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联合利华 中国困局

联合利华 中国困局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4-10-13, 作者: 王传才, 访问人数: 8357


  联合利华对于全球日化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护肤品在2003年全球财富500强中,联合利华排名第66位,而另一日化巨头宝洁排名第86位。但是,2004年度《商业周刊》全球排行榜上,宝洁市值达1393.35亿美元,位居全球排行榜第17位,联合利华在全球排行榜榜中位居54位,市值653.0亿美元。联合利华这艘商业巨舰在与宝洁的博弈中处于相对不利位置。在中国的家庭及个人护理用品市场,联合利华在与宝洁的较量中也明显处于下风。联合利华,这个号称本土化最强的跨国公司巨头在中国显得有些水土不服。是什么原因使得拥有多个中国本土品牌的联合利华不敌完全用自有品牌在中国市场逐鹿的宝洁?我们的判断有战略层面原因,但更多的是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提供的市场组合拳效果反思。

  1. 两位总裁出场判断

  柏亚伦,2001年9月开始,担任联合利华中国区总经理

  1980年,加入联合利华公司 

  1990年,任联合利华公司投资者关系部负责人 

  1991年,任联合利华英国冰淇淋公司董事 

  1994年,任联合利华公司最大的业务集团-欧洲食品和饮料集团高级财务副总裁 

  1997年12月,任联合利华台湾公司主席 

  2001年3月,被派往上海担任联合利华股份有限公司主席 

  罗宏斐,2001年7月开始,担任宝洁大中国区总裁。

  1951年,出生于法国巴黎

  1975年,毕业于巴黎大学获工程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

  197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

  1977年,加入宝洁公司工作于布鲁塞尔欧洲工程部

  1983年—1986年,先后担任宝洁德国市场部帮宝适品牌助理经理,海飞丝、Camay(佳美)品牌经理以及Lenor品牌经理

  1987—1989年担任洗涤用品市场部经理,德国帮宝适、Lenor品牌市场部总监以及欧洲帮宝适品牌市场部总监

  1991—1994,被任命为宝洁摩洛哥总经理。副总裁

  1996年,任俄罗斯副总裁

  2000年,出任宝洁东欧副总裁

  2001年7月,出任宝洁大中国区总裁

  非常巧合的是,柏亚伦与罗宏斐出任中国总裁的时间是如此接近,一个是2001年9月,一个是2001年7月,同时两个CEO都有深厚的所在公司工作经历。但同时我们又能够看到两个人在从业内容上的不同。柏亚伦有着十分丰富公关、行政管理经验,而罗宏斐对于品牌管理与执行有着更丰富阅历。两个日化巨头的两位CEO在面对中国市场变革过程中的判断更多是共性,中国市场面临着被本土品牌低端蚕食与高端进攻,成本与价格策略会是今后一段时间跨国公司必须正视的市场策略基点。但在寻找突围方向上,柏亚伦则强调了两个字:活力,随即,柏亚伦推动了联合利华攻势强大的换标运动,联合利华的品牌核心理念也从“有家,就有联合利华”转移到“让你的生活充满活力”。相对于柏亚伦的气势恢宏,罗宏斐则表现得更为直接,罗宏斐到任不久即在中国人口大省四川推出了震惊日化行业的“飘柔只卖9.9元”。两个日化巨头应对中国市场的策略,我们觉得一个好像彬彬有礼的绅士,温文尔雅中含着锐气,一个更像决战沙场的斗士,步步紧逼中透着杀机。  

  2. 背书品牌不能承受之重

  对于宝洁公司与联合利华来说,宝洁品牌与联合利华品牌同为背书品牌,都没有以宝洁和联合利华命名的产品品牌出现。但宝洁公司与联合利华在对待背书品牌传播上策略差异化却比较明显。

  宝洁的背书品牌显得沉稳、老练,一以贯之的LOGO形象,始终不变的品牌承诺“宝洁公司 优质产品”,宝洁背书品牌往往是在企业赞助,市场融资,行业标准,战略规划中出现,在市场上,宝洁就象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踏实工作不似张扬。

