓝剑一年盈利1个亿,华润照样也能拿到3000多万,目的不是同样达到了吗? 

  令华润尴尬的是,拿巨额资本打造的回报率似乎还不能让股东满意,237万吨的销量与2亿多人民币的利润好象也让SAB没了耐心:SAB一年的利润便能收购整个中国的啤酒企业,即使这两个多亿全属SAB,也不过是漫长等待后的一小滴甘露,远不能解SAB的渴。华润的一位高层曾说:“等到华润啤酒的产销量上了500万吨,对整体成本控制和运作效率提升就会得心应手。”这话听着很受用,因为500万吨的产销量是国际巨头的风采。而要呈现这种风采是需要一点时间的,但世界时该都在变化着,SAB已把手伸向了哈啤。人们疑惑着SAB与华润的关系。组建华润啤酒公司时,SAB与华润是两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并购子公司时SAB与华润也是两个独立的法人实体,收购哈啤股份又有什么理由不是呢?又有什么理由质疑SAB与华润的实质关系呢?

  有理由。华润作为一个外行走现在,无可置疑的少不了SAB的亲密合作。而这次撇开华润单独行动,不管是否事先与华润打了招呼,即使是派子司Gardwell前去接洽,至少让人们看到了SAB是独立于华润的――甚至还暴露了SAB的野心:关系还不会变,但步伐不会再局限于区区一个华润。

  有人猜想SAB是为华润与哈啤“牵线”,而华润的一位内部人士意味深长的说,这可作为文人的一种想象。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华润雪花一掷六亿八 啤酒大战主旋律转向直接建厂 (2004-09-17, 经济观察报,作者:肖可、柳旗)
*哈啤抉择之谜 (2004-05-31, 经济观察报,作者:肖肖、周依亭)
*哈啤如何抢渠道 (2002-06-11, 《智囊》,作者:王乃振)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9-08 0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