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再三碰壁后,九大招数打进超市 最近,张老板有点烦,他去年11月盘了一个食品厂。原来的食品厂产品口味不好,走的是超低价格,渠道基本是农村的小卖部,也整因为这些而一亏再亏。张老板的策略则是180度拐弯,调整了口味,走中低档价格超市路线。于是,今年一月边生产面包,边进行全新的通路建设。一个月的滚打摸爬,他跟许多的小型企业主一样,只要一提起进超市,他就头大:“难呀,难于上青天!”身为小型企业群体,张老板的企业既缺少资金又没有名气,自然不可回避的遭遇到了难以进店的大山。 三面碰壁,垒积“三难” 因为是初进这个行业,张老板十分的重视,决定亲自挂帅。张老板明白,在进场正式谈判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进行精心的准备和计划,从而能使自己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主导进程,这样才可以大大减少预料以外事情的发生,从而有助于达成合理的协议。事实上,证明张老板是正确的,经过一个月的大面积的超市走访后,发现超市的混水不好趟。张老板把碰壁情况归结成了三个块面: 1.进店费用问题。 这是个很普遍的问题,许多超市提出的进店费用让张老板根本无法接受,本来就是中低档、薄利的产品,如果加上进店费、过节费、返利、人员费等等花样繁多的费用,没有一定的销量,其结果必然是亏本,进了反而亏的更大,还不如不进。而小型企业刚进入超市,正是需要大力扶持,把钱花在刀刃上的时候,这些“单”无疑让张老板无法“买”。 2.产品知名度问题。 另外,很多超市的经营也面临一些销售额以及名声的的风险,所以在选择产品上自然很慎之又慎。于是,在选择的产品排队中,自然把知名产品放在首位,而对不知名的产品就往往“爱打不理”了。而张老板的面包,面临的还是同类产品、名气悬殊的白热化竞争,这些就更不能不让张老板头痛不已。 3.销售达标问题。 有一些超市的门槛没有直接体现在进店费用和产品名气上,而是换了一种“杀法”——限定在极短的期限内达到一定销售量。对此,张老板进行了简单的预算,如果通过一番努力进去了,但一个月,或三个月后又不得不逃出,甚至是说被打出来。因为销量根本不可能达标。如果半路被打出来,企业的名誉受损的不仅仅是在这类型的超市里面,而是企业在整个行业的负面影响,俗话说: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既知如此就何必当初呢。 三套组拳,打破坚冰 虽然有这些重重大山,张老板还是决定博弈一番。为了企业的发展和利润的增长,超市是不能放弃的渠道。特别是张老板所做的产品定位,放弃超市就等于放弃了未来。早年往杂货店一放就万事大吉了,现在消费者更倾心超市,许多企业正是明白这个道理,因此都在以不同的方法挤入超市的货架,最终做为小企业的张老板自然很受伤。张老板与业务员经过深入最基层调查,把以上的三种状况做了深入的分析,然后把以上三个问题划分为三类,并逐一分析出源头,然后采取了进行各个击破的策略。 1、针对“入场费”问题,边打边谈,侧面伏击。 症状: (1)借口推脱症。 主要的因为是自己的产品没有名气,并且这个超市已经已有了很多类似的产品,他无意再销售同类的产品,特别是还无法判断这个新品牌的销售额大小情况下,更不愿意冒风险。总之是他因为不想要,就以入场费做为门槛想挡住你。 (2)可收可不收症。 你的产品他有一定兴趣,但是可进可不进,顺手加入入门费这个条件,是一举两得的做法,无论成与否,对超市的影响都不大。其实,有很多的费用他也是可收可不收的。 药方: (1)死缠烂打策。 A超市,张老板采取“一摸二磨三让”的策略。首先,通过与超市的营业员等攀谈,摸出超市谈判者的情况。包括他的个人背景、爱好、工作任务以及目前上司和同事对他的评价等等,并掌握这人的上下班时间规律。然后,要求业务员坚持日本推销专家原一平“七次拜访,60%成功率”的战术,采用“磨”的功夫。拿出“要钱没有,打死不走”的办法,天天找你。经过死缠烂打,把自己企业的信誉、质量、产品的特点进行不断的灌输,日久天长,超市往往会有所松动。