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三维透视 > 中国健康产品营销操作内幕

中国健康产品营销操作内幕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4-11-10, 作者: 贾昌荣, 访问人数: 8159


  从狭义上讲,健康产品包括保健品、药品(包括OTC、RX)、化妆品等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消费品,而广义上的健康产品还包括医疗器械、健康电器等相关产品,这种产业划分的方法已取得业内人士的共识,本文所要探讨的是狭义上的健康产业。健康产业本是一个持续走强的优势产业,或者说“黄金产业”、“希望产业”、“朝阳产业”,然而刚刚起步就面临着巨大的潜在危机,甚至成为“问题产业”。据相关统计资料,我国共有药品生产企业6000多家,每年1500多亿元的消费市场;保健品生产企业3000多家,每年超过500亿元的消费市场;全国有12万家连锁药典,拥有不到20%的药品市场份额,整个健康产品市场处于一个“春秋战国”时期。

  为规范市场,国家开始对健康产品进行分类管理。2004年1月,国家取消药健字批号,保健品要么归属食品,要么归属药健字,并把药品划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同时,明确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药品(国药准字产品)、新成立的食品和医药监督管理局管理保健食品、化妆品等相关产品的职能,这或许能使健康产品市场更加有序、健康。尽管如此,举目健康产品市场,生产经营商市场营销操作依然我行我素,把保健(食)品当药卖,把药品当保健(食)品卖,乃至把处方药当非处方药卖,还美其名日“杂交销售”。只要保健(食)品吃不坏人、药品“药”不死人,成为那些“黑客”攫金健康产业的商人最冠冕堂皇的理由。透过营销黑幕,不难发现健康产业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包括道德危机、信誉危机、品牌危机等等,整个行业处于一种“水深火热”之中,亟待“祛邪扶正”。

  模式雷同问题多

  健康产品成功推广需要找对营销模式,恰是“模式选对,事半功倍”。至于采取何种模式,是由产品特征、市场状况、消费特征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不深入分析就难以总结出最切合的营销模式,最切合的模式应该具有一定的“个性”。然而,健康产业内营销模式复制严重,在此有一个典型案例:前些年“三株”昙花一现般地匆匆走过,但却造就一大批健康产品营销精英,并且其所采用的销售模式也深深地影响了这些销售精英。当他们中的大部分已成为健康产品市场的操盘手时,又开始影响其他种类繁多的健康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诸如禹王集团的“忘不了”在营销运作上就有“三株”的影子。当然,在善于“学习”优秀营销模式的同时,很多企业也在不断创新,出现了很多看起来很“土”却很实效的模式,诸如某些企业采用的“二合一终端销售模式”、“顾问营销模式”、“会议营销模式”、“活动营销模式”、“人员直销模式”、“俱乐部营销模式”等等。同时,在传播方面也出现了很多相对成熟的操作手法,诸如脑白金的“软文操作法”,遗憾的是黄金搭档用上后并不显成功;太极集团的补肾益寿胶囊的“口碑操作法”,通过终端个人口述式的口碑传播低成本启动市场;再如很多企业热衷采用的新闻行销等等。

  可以断定地说,目前通用的营销模式的核心就是最大化接近目标消费群体,开展面对面、一对一的产品推广,事实证明这确实是实效的,这是地面传播;再有就是依靠各种媒体组合开展空中传播,刺激市场需求。然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日趋理性与成熟,对产品营销的操作已经具有一定的“免疫力”,或者说具备了一定的识别和判断能力。而健康产品生产经营商采取趋同的操作手法,已经难于触及消费者的兴奋点,这就是很多功效很好的健康产品市场启动缓慢的原因之一,健康产品营销模式亟待创新!

  品牌短板问题多

  新形势下的健康产业,非处方药品拥有了最佳的品牌机会,处方药品则不得不躲到幕后去施展品牌功夫,而保健品则依旧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看地做着品牌。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影响健康产业品牌营造的桎梏主要有如下几个:一是企业炒“短线”,有利则行,无利则止;二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尤其保健品企业,甚至还有采取贴牌生产的,品牌意识不强或无暇顾及;三是把广告宣传重于产品功效和日常促销,而不注重品牌积累和形象建设;四是一些产品品质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技术含量低这成为品牌营造的最大一个缺憾;五是行业内很多企业违规操作严重,缺乏良好的诚信形象,这是国内企业普遍缺失的品牌基因。目前,业内确实形成了一批产品品牌,如感康、斯达舒,而企业品牌的形成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诸如健康元集团。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同仁堂、王老吉等企业品牌已成熟,但这两个品牌的“日子”也并不好过:2004年2月, 27名清火良药龙胆泻肝丸的长期服用者被诊断患有马兜铃酸肾病,于是联手起诉拥有335年的老字号同仁堂;羊城医药企业争夺170年历史的老字号——王老吉,羊城药业更名为王老吉药业,老品牌的再造之路任重道远!现在看来,一些健康产品企业就如“睡狮”已醒,只是还没有起来,品牌还只是头脑中的一个概念。


1 2 3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健康产品6大营销模式的产品适用性分析 (2007-08-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谢准备)
*保健品营销模式,你还能创新么? (2004-07-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爱军)
*2004,中国保健品营销转型 (2004-05-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铂策划、陈奇锐)
*保健品营销的十二个误区 (2003-06-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硕文)
*保健品营销的十大要素 (2003-03-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蜥蜴团队)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