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谈发明商品化等 贵刊1999年第12期刊发了长沙松郁郁先生《莫让发明成为尘封的记忆》一文,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即如何实现发明商品化的问题。但笔者认为,发明商品化的任务不应落在发明人身上,关键在于建设一条开放、高效、通畅的转化渠道。 传统商业模式一般为:厂商——销售渠道——消费者,这实质上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商品在其中只是充当了一个价值载体的角色,其本身并不能创造任何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其消费动机;而发明商品化模式为:发明者(科研人员)——转化渠道——厂商——销售渠道——消费者。很显然,在发明商品化的过程中,发明或科研成果的转化渠道起了最关键的作用。厂商购买某项发明的原因在于它所具有的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即潜在的投资价值。因此,发明商品化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价值增值过程,发明者在其中只是充当了一个“价值源”的角色,而其发明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其转化渠道的通畅与否。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发明专利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专利局的“专利”,而专利局事务性的特点决定了它不会在发明专利的推广应用上狠下功夫。因此,打破专利局对发明专利的垄断地位,将发明专利更大程度地推向市场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可从两个方面探讨尝试: 1.实施连锁代理制。连锁代理模式具有覆盖面广、容易协调等优点,可以借鉴北京连邦软件公司的模式。连邦软件作为全国最大的软件连锁代理商,通过其在全国数百家专卖店的连锁经营,创造了软件销售的奇迹。但与其销售业绩相比,更为重要的是连邦软件在国内软件业中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无疑大大有利于软件业的发展。发明专利的商品化,同属知识产权范畴,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2.借鉴电子商务模式,建立网络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化来实现和促进发明的商品化,不仅是一条可行的渠道,而且可以为此类网络公司带来丰厚可观的利润。目前国内已出现了从事此类业务的机构,如深圳的生物引擎公司,这家公司建立的Bio-engine网站,立足生物行业,为生物科研机构和厂商等建立了一个高效、快速的交流平台,并向电子商务方向发展。在这个“平台”上,一方面发明者或科研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到市场需求动态,并依此确定或调整研究方向;另一方面,众多厂商也可随时了解到前沿科技信息,并择优采用先进适用的发明或科研成果,这样,该“平台”就真正起到了联结发明者与厂商之间关系的纽带作用。 以上仅为一家之言,希望这一社会课题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 青岛/毛炜 在刚刚步入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管理界就提出了这样一些测试题: ·您是否在一个“学习型组织”里工作? ·您是否以“学习型的生活方式”工作和生活? ·您所在的企业是否在讨论“企业重组”、“市场重建”、“营销体系重组”? ·您所在公司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合理吗? ·您是否以“创新型行为”发展自已? ·您是“以时间为基础”竞争吗? ·您所在公司是否调整了“核心竞争力”? 10年弹指一挥间,今天如果您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些词汇的科学与玄妙之处,那么你已落后于时代,更赶不上知识经济的步伐,因为这些问题早已成为“通识”和“常识”了。 而今,又涌现出了许多更新的词汇,如:“扁平化”、“虚拟公司”、“过程虚拟化”、“及时制与弹性制”、“速度竞争”、“跨文化管理与跨文化营销”等;从“浓缩生产”、“浓缩企业”到“放下策略,高举目的”,从“系统管理模式”到“人为导向”…… 激进的思维,新观念,新概念,新学说,逼迫每一个企业和每个人在生活方式、在组织与战略中更新自我,因为慢一步不仅仅是落后,而且面临着“被速度扬弃”的危险。这是因为在新世纪到来的巨大的变革中,人为导向——人们的需求、价值取向和期望都随着周围环境的更易而变迁,而管理与营销——这一任何时候都以人为对象的活动,最终将受到各种人的因素构成的环境影响而出现重大的、快速的变革。 在新千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为取得的成就而骄傲,同时充满感激之情,是你——《销售与市场》对我无私的培养:您组织市场一线的专家、学者,站在理论与实践的最前沿,解开一切市场密码,为我们的经营思想和营销行为导航,并始终在变革前的那一天为我们充电。在您的知识灌输和智慧哺育下,我们充满自信地迈入新世纪,同时我们还需要您更多的支持。为此,在道一声世纪的感恩之后,祝愿您——《销售与市场》走得更好! 石家庄/江子 中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的颁布,引起海内外各界人士关注。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撰文预言,该法的施行将掀起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国外惊呼:“中国准备大量制造老板了”。 创业企业是推动现代经济新增长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有人将美国利用高新技术搞创业戏称为“第二次原始积累”,在美国享誉全球的高新技术大本营硅谷,诞生了许多诸如英特尔、苹果、惠普等闻名世界的创业企业,这些公司都在短短一二十年的时间内,将开拓性思维和高新科技转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商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经济列车高速前进。 