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短线型企业”不易“长大成人” “一招鲜,吃遍天!”在中国这片需求旺盛的蓬勃市场,似乎并不少见“一招鲜”的产品,但真能据此“吃遍天”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大多只是充当了昙花一现的流星。 爱多VCD,最早投入巨额广告,1997年的销售额飞跃到了16亿元,而这一数字在一 年前只是区区的的2亿元!但随后,随着VCD行业整体竞争态势的改变,爱多无力抗争,逐渐萎缩。 恒基伟业的商务通,同样曾经辉煌。创始人张征宇1998年创办恒基伟业,推出名叫“商务通”的PDA,一句“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使得“商务通”这个公司产品品牌几乎成为了行业的标准称谓。在强大的品牌推广和渠道建设支撑下,恒基伟业只用了两年时间,营业额达到10亿元,创造了一个中国消费电子产品的奇迹。然而,随后的情况出乎意料地急转直下,有资料显示,到2001年年底,恒基伟业营业额减少到5亿元,2002年年底是2亿元,2003年年底不到1亿元…… 昙花一现式的产品还可以举出很多。保健品、学习机、跳舞毯,无疑都是曾经的“好产品”,但经营这些产品的企业,却无一例外的与持续发展无缘。 是什么阻碍了这些曾经制造好产品、发现好项目的公司成为长青企业?成在短线、败也短线 依靠短线产品发家的企业,迅速爆发往往得益于该产品的巨大市场潜力。几乎每个产品最初诞生面临的都是市场供给与需求巨大的缺口,这时的企业更像投机者,抢先下注迎来的就是市场的“井喷”。 “不管成功或失败,这些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同样的,企业最早的产品自身生命周期短,大多项目性很强。抓住机遇,企业可能就可以取得爆发式的成功,但这并不能反映企业的对产品的持续运作能力,”北京腾驹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景素奇认为。 事实上,对于运作短线产品的企业来说,往往是依靠强有力的市场手段来实现飞跃。然而,过度的市场炒作客观上更加速了短线产品的消退。CCTV《新闻联播》前曾一度“真功夫”、“好功夫”打成一片,一点功能的改进就是“超级VCD”,加个键盘就是“电脑VCD”。概念过度炒作不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社会资源,也给企业自身构成陷阱:迷醉于创造和经营某种概念,忽视产品真正价值的提升。过多的品牌推广和概念炒作,虽然有利于企业卖产品,但企业内部管理平台的建设等战略问题,却极容易遭到忽视。 科特勒营销集团中国区高级营销顾问孙路弘先生认为,消费者的盲目追捧也是短线产品迅速衰亡的原因。在消费者的盲目追捧下,导致企业过度膨胀,同时也引来大量的竞争者。一旦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也随之轰然倒下。 “产品生命周期小于企业生命周期,在操作短线产品的企业更是这样。因此开发新产品,合理安排种子业务、成长业务、成熟业务和机会业务,使得很多短线产品的重叠构成企业的生命周期,就成了短线产品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精伦电子股份公司的洪经理对记者说。关键的“次核心能力” 有专家对操作短线产品的中国企业进言,只有发展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在不同的行业都立于不败之地。所谓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带不走、偷不去、学不来的独门密技。这样的建议,看似有道理,但却缺乏实践指导意义。 中国企业的现实状况是,“核心能力”就好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与国外巨头相比,多数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从一诞生就处于十分明显的弱势地位,难以建立“核心能力”。夏新电子总裁李晓忠如此认为。 拿产品转型相对成功的夏新公司为例,它曾经从VCD起家,而后分别相继投产了DVD、彩电、手机等产品,最近又宣布进军3C融合业务。夏新所涉及的这些行业和产品,中国没有一家企业具备核心竞争能力。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