  相对于宝洁在背书品牌上处理策略,联合利华在处理背书品牌上显得活跃而生动。

  2001年4月,联合利华为了传递品牌关注中国消费者,关注中国家庭,在中国大陆市场推出“有家,就有联合利华”品牌理念,为此,联合利华刻意将原来的LOGO英文字母“U”进行了人性化处理,在“U”上增加了一个“人”字头的小屋。

  2004年7月,面对中国市场环境变化,联合利华对背书品牌采取了又一次的换标行动。

  新标识是一个由25个小图案拼接成的“U”字。将原来比较刻板、标准字母“U”字进行活力、动感处理,赋予了联合利华新的品牌动力。

  在字母“U”下面标注联合利华的英语名字“Unilever”,将标注的英语名字采用手写行书体,使得联合利华充满了年轻的朝气与魅力。

  为凸现联合利华立足本土,耕耘中国市场,在此次换标行动中特别加强了中国化元素使用。在中国使用的标识还在英文字母下方增加了中文“联合利华”字样。

  联合利华不愧是一家对消费者价值观有着深刻洞察力的跨国消费品巨头。联合利华两次换标基本上非常深刻地抓住了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微妙变化。

  90年代末21世纪初,中国社会处于社会变革非常剧烈阶段,消费者家庭观念与家庭意识遭遇前所未有挑战。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消费者对家的认同感更加强烈,因此,联合利华对背书品牌核心理念的定位与传播非常好地吻合了当时社会思潮,同时也与联合利华一贯所传递的价值观比较传承。所以,联合利华品牌理念一经推出即引起了中国日化行业的强烈共鸣。

  时间进入到2004年,中国市场可以说发生了深刻变革。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成为制度性机制,人们追求个性、时尚、潮流、享受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联合利华结合自己品牌发展战略与消费者市场需求推出的“让生活充满活力”可以说适逢其时!但是,问题是背书性品牌能够承担起产品品牌活力传声器功能吗?背书品牌在如此短暂时间进行如此大的战略调整在品牌资产积累上会不会形成负面效应?联合利华不在产品品牌上寻找活力而在背书品牌上寻找调性定位能够实现通过背书品牌扩张中国市场目的吗?

  首先,我们看一看营销学对背书品牌基本定义。背书品牌是隐在角落与幕后,只起到让消费者产生初步信任作用,驱动消费者购买的重心是独立产品品牌。购买时消费者一般不会想到背书品牌如消费者一般不会说“来瓶宝洁的飘柔洗发水”。采用背书品牌战略有利于凸现独立产品品牌个性,但背书品牌一般不能像产品品牌那样直接冲锋陷阵。(有时企业背书品牌也充当产品品牌除外)。从营销学基本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背书品牌从性格上讲就是一个幕后英雄,如果我们一定要其冲锋陷阵,其市场危险性也是比较大的。毕竟,产品品牌可能是一个兵,而背书品牌是一个帅。元帅与士兵的价值肯定是不一样的。

  其次,我们看消费者能否感知到来自背书品牌遥远传递。我们曾经就联合利华换标事件电话沟通过消费者。就事件本身而言。业内人士普遍比较熟悉联合利华换标事件。我们访问的十个消费者中有两位恰好是日化行业人士,他们对换标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介,并且认为这是联合利华逐鹿中国市场重大战略性举措。三位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知道换标新闻,但强调换标对他们消费行为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五位一般普通员工消费者,他们均不知道换标事件,并且认为他们不会关注这类无聊事情。想想看,当联合利华大张旗鼓进行着负有战略意义品牌活动时,消费者丝毫价值感知都没有,这难道不是对于品牌定义的悖论吗。只有消费者感知并愿意为之付出溢价的行为才是品牌行为。相反我们去年对宝洁飘柔大品牌策略行为进行过测试,测试发现,宝洁在产品品牌上动作为宝洁带来了巨大品牌声誉与现实品牌销售。