创业企业惟一能立足市场的法宝就是创新: ——创造新技术。利用高新科技创业不仅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民众创业的捷径。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投资更注重知识和技术,其次才是资金。Yahoo!就是一个榜样。 ——创造新行业。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密,可供创业的领域也越来越广阔,而民营企业没有国有企业的历史包袱,经营灵活,易于管理,更能贴近人民生活,适应市场需求。在第三产业,许多领域大中型企业根本无暇顾及,一些善于捕捉商机的人在这个颇具潜力的空间里陆续创立新行业,来提供社会尚未满足的产品和服务。另外,国外的一些产品尚未进入我国市场,填补这些空白也是民众创业的极佳选择,一些大中城市个体户经营的西式快餐店生意火爆,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通过对350万百万富翁调查表明,在美国,与为他人打工者相比,自己为自己当老板成为富翁的机会要多4倍。因此,尽管做老板不是惟一的致富途径,但仍有许多人想自己当老板。 南昌/周泽锋 我接触过一位老总,他明确表示:尽管他极其需要请高级企划人员搞企划,但是他决不愿意花钱去请专业企划公司。原因有二:其一是付不起高额的企划费用;其二,他实地考察了湘西的一家食品公司,该公司在轰轰烈烈地推出花巨资请某专业企划公司企划的一个新产品上市方案之后,结果却是悲壮地收场,企业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对此他深怕自己也折腾不起。 这位老总的态度,正好折射出国内广大企划人的浮躁,同时也反映了企划人在运作上的许多深层问题。 第一,经营观念落后。许多企划人在自身的经营上还是抱着产品观念或推销观念,为自身的利益而来, 就难免会导致企划人的一些短期行为,即设计一个漂亮的企划方案,再强力推销给企业。至于方案会给企业真正带来多少效益,许多企划人并没有细想。 第二,没有战略企划。就目前来讲,企划人能帮助企业从战略高度去引导企业发展方向的不多。通常情况是,在企业销售滑坡时给企业搞一次促销活动等,而活动一下来,往往是亏多赚少。各次企划活动之间缺乏战略上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第三,不注重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和将要进入的行业状况。一个企划人在这方面工作做得不够,会误导企业将过多的资源投入到错误的行业。目前,许多企划人往往只简单地从市场观念出发,将眼光局限于消费者需求分析,然后是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再就是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即目标市场+4PS模式。这一套理论,可以说很多人都会来一手,而且会将方案做得很好看,但却常常忽略行业环境。不同的行业结构,其竞争态势、企业地位、行业前景不同,企业也就面临不同的机遇和威胁。企划案应该是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方案。 第四,忽视了分析企业能力因素。在目标市场+4PS模式的指引下,许多企划人忽视了不同企业规模大小、能力强弱的特殊性,一概以一种模式往企业上套,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企划人应针对企业目前的实际能力(包括员工素质、融资能力、生产能力、管理能力、营销能力等),结合市场特点,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企业只有半斗米,却让其大宴宾客,显然不是过日子的做法。 第五,服务方式不健全。国内许多企划人的做法是将方案卖给企业就不管了,或是在执行时稍微敷衍地搞一下人员培训就完事。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企划人与企业的脱节和方案执行的失败。理想的服务方式是:进行企划的全过程服务包括调研、方案设计、方案解释、人员培训、帮助执行、信息反馈与方案修订,以消除人为的脱节和方案执行失败的可能。 湖南/林哲 看了《销售与市场》第二期封面专题《中国轿车直面营销时代》的一组稿子,作为业内人士,本人想就汽车营销中的价格竞争问题发表点看法。 价格战可谓当今汽车市场最敏感的话题之一。虽然迄今为止除个别车型爆发了局部价格战以外,从整体上看价格竞争并未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旋律,但在当前汽车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容量扩张有限的情况下,价格竞争作为一种见效快、作用显著的促销手段,仍是汽车厂商所倚重的主要市场竞争手段之一。只是,由于降价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也是汽车厂商为之头痛的问题,因此近来汽车厂商的价格策略趋向于多元化,对于价格竞争更趋向于采取较为含蓄的“隐性降价”的手法,诸如近来一些汽车厂商普遍采取的供应配件、附送礼品、提供超值服务等等,就是这种变相价格战的主要表现形式。 隐性价格竞争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就是汽车厂商通过压低新产品的市场定价,进而达到产品价格下浮的目的。去年轿车市场的价格竞争就明显地具有这一特点。由于北京等大城市陆续提高了汽车的环保标准,所以产品竞争也就成了今年轿车市场竞争的“重头戏”。去年以来,捷达的“都市先锋”、富康的“超越者”、夏利的“世纪福星”、桑塔纳的普桑改进型“99新秀”等一批新品接踵上市,其品种之多、密度之大均为近年所罕见。然而,这些新产品的性能水平虽较原有车型有了相当幅度的提升,但是价格的增长却并不显著。特别是新近上市的一些电喷车,尽管其成本要比普通的化油器车高出很多,但销售价格却普遍低于原先的预期。显然,一些产品在开始推向市场时就已根据成本、竞争环境等市场因素,把价格定低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新排放标准的实行给了轿车厂商一个“变相降价”的契机。 汽车市场如火如荼的产品大战,其实也就是“异化”了的价格战。 上海/雨 石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