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特别关注 > 刀郎及网络歌手窜红的营销意义

刀郎及网络歌手窜红的营销意义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02-22, 作者: 谷俊, 访问人数: 3818


  一夜之间,刀郎的歌曲家喻户晓、街闻巷知,成为97年任贤齐之后又一乐坛神话。与此同时,去年一首《丁香花》在网络流行,成为最受欢迎的网络歌曲,其演唱者唐磊也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而今年末,刀郎的余音未了,一首《老鼠爱大米》在网络迅速窜红,短短时间,成为近来最受网民喜爱的一首歌,而媒体也传来消息,各大唱片公司开始寻找这些隐匿在现实中的音乐人才,希望和他们签约,进而包装出唱片。

  不管是刀郎也好,还是这些至今让人不知其真面目的网络歌手也罢,在他们走进人们视线之前,都有过被唱片公司拒绝的尴尬经历。原因很简单,他们的歌曲在唱片公司看来十分幼稚可笑,根本不具备流行的因素,或者不可能为唱片公司带来利润,因此这些根本没有知名度也没有资金为自己包装的歌手自然被拒之门外。

  然而不被专业人士看好,并不能阻碍刀郎们以一种意外的机缘获得命运的亲睐,而消费者也以一种让他们意想不到的热情予以回报。

  在很多人看来,他们的走红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不可思议。要知道出一张唱片,必须经历一段长时间的过程选歌、录歌,甚至后期的MV制作,各地巡回演唱,媒体和电台的轰炸,才能为一张唱片的成功奠定基础,幸运的话,主打歌能被传唱,唱片可以换来利润,否则就血本无归,因此歌手的素质、演唱的歌曲,甚至知名度都是唱片公司要慎重考虑的。因此近年来很多歌手更多是在影视界闯出名堂来才向唱片界发展的,如陆毅、周迅、赵薇和陈坤等,这也是唱片公司充分考虑风险的结果。

  可是,这次刀郎们的成功却给唱片界一个结结实实的耳光:一个并没有什么知名度也没有经过什么特别宣传的人,却创造了近年来唱片界销量的罕见奇迹,究竟是哪里出现了偏差?

  如果把唱片当作产品,那么唱片公司就是创造产品的公司,从营销角度来说,唱片公司的作用就是生产消费者喜爱的产品,通过消费者的购买来产生利润。这本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是纵观如今的唱片公司,却让刀郎们上了一堂课。什么是消费者真正喜爱的产品?要知道,一首《老鼠爱大米》仅仅是创作者心血来潮用了不到一个晚上就做出的,这是否又是一巨大的讽刺呢?

  就像我们对企业忠告的那样,产品一定要和消费者紧紧联系起来,成为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东西,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事实上,中国唱片界似乎忘记了这个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因素。

  在刀郎开始被注意的时候,麦田音乐的宋柯就敏感的意识到这个歌手的潜力,一次果断的合作在刀郎大红大紫后相信也为宋柯带来不少真金白银。而这也就是对产品的把握最好的例证。事实上,即使在刀郎红遍全国后,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创作人士对其的不屑一顾,甚至一位创作名家以“我宁愿孤独的活在自己的领域里,也不会与这种音乐为伍”的话来划清和刀郎们的界限。而有个音乐人也说,那么多人喜欢,肯定不适合我。

  如果这些创作人只是拿自己的音乐孤芳自赏也无可厚非,但在自己的创作也是要加入商业竞争这一事实面前,这种态度反而有些矫情。诚如当年“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语被一致讥讽为超级恶俗,但在惊人的销量和众口传诵的事实面前,这种论调终于低下高贵的头。

  让我们看看香港这个造星城市对刀郎的看法。谭咏麟、刘德华纷纷向刀郎约歌,而前者因为等不及,竟先行翻唱刀郎的一首歌,结果在排行榜名列第一。这至少证明,刀郎的音乐并非只是内地特殊的现象。那么我们中国唱片界为什么不能好好以平常心态来正视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东西呢?

  在美国,出了个明星,那就是因一个挑战节目并没有上佳表现而失败的华裔人,如果以我们的观点来看,丝毫不知道为什么观众对他如此痴狂,唯一的解释就是观众是不是疯了,又或者是不是认识水平在下降,竟然会出现这样一个所谓的明星。但美国媒体没有这样做,而是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在寻求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让他能够走红,观众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从而去寻找内在的规律或者说可供借鉴的东西以至于为以后的成功寻求捷径。这是文明社会进步的现象,社会始终是进步,因此人的思想也在进步,但在变革的时代,消费者的心态也是瞬息万变并且无法捉摸和把握的,如果能够清楚的知道这一事实所能给人的启迪,那么至少为后来寻找一些前车之鉴。

  早年丝宝集团推出舒蕾洗发水,依靠终端营销另辟蹊径时,很多人和评论都是在对丝宝这一吃力不讨好的做法表示怀疑,却很少有人从这一举动的背后去寻找原因,以至于等到大卖场崛起,终端营销成为必然的时候,大家方才恍然大悟,而此时,资源已非独享,效果自然无法体现。

  存在就是合理,谁也无法抹杀这一客观事实,因此,要真正走进消费者的心,去仔细探求他们的需要,尤其是新生事物的崛起,更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看待,才是唱片界乃至营销界所必须考虑的。

  此外,网络歌手的窜红给唱片界一个不小的打击就是,当产品的生命力和价值由消费者来体现时,这种张力是十分可怕的。而网络歌手也通过网络这一神奇的力量,把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面前,从而为自己在以后与唱片公司的合约方面赢取了主动。由此,从音乐角度来说,很多不知名的歌手将越来越多通过这种途径为自己的音乐之路打开一扇门,而从营销的角度来说,一方面证明了营销途径的多样性,同时也印证了赢得消费者才是销售的最高境界。在很多产品为高额的进场费愁眉不展时,宝洁公司却无需理会这些,因为它的品牌是消费者指明购买的选择,不能或缺,这就是品牌的魅力。

  无论如何,刀郎也好,网络歌手也罢,应该告诉我们至少三个道理:

  1、 如何去看待一种新生的被消费者喜爱的事物成功背后的价值并寻找可以总结的经验;

  2、 如何真正寻找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3、 不管如何包装和推广,产品本身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而这是品牌成功的关键。

  原载:<销售与市场》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602741125,电子邮件: luckgu@12.com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象刀郎那样“卖酒”! (2005-10-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戚海军)
*从“刀郎现象”谈白酒品牌文化? (2005-01-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万兴贵)
*像刀郎那样营销 (2004-12-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明超)
*拍卖与抢注“刀郎”商标的思考 (2004-12-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谢付亮)
*“刀郎”营销,另类战术打造流行 (2004-11-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大千)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