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方药,明天还是药企的“摇钱树”吗? 往日绝技,走向穷途末路 处方药销售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带金销售。凭此绝技笑傲江湖,成为众多药企的“摇钱树”!4月9日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宣布:卫生部即将全面开展行业不正之风专项整顿工作,最先开刀的就是“带金销售”。随后,不少省市已经组成联合检查组,甚至以“便衣”进入医院明察暗访。“日本第一制药南京市场处落马!”上海64种药品涉嫌违规经销被停用等消息纷纷出现于报端。5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栏目播放了一位叫“小华”的医药代表自暴处方药带金销售黑幕。对依靠“带金销售”的厂商来说,不利消息接踵而至,操作空间越来越狭窄。医药代表们正在步入一个“艰难的时期”。 2000年2月16日出台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特别指明,有关“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的改革措施,将医院将分为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医药分家,并把医院的门诊药房改为药品零售企业,独立核算,照章纳税。这意味着处方药销售的绝技之一医生的“魔笔效应”,也相应在降低! 2002年12月1日,所有处方药广告在大众媒体上几乎都烟消云散!国家药监局的强腕政策,让处方药销售的绝技---“广告传播”也失去了!今天,处方药企业的三大核心竞争力——广告、处方医生的魔笔、带金销售,都已走向穷途末路。处方药,明天还是“摇钱树”吗? 招标制度,药企入不敷出 处方药价格居高不下,这同国家的宏观意图是矛盾的。为此国家开始进行大手笔的医疗制度改革。国家要想彻底执行并实现其宏观意图,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是药价降低?同时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这种“带金销售”的隐患等原因,出台了医药“招标政策”。 国务院多次申明,除了招标工本费和交易费,禁止收取任何其它费用,但各地在药品集中招标过程中的收费名目让人眼花缭乱,主要有:投标文件成本及评审费、履约保证金、投标保证金、进门费、管理费、入围费、专家评审费、中标服务费、药品质量检验费、会务费、场租费、磁盘费、网上招标培训费等等。 内蒙古包头市招标管理部门规定:投标企业在递交投标相关文件时,要交纳履约保证金5000元-10000元,中标合同签署后,要按成交金额1.5%交付服务费。 兰州一些医院规定,投标单位要按每个品种2000元预交保证金。广东省顺德市制定的政策是:中标单位要向采购药品的医疗机构,缴纳购药总额8%的保证金。广西玉林投标保证金一度达到8万元。 据浙江省医药商业协会会长赵博文透露,有的地方招标办提出,不管中标情况如何,投标企业都要交1―3万元的管理费和入围费。 浙江一位药企的老总算了一笔帐,他们目前在全国有2500个供货单位,若全部实行这种招标法,仅保证金就要1个亿,如果3个产品有幸中标,还需履约保证金7500万元,再加上交销售额1%-2%的中标服务费,还要添上700万元至1000万元,三项相加,需要2个亿,而上一年全厂上缴的税收才一个亿,这分明要把他们逼上绝境啊! 北京医药界一位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招回标、脱层皮,没有铁骨钢筋,还真难对付进门前的四道关口。 其一是资料准备关 这是基本关,多少还好理解。参加招标的企业必须提供药品经营许可证、法人委托书、财务报表、纳税表、价格文件、GSP 达标证书、GMP 认证证书、最新药检报告、总代理委托书等等。北京市工商局曾要求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当地工商部门的红色印章,更凭添了企业麻烦。 其二是纸质文件关 招标机构对文字资料的印刷、纸张要求甚高,稍不合意便退回重来;每投某一品种某一规格,都需20―30页纸质文件。一旦某项内容不全,变成死标,需重头再来。湖南一家企业为准备资料把复印机整坏了两台,有的企业一年下来为招标准备的资料和样品可以装满一辆10吨的大卡车。 其三是四面应付关 为应付繁琐而频繁的招标活动,许多企业成立了专门机构。以北京市2002年抗微生物类药品招标为例,同时有3个代理机构进行药品招标,医药企业要同时应付共6组的招标活动。有家药企为了完成资料准备,20个人干了一个半月。 药品招标的初衷一是让利于民,确保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正常运行;二是给制药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打击医院中进药用药的腐败行为。社会各界对药品招标给予很高的期望。但是,四五年的时间已经过去,药品招标的成效如何呢?药品招标从最开始的以价格为导向到现在的评分,从原来的价格揭标到现在的分数揭标,政府机构从最初的纠风办、之后的计经委、物价局、药监局,到最后的卫生局的参与,还有招标中介机构的竞争等等,药品招标已经变得扑朔迷离。用几句圈内的话最能概括药品招标的现状——药品招标让“垄断更垄断,腐败更腐败”、“招标是找死,不招标是等死”。 我们来看看药品招标对制药企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一、知名品牌大型制药企业与小型企业在同一平台上拼价格。小企业基本上没有管理成本和销售成本,更谈不上品牌,每次招标只是招掉一批大型制药企业及知名品牌,上来的是小企业。业内号称“洗牌”,小企业总是期盼重新洗牌的机会。为降低销售成本,大企业不得不压缩产品推广的费用,改变营销模式,一律套用招商的低成本的销售模式。据统计全国90%的制药企业有80%的产品在招商,招商模式只是一种短期利益驱动的销售模式,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固发展,不利于产品的科学推广和产品的品牌建设,不利于药品的安全有效的使用。抗生素的滥用可以说是销售环节上(商家、医院、医生等)利益驱动的结果,而不是消费者自己滥用。最近国家为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出台了要求患者凭借医生处方购买抗生素的规定,这又是一隔靴抓痒的举措。 二、药品招标只是表明医院进药的选择权,但并不能决定医生用药的选择权。这是“招标是找死,不招标是等死”的根本原因,也是药品招标降价不能真正让利于民的原因。企业在招标的关口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三、药品招标误导新产品开发。一方面药品招标给新产品进入市场增加了更高的门槛,没有列入招标目录或错过了招标时间的新产品,要进入医院,必须通过医院的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什么时候开会,没人知道。另一方面药品招标给仿制药品大开绿灯,只要规格不同,就可百分百的中标,并且异行规格的中标价格要高很多。比如头孢噻肟钠,临床建议使用量是1-2g,因为招标,这个产品的规格由原来的0.5g、1g,变为后来的2g、3g,甚至1.5g,1.75g。某省的头孢噻肟钠1g中标价为2.7元,而1.5g的中标价为15.00元。药品招标导致新产品开发进入了严重的低水平重复生产的局面,也使圈内人士有“人无我有就是新产品”的错误观念。 内忧外患迫使许多以处方药为生的企业,积极寻找新的出路。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