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企业家到事业家的跳跃--对中国企业家换代的思考 从鲁冠球到王均瑶 第一次见到鲁冠球是1990年,他的万向节厂在杭州城外的一个小镇,从他的窗口望出去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一起站在窗口看风景时,他用一口浓重的萧山口音大声说:“我就是不进城,我要在这里造一个工业城。” 15年后,鲁冠球的梦想已经很接近了,他还在那座被翻修了多次的楼里办公,从他的窗口望出去满目厂房,再也看不到一块绿色的田野。他的工厂已经办到了大洋的彼岸,当年被他奉为上宾的美国商人现在已成了他的属下。在每年的各种富豪排行榜上,他总是能风雨不惊地排在前五位。
我不知道今天的鲁冠球站在那个窗口前时会想些什么……他是在期盼一个更大的厂房?还是开始怀念那片永远消失了的田野?
第一次在温州见到王均瑶,我们在街头的一个小酒馆里吃饭,那时他还不到三十,一桌子人津津有味地听他讲自己如何“包天”的故事。后来我把它写进了一篇新闻通讯里,“胆大包天王均瑶”自此成了一个寓言级的人物。
在众多的温州企业家中,王均瑶不是最成功的一个,他的财富在温商中可能都排不进前20名,但是他却是名气最大的一个。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胆大、离奇和出人意料。乔治·盖洛普博士好像说过这样的话:“人们对历史上有些人物念念不忘,有时并非由于他们的政绩战功如何,而只因为他们的有些性格上的细微特点。”王均瑶就是这样的人。
后来王均瑶去了上海,他收购烂尾楼、炒卖土地,依然是一个很热闹的商人。2004年夏天,年方38岁的王均瑶在上海突然辞世,一度成为轰动的新闻。据一位参加了他葬礼的朋友说,当日细雨绵绵,有两千多人到场送行。
一个胆大包天的寓言就这样戛然而止。
从卡内基到比尔·盖茨
几年前,我采访过日本三洋的一位终身董事,他是当年与创始人井植熏一起打天下的老臣。在珠江三角洲跑了一圈,接触了很多年轻而雄心勃勃的企业家后,他对我说:“我喜欢中国的企业家,他们跟我们当年一样,很有战斗心。”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战斗心”这个词,在中文里没有这样的用词,但我觉得它很贴切,似乎没有另一个词汇可以如此简捷地描绘出这一代中国创业型企业家们的共性。
从商业史的角度来说,每一个企业家,都恰如其分地出现在属于他的那个年代。当美国大工业即将崛起的时刻,洛克菲勒、J·摩根和安德鲁·卡内基出现了;当电脑开始进入千家万户的时候,比尔·盖茨、戴尔出现了;当日本从一片废墟中摇摇摆摆地站起来的时候,松下幸之助和盛田昭夫出现了。
在20年的中国企业史上,正是一群出身草莽的小人物拱托起了一个火热的创业时代。他们是一群文化不高、没有任何资源的人们,但是,他们的“无知”使得他们处理任何商业问题都能够用最简捷的办法直指核心。他们的冷酷,使得他们能够拨去一切道德的含情脉脉而回到利益关系的基本面;他们的不畏天命,使得他们能够百无禁忌地去冲破一切的规则与准绳;他们对金钱的欲望,使得他们敢于采用一切手法编造最美丽的商业故事。
我相信: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财富原始积累时代,都出现过这些人,而且必然会出现这些人。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