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粮液“酒醉”多元化 今年以来,随着三星、可口可乐等企业纷纷减肥——剥离与主业疏远的行业,关于“多元致死”的说法再度流行。而这个节骨眼上,国内企业却一窝蜂忙于扩张,把疆土从国内拓展到国外,从主业瞬间跨越多个陌生行业。其中,五粮液集团就是逆风而上的典型。 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五粮液就开始了它的多元化之路,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快。 2002年之前:试水阶段 1997年,白酒业老大五粮液首次涉足多元化,5万吨酒精生产线刚投产便告夭折;五粮液精心打造的号称亚洲一流的制药集团无疾而终;在安培纳丝亚洲威士忌项目白白丢掉了几千万元,现已陷入停产;投资4亿元的环球塑胶有限公司,由于当地电力无法满足生产需求,致使目前的生产时断时续;1998年9月,五粮液从宜宾市国资局受让了宜宾纸业2000万股国家股,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虽临危受命但一直没有对宜宾纸业进行实质性重组,最终把股权托管给了宜宾天原集团;入主华西证券,已与四川省国资局达成转让协议却在股权过户前宣告终止。 除了以上的几个产业,五粮液集团下属的印务公司、模具制造企业、塑胶加工等相关企业都是在这一时期收购和组建的。不难看出,这个时期是五粮液集团多元化的尝试和探索阶段,五粮液的多元化脚步也主要面向与其主业相关的行业和产业。 2003年至今:膨胀阶段 2003年,五粮液开始在多元化的路上“狂奔”。先是5月业内盛传五粮液要用100亿打进芯片行业,计划总投资50-60亿元涉足芯片业,随后又传出五粮液公司总投资3.4亿元,与日本丸顺公司合作生产汽车模具的消息,据称届时将达到200套大中型汽车模具的生产能力。可事实是:原计划在今年春天推出的汽车模具一拖再拖,而沸沸扬扬的芯片业也在外界的批判中悄无声息。去年11月24日,“五粮液”命名的系列服装露出水面,其服装战略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依靠母公司“五粮液集团”本身的服装采购赚取第一桶金,然后再用这些钱去投资其他服装。但到目前为止,五粮液服装公司还没有收到太多的来自集团外部的订单。 2004年,五粮液更仿佛是一辆刹不住闸的汽车,勇往直前。首先是2月20日,五粮液集团开始涉足日化,其两个洗护品牌“互美”、“丝姿”将全面进军全国市场,并设立了今年销售额过亿元、三五年后成为中国日化前十强的目标。有业内人士分析说:“五粮液进军日化是很自然的事,因为日化这个领域是目前最容易操作的,只要资金雄厚,广告量大。”据透露,五粮液进军日化,首期投资1亿元。另外还有了显示器的说法,据称是投资目前被国际上看好的有可能在未来10年-20年内部分取代液晶产品的第三代显示技术。五粮液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项风险投资,下一步要进一步扩大研究。此外,五粮液还预计在明年让柴油发动机面世…… 面对不断产生的残局,五粮液为何屡败屡战呢?这里大致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国内的白酒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已进入成熟稳定阶段,每年市场容量在300万吨左右,今后较长时间内,这个数字不会有太大变化。但与此同时洋酒、调味酒都将纷纷进入中国,而现在年轻消费群体的饮酒习惯更倾向于喝啤酒、葡萄酒。五粮液多元化正是为了把在白酒市场上的成功嫁接到其他行业。另外,五粮液在资本市场上几十亿躺在银行里生利息,对投资者也没法交代,所以资金雄厚是五粮液进军日化市场的动因之一。五粮液大举展开多元化还有一个理由是为了实现集团公司用10年左右时间进入世界500强的梦想。五粮液认为,如果不把产业规模做大,仅靠白酒酿造是肯定不行的,所以迅速做强做大主业,同时开拓其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支柱,这样才能逐步发展为跨行业、跨领域的跨国航母。 五粮液的雄心壮志固然可钦,但迄今为止,五粮液的多元化经营中,除了与酒业密切相关的印刷公司、以塑胶和模具为主的五粮液普什公司和玻璃公司实现盈利之外,其它投资都没有结出五粮液期望的收获果实。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