经过这个大约一个月的“缠”,就进行第三步——让,把产品的价格进行适当的下调,从而让超市的利润高一些。这样,就超市就以比较相对平和的心态打开了门。门开了,但费用也进行了妥善商量降低了。 (2)运送空箱策。 B超市的头头,是典型的火爆性格,如果硬磨肯定会惹恼超市的,所以只能智取。张老板曾经在一本书中见过“运送空箱”的故事,于是这里就直接化用过来。他首先依然让业务员观察到每个超市领导的基本上班时间规律,然后就派一个形象比较优秀的业务员每天小型的板车出门,拉着这些空箱子在这个时间拜访这个超市,并统一语言:“路过这里,顺便买点水”。或“路过这里,看看这里的面包销售。”等,而从来不提进一些货物等推销词令。一开始,这个超市领导并不在意更不理会,虽然业务员长来但并没有影响自己工作,也没办法发作。但是,连续一个月一直这样,这个决策者就有一些坐不住了,开始认为张老板的产品确实很好卖,结果就抱定试试看的想法放低了架子,允许产品进入了。 (3)实物赞助策。 C超市,相对更让人郁闷。缴纳进场费双方差距太大,任何一方都难以说服对方作出让步,谈判就在这个环节卡住了,使谈判直接进入针锋相对的境地,根本无法顺利进行下去。这时,张老板赶紧叫停。随后即摸不清领导脾气也没有发现这个领导的固定上班时间,无法采取上面的战术。 一些业务员劝说张老板放弃这个硬骨头,但是因为这个超市处于闹市的“金三角”,对销售与二次传播的意义都很重大,岂能轻易放弃呢。在接下来的几天,张老板空闲的时候就去这个超市转悠。一次,他无意中听到几个顾客抱怨购物筐太脏、太烂。张老板仔细观察,发现这个超市的大部分购物筐都很脏。于是,张老板就主动联系要求赞助,给定制100个购物筐免费赠送。这招果然很灵,产品顺利进入了这个超市。事后一次聊天,这个超市领导对张老板说,这个举动深深打动了自己,既然这个老板这么用心,还有什么克服不了困难呢。 其实,赞助的方式与数量并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与超市建立了进一步的友好关系,从而达到了超市让步的目的。此后,张老板还赞助过一些超市的员工饭盒,免费提供一些面包做早点等,每次都行之有效。 2、针对名气问题,先易后难,围而不打。 症状: (1)店大欺客症。 因为这个超市的生意很好,是众多品牌争抢的宝地,所以他待价而沽,对名气要求很高,这样对他的店面销售和名气是双丰收的事情。一般情况下,产品名气小的企业自然不能迅速具有以上良好优势了。 (2)底气不足症。 学别人的样子,而他心中对哪些产品给他带来的受益并没有十足把握,所以选择名气大的感觉保险系数高,小产品就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 药方: (1)四面楚歌策。 张老板发现,在D超市所在的这条街上盘踞着5个规模相当的超市,张老板的对策是先不理他,展开渗透型的三大策略:一,印制一些宣传单,宣传单上提出了“营养自由,尽在五星面包”、“今年早餐吃什么,营养美味在五星”等,并逢周末在他的周围持续发放;二,举办一些现场品尝的促销活动,品尝要求比较简单,每组两个小姐,穿上白色医用服装,一个负责招呼消费者,一个负责把面包切成小块,每块上插一个牙签,请消费者品尝。由于雇佣的都是学校的学生,显的清纯,更让消费者信任,因此场面热烈。张老板在每个超市面前布置了一组,并且要求只品尝不销售,有一些消费者品尝后到超市就找这个牌子面包,反而没有,这样不光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也引发了超市的注意;三,通过朋友在当地报纸发一些介绍面包时尚、导购类的文章,例如《面包吃法“五”彩缤纷》、《购买面包,一慢二看三通过》等,并适当的进行免费赠送。这三个策略,把周边市场的场景做成红红火火的气象,这种产品好卖”的印象必然让超市心痒,直到安耐不住的超市主动与张老板联系愿意引进产品,有一个超市进货了,其他超市也就纷纷跟进。 张老板用同样的方法在重点区域进行克隆,效果都不错。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