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华背后,谁搅混了白酒行业? 浮华背后(一) 白酒行业一直是我国的传统行业,历史源远流长,在人民生活、政府财政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白酒的产量只有10.8万吨,到了"文革"以后的1978年,我国白酒产量达到143.74万吨,比建国初期增长了近15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由计 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整个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消费市场日益繁荣,带动了白酒行业的快速发展。到1996年,我国白酒总产量达到801.30万吨,是建国初期的80倍左右。 1996年以后,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及限制性产业政策的作用下,全国白酒总产量逐年下降。2001年白酒产量420万吨,比上年下降9.3%,比1996年下降近50%,考虑新旧统计口径的差异,与96年相比产量的下降幅度也接近40%。 导致白酒产量下降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需求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啤酒、水果酒等低酒精酒种发展较快,白酒产量占整个饮料酒总产量的比重逐年下降。1978年,白酒占饮料酒总产量 的60%,2001年这一比率下降到14%。 行业数据:从1949 年,10.8万吨;—1978年,143.74万吨;—1996年,801.30万吨;—1997年,780万吨;—1998年,600万吨;—1999年,500万吨;—2000年,450万吨;—2001年,420万吨;—2002年,378万吨;—2003年,331万吨; 蛋糕不断在缩小,但吃蛋糕的人却没有减少,在有限的空间里,无限的淘金者在不断的闯入这个低门槛的行业。红豆、娃哈哈、七皮狼、力帆、长安、奇声、金士力、邓建国……..都相继进军酒类行业。白酒就真的那么容易做吗? 他们都赚钱了吗? 浮华背后(二) 那么在浮华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另外一个现象,那就是白酒行业的落后。1、计划经济时代,白酒非常翘,要点酒还需要走后门批条子,喝酒,喝好酒那是有钱人和当官人的权利,根本不需要营销技巧。 2、商品经济时代让白酒风光无限,白酒销量不断攀升,白酒品牌也不断的增多,竞争主要体现在批发渠道。 3、商品经济时代向品牌经济时代转型的时候,白酒营销就开始暴露许多毛病,渠道、终端、广告、品牌等营销手段都远远落后其它食品行业和家电行业、医药行业、IT行业等。 记得许多年前有个人对笔者说过一句话,让笔者至今记忆犹新,他说:“白酒行业的营销手段比其它行业落后几年,营销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虽然很气愤、难过,但又不得不承认。 当医药行业、饮料行业、家电行业、IT行业,都已经把贿赂营销、终端之战、深度分销、广告策略、电话行销、经销合作伙伴制等营销技巧快用老时,白酒行业却刚起步。当其它行业已经开始注重人才培养进行顾问式营销的时候,白酒行业却还在用传统方式进行传统销售。但也有人说白酒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所以它的销售模式发展及演变速度也有它的特殊性,这句话细细品味,也有他的道理,但笔者不敢苟同。 谁搅混了白酒行业 淘金的企业家 白酒行业的淘金者中大部分都是外行,他们大多数是做房地产、医药、服装、机械、电子行业的成功企业家,出于转型目的也好、看到白酒高额利润也好,反正他们跨进来了。但大部分却没有得到发展和扩大,反而陷入了资金陷阱,有的企业家为了摆脱尴尬局面,毅然违反常规进行圈钱、洗钱活动。笔者调查发现,企业家进入白酒行业后,有的是因为没有看清局势,但绝大部分企业主经常犯以下错误,进而造成企业退步,至此陷入僵局: 1、 曾经的成功造就现在的个人英雄主义; 2、 诱惑与失算促成急功近利; 个人英雄主义多是出自这些企业家曾经做某一行业特别成功后所浮现出的傲慢和自大。在中国企业中不乏这种典型,许多企业家是少有的聪明,可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刚愎自用、十分傲慢,导致手下人对企业主颇有微词,最后手下反目,企业也栽了。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圣经》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