  第三、背书品牌传播能够给产品品牌带来价值传递吗?其实我觉得很难。因为产品品牌是企业为适应不同消费群市场需求而确立的品牌战略,我们不能也不可能要求产品品牌采用一个调性一种声音说话,否则,我觉得联合利华也不需要无厘头搞多品牌战略,产品统一叫联合利华好了。背书品牌作为企业精神贯穿传播始终没问题,联合利华可以在传播手段上进行创新,但如果要求大家都是同一副面孔那就是太荒唐。

  第四、背书品牌价值理念传递成本高昂。特别是针对中国大陆市场,普通日化类产品与食品饮料产品,消费者品牌认知能力普遍较低,直接的产品品牌传播有时都十分困难,更遑论利用背书品牌价值理念进行有技巧的品牌形象传承。同时,中国媒体环境与全球性信息垃圾过剩,间接传播成本更加高昂。

  第五、背书品牌束缚了产品品牌创意手脚。品牌战略是一套非常严谨的系统。给背书品牌一个价值定位使得产品品牌在思考品牌策略时多了一个紧箍咒。产品品牌在寻找创意过程中变化纬度受到一定限制。

  相对于联合利华背书品牌策略,国际日化巨头采取了截然不同方法。宝洁公司深刻洞察了背书品牌精髓,其“宝洁公司 优质产品”的品牌理念看似缺乏严谨性但实际上是一种广阔的大智慧。

  竞争品牌无法从背书品牌层面攻击宝洁;

  为产品品牌让渡了巨大的运作实践空间;

  凸现了背书品牌稳定性、长期性、战略性目标

  欧莱雅,另一个日化巨头,其在背书品牌策略处理上则充分运用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哲学思维。欧莱雅既是欧莱雅集团背书品牌,同时她还是产品品牌。面对这样比较复杂局面,欧莱雅丝毫不乱。由于欧莱雅属于中高档化妆品产品品牌,欧莱雅作为产品品牌始终保持了非常活跃的一面。但当作为背书品牌为其他中低档产品品牌进行背书的时候,欧莱雅又表现了十分稳重的一面。在欧莱雅集团高端产品品牌中,欧莱雅甚至退出背书品牌地位,甘愿做真正的默默无闻幕后英雄。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联合利华作为背书品牌完全没有必要背负如此沉重责任,让产品品牌活跃起来才能创造背书品牌活跃形象,活力应该给与活跃在消费者一线的产品品牌。


1 2 3 页    下页:第 2 页 8





关于作者:
王传才 王传才:华闻华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大中至正(安徽)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顾问,国内著名管理咨询专家。03年度,提出新产品战略营销理念,并推出《蓝海思维与红海战略---新产品战略性营销与管理》专著;09年度,将运用于白酒行业的结构化理论进一步上升到所有充分竞争的快速消费品领域,形成了快速消费品跨越式发展的结构化战略/结构化品牌/结构化营销/结构化管理工具体系。
查看王传才详细介绍  浏览王传才所有文章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2篇)
*多芬选秀: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2006-02-09, 《新营销》2006年第二期,作者:苏东)
*柏亚国际:能否崛起广东日化军团的野心? (2005-07-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南方)
*联合利华:企业要发展就要不断创新 (2005-02-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逸凡)
*联合利华VS宝洁:日用消费品行业的欢喜冤家 (2004-11-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逸凡)
*欲与宝洁试比高的联合利华CEO--裴聚禄 (2004-07-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胡羽)
*联合利华与本土品牌的游戏 (2004-06-29, 经济观察报,作者:周涛)
*联合利华:分销系统透视 (2003-05-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于长江、吴金河)
*第二次长征,联合利华布局中国 (2003-01-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兵武)
*联合利华:品牌开道 (2002-08-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储珠献)
*也说联合利华 (2001-02-05, 《销售与市场》2001年第一期,作者:李峰)
*联合利华,何以一路坎坷 (2000-11-08,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十期,作者:周亚平)
*联合利华:以中国品牌攻占中国市场 (2000-07-26, 投资导报,作者:于凌波)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