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品牌的四大误区 世界品牌实验室公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颇受瞩目,作者认为该榜制造了中国十大泡沫品牌,而且与《商业周刊》世界榜评相比,前10名品牌价值有不同程度高估或低估。作者评论引发了关注,本文进一步指出新榜评价值取向有误,并列出20个不应被忽略品牌为例,提醒企业警惕打造品牌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忽视商业竞争的基本单位是产品品牌 万宝路品牌值钱,还是“高特利”品牌值钱?前者是《商业周刊》全球榜10大品牌之一,品牌价值高达220亿美元;后者是万宝路的母公司名称,是企业品牌,然而默默无闻。世界品牌实验室新榜却将榜评重点放在企业品牌,从一汽到科龙、从盖天力到江中等等,以至解放、容声、白加黑等产品品牌被刻意忽略。这是一种错误的价值取向,将误导企业将打造品牌的重心集中在企业品牌而不是产品品牌。 如果时光倒回十年,新榜评此举无妨甚至可说正确。因为那时商业竞争远不如今天激烈,产品质量普遍不高,顾客对产品品质信任程度也偏低,一个大企业品牌推出的产品意味着较低消费风险,亦容易赢得经销商响应。但随着商业发展,竞争加剧,消费选择越来越多,厂家不断追求产品品质改善,商业与法治环境相对成熟,在这样几个条件下,顾客购买模式已发生了根本转变。人们对产品质量已具备基本信心,众多商品令人无暇深度考察生产企业,顾客逐渐将关注重点从企业品牌转到产品品牌,专业产品品牌意味着能更好地满足特定要求。比如,人们会购买容声冰箱,因为它是销量最好的冰箱品牌,而对科龙企业他可以不去了解。同样,很多人使用EMS或服用白加黑,但不一定在乎它们的提供者是中国邮政速递局和盖天力药业。 大竞争时期,人们面临太多选择,产品的爆炸使人无法识别和应付,人们对商业信息倾向于拒绝,并对必要的产品信息归类处理与记忆。最终顾客在心智中形成产品阶梯,只记住少数几个足够备选的品牌,在产生需求时依序优先考虑购买。如购买电脑会想到联想、方正、同方。这种心智阶梯容纳的品牌一般不超过七个,随着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和成熟,最终顾客只会在心智阶梯中存放两个品牌以供选择。所以在高度竞争成熟的领域,市场常体现为“两强相争”局面。可乐业最后只剩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航空业只有波音与空中客车,牙膏是高露洁与佳洁士主导,运动鞋是耐克与锐步争霸,胶片是柯达与富士称雄。企业经营的重点是建立产品品牌以进入顾客心智,占据优势心智阶梯位置,从而将其他品牌排阻在外。商业竞争的本质是市场争夺,而竞争的基本单位是产品品牌,企业以此和竞争对手争夺顾客。 以企业品牌为打造重点,采用企业品牌之后附以产品名称的品牌经营方式,如海王银杏叶、海王牛初乳、海王银得菲,会导致一个企业品牌之下的多产品分布,使得顾客无法认知品牌特点,而产品也无法归类与存储于心智。象海尔电脑、联想手机等产品就很难进入顾客心智,只会使品牌失去特色,造就在顾客心智中认知模糊与混乱,从而失去竞争力。日本企业普遍采用的即是打造企业品牌模式,在竞争度不高的1960、70年代收效良好,自1980年代末以来即暴露出弱势,随着世界经济的竞争越发激烈日趋失去竞争力。1995年,日本与美国前100大企业营业规模恰好一致,都是2.8兆美元,但日本企业净利不到1%,近乎不赚不赔,而美国企业净利高达6.6%,是日本六倍还多。日本素来引以为傲的三菱、松下、东芝、sony等企业品牌,纷纷陷入泥潭。给日本商业带来亮点的恰恰是产品品牌,如sony公司推出的playstation品牌风靡全球,已成为sony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丰田与本田公司则以凌志、阿库拉横扫美国市场。近年来不少企业加强产品品牌打造,才使日本经济恢复了一点喜色。 与《商业周刊》全球品牌榜评相比,其上榜品牌一直以产品品牌为重,除非企业与产品是合一情况,则企业品牌即是产品品牌。如英特尔即代表芯片,IBM代表集成电脑服务,这些企业品牌同样是产品品牌,同样是商业竞争的单位。国内企业应该清醒看待世界品牌实验室的新榜,不可陷入打造企业品牌的误区,而应着力去打造全球通、解放、时代这些产品品牌,这才是应对大竞争时期的商业成功之道。 误区二:忽视后发国家单点突破品牌的巨大成长力量 新榜最后一名是丹芭碧,品牌价值5亿元,民生银行2003年净利润14亿元,品牌却未能上榜。而就在2003年,全球竞争力组织对国内上市公司作出评价,民生银行位列前三名。象民生银行、小天鹅、鲁花、 德生等品牌,诚然不是银行、家电、食用油、电子产品行业的巨头,但它们分别是各自细分领域的领先者,单点突破而有极强竞争力,未能上榜难获公允。举例而言,鲁花在食用油行业不如金龙鱼、福临门,但它在花生油领域占居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达60 %以上,如若顾客要买花生油,则鲁花是三者中首选,。 从专业上来说,新榜评忽视了单点突破品牌的力量。犹太教传承故事记述,“石头掉在花瓶上,花瓶碎了;花瓶掉在石头上,花瓶碎。”这是犹太哲人在告诫子孙,一定要在竞争中创造出石头对花瓶的优势,以赢得局面主动。聚集于单点突破,能创造出专业强势,这是后发品牌的优势与打造途径。微软专注软件,品牌价值反超IBM,诺基亚聚集于手机,数年内超越西门子、飞利浦,均为前鉴。 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已没有成为通用电气、三菱这样大品牌的机会,事实上也没有必要这样。格兰仕微波炉的成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范式:集中战力主攻一个局部,进而取得主导权。就象中集把焦点集中于集装箱领域取得全球第一,万向集中在汽车的一个零部件上取得绝对优势,正泰在低压电器上走向全球,远大更是把焦点放在中央空调中的一种直燃型空调上取得全球领先……这种类型的企业,比国内那些看起来销售额几百亿的大公司要更优秀、更卓越,因为它们是全球竞争中的石头。不妨设想,仅以家电业为例,假设长虹是彩电的世界第一,小天鹅主导全球洗衣机市场,容声主导全球冰箱市场,格力主导全球空调市场,格兰仕继续领航全球微波炉业。如果能实施这样的一个战略前景,其威力将会是超乎想象。 实际上在各行各业中,中国已经诞生出了相当多的“大王”级品牌,如“打火机大王”、“纽扣大王”、“指甲钳大王”、“刀具大王”等等,这些品牌所蕴含的巨大力量与价值岂容忽视?德生作为“收音机大王”,鲁花拓展“花生油大王”,容声走向“冰箱大王”,张小泉构筑“刀具大王”,这些品牌都相当有前途,揭示了中国品牌后发成功之道,万万不容忽略。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