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英美烟草:我和我追逐的中国梦 2004年7月16日,总部设在伦敦的世界第二大烟草企业——英美烟草(British American Tobacco)宣布,中国政府已批准其在华重大战略投资项目,该公司与其合作伙伴中国东方投资有限公司将投资8亿英镑在中国内地建立一个年产卷烟1000亿支的新工厂,生产555、健牌(Kent)及公司其它品牌的卷烟,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分销英美烟草的产品。尽管国内外的媒体都发布了这条新闻,但此消息目前尚未得到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证实。1996年,《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记者理查德·克鲁格(Richard Kluger)在他的《烟草的命运——美国烟草业百年争斗史》(Ashes to Ashes: America's Hundred-Year Cigarette War, the Public Health, and the Unabashed Triumph of Philip Morris)一书中预言:“通往世界上最大卷烟市场中国的大门正在打开,剩下的路程只需以毫米计算!”如果这次投资不属于英美烟草单方面的意向,那英美烟草就突破了这遥远的一毫米。 经营策略 英美烟草的业务遍及180多个市场,在其中64个国家拥有86家工厂,有25个烟叶种植项目以及23家烟叶复烤厂,全球市场份额超过15%,每年销售8000多亿支香烟。英美烟草在全球雇员达9万人,拥有超过300个著名品牌,包括555、健牌、希尔顿(Hilton)、总督(Viceroy)、登喜路(Dunhill)、金边臣(Benson & Hedges)、好彩(Lucky Strike),等等。全球十亿成年吸烟者中,每七个人就有一位选择英美烟草的产品。 英美烟草将全球卷烟市场分为三类: 第一、北美、西欧、澳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市场。这类市场的总体状况是,卷烟销售量不断下降,卷烟销售价格不断上升。市场被各大烟草公司瓜分,除了兼并重组外已没有扩张的机会,烟草公司的利益增长主要依赖于生产和经营效率的提高。但这类市场仍然是英美烟草的主要利润来源。英美烟草在这类市场上的经营策略是:保持市场份额,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 第二、经济自由化、烟草行业逐渐开放的新兴市场。19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韩国、泰国、东欧及前苏联等国家和地区,随着经济自由化的发展,国家烟草专卖或垄断相继取消,这些新兴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乐观的收益预期。过去十几年中,英美烟草在这些新兴市场投入巨资开办了很多工厂,实现了迅速而有效地进入。 第三、潜力巨大、由于各种原因英美烟草还很难进入的市场,如中国市场,以及那些正考虑对国有烟草工业私有化、市场化的地方。中国市场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可以说是世界上仅有的一块还没有被国际烟草公司瓜分的市场。对这类市场,英美烟草的策略是:掌握一切可能的机会,实现有发展潜力的收购、合资或战略联盟。 历史钩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署后,外国企业的对华投资由商品输入逐渐转为资本输入,跨国公司蜂拥而至闯进中国。始建于1902年的英美烟草在开业当年,便来到中国,在上海创办浦东卷烟厂。1907年之后,英美烟草又先后在汉口、沈阳、哈尔滨、天津、上海、青岛建立7家卷烟厂,并陆续收购了其它各国企业在华的卷烟厂。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英美烟草在中国共拥有11个烟厂,6个复烤厂,6个印刷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垄断中国市场的烟草体系,其卷烟产量突破百万大箱,占中国市场的60%。抗日战争爆发后,英美烟草的上升劲头遭到遏制,其在华企业受日本军管,各厂开始为日军制造大量军用香烟,销售量也锐减至1945年的15万箱。面对混乱的中国政局,英美烟草伦敦总部决定不再对华投资,最终从旧中国这片混乱的土地上主动出局。1952年初,经新中国政务院批准,由轻工部接收了英美烟草在华的全部财产,将时为英美(颐中)公司改制成立了中国烟草公司,负责管理上海分公司及原颐中烟草公司在上海、天津、青岛等地的卷烟厂。直至19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初期,上海、青岛、天津一直是中国烟草的支柱。 重返荣耀 中国的改革开放无疑给英美烟草打了一针兴奋剂。经过了30年的漫长等待之后,1980年代初,英美烟草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重返中国,伺机夺回昔日在中国烟草行业的辉煌地位。英美烟草想重返荣耀的动机不外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利益驱使。中国是拥有3.5亿吸烟人口的烟草消费大国,如此庞大的市场,英美烟草怎能不为之心动。 第二、竞争之需。英美烟草曾经是世界烟草业的老大,这个宝座到1980年代被菲莫公司抢占。如果英美烟草重新称雄中国市场,它就能夺回其世界霸主地位。1993年英美烟草新任董事长马丁·白礼顿(Martin Broughton)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目标就是重新赢得世界头号烟草企业的位置。” 第三、历史优势。英美烟草曾经垄断中国的辉煌虽已不再,但国人对它的情意并未完全抹去,因此,英美烟草比其它国际烟草巨头更有优势进入中国市场。 第四、控烟发展。控烟运动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汹涌澎湃促使英美烟草将战略重点向控烟运动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发展中国家倾斜。 但重返荣耀并非易事,中国烟草的专卖专营政策给英美烟草设置了巨大障碍。尽管如此,英美烟草并不是无所事事地静静等待,而是积极行动,耐心地、苦心地、精心地在中国追逐着他们的梦。他们一边希冀中国最终能开放市场,一边想方设法通过一些协议在中国开展工作。从烟叶种植到技术合作,从品牌开发到赞助活动,从人才储备到促销推广,他们为进入这个巨大潜力市场做着一切可以做的事。英美烟草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烟草业的方方面面,做好了有朝一日称雄中国烟草市场的热身准备。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