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美同志”是电子制造业温柔的怀抱而不是噩梦的温床 在产品过剩的时代实际上就是消费者权利增强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消费选择变得困难,而连锁业态实际上是顺应产品利润下降、消费者寻求便利、经济的消费选择的代言人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供消费者招标比价的门户。消费者天天在这个平台上挑剔产品,他们在给制造商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不被消费者看好的品牌将被奚落,所以,这个时候制造商往往把仇恨的大帐记在了连锁企业头上。谁是伤害制造商的真正凶手呢?当然是消费者,即使是连锁企业也揣着自己的小算盘来盘剥制造商,但是,我们还是要奉劝制造商伺候好消费者,要不然你就没有生存的理由,就是如此简单。 但是,对制造商而言连锁零售企业就是自己的另外一半,你尽管有情绪,但是你仍然要这样相信,中国电子制造企业很多的悲剧就是因为缺乏了连锁环境的支持而伤透了心也大伤了身,因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像国美一样的连锁企业其实就是制造业温暖的怀抱,而不是肮脏的交易场,虽然有的人认为新兴的连锁新贵是肮脏交易的制造者,我们可以对国美这类的企业抱有看法,但是,我们最应该的是以积极的心态与科学的经营行为去拥抱连锁业态,要不然我们可能就变成后悔药的大宗消费者。 因此我们说,3月20日200多家主流电子制造企业参加的国美全球合作峰会,不应当被看成是国美对电子制造业的集中示好,其实,峰会集中表达出中国电子制造业最殷切的期盼:像国美这样的现代连锁企业应该快快长大。 把电子制造业看成是一个单一的产业是偏颇的,一个真正意义上产业应该是包含制造与流通的产业生态系统,而不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所以说,当我们说到电子产业的发展的时候应该是整个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进步,而不是其中一部分的发展,没有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产业的组成部分是不会有大发展的,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因为连锁流通业发展的滞后而显现出的矛盾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电子制造业已经进入一个徘徊的胀滞状态,企业在达到100或者是200亿元规模的时候企业发展往往停止不前,巨量呆滞资金已经深深地伤害了我们的电子制造业,比如说整个2004年度中国空调的库存资金占用将近300亿元,巨大的库存侵蚀着制造业的肌体,让整个行业处在销量与利润不同步的过程中,其实是整个行业处在裹足不前的窘境之中。很多舆论把原因归结为企业的宿命或者是管理上出现了问题,其实,最为关键是企业外在的流通环境不成熟导致了这样的问题在重复出现。 中国电子制造业是从短缺是代过渡而来的,市场短缺的惯性使企业并不用考虑定单的准确,但是当产业竞争充分,利润下降的时候,企业发现对市场需求预测的误差越来越大,表现在企业运营中的产成品库存加大。一般来说,在中国市场上一个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在巨大市场空间中会去应对将近30000个规模极小的分销主体,如果每个分销商的销量预测误差很小的话,30000个分销企业的误差所形成的产成品库存足以把企业置于死地。 在企业的规模达到100到200亿元的时候,企业规模面对的分销企业的数量就基本上覆盖到30000家左右的分销商,这个时候大规模制造与大规模流通的矛盾就充分显露出来,这也是我们的电子企业在达到这个规模的时候往往感到“身体不适”的主要原因。 大规模制造需要大的流通规模去对应消化,但是由众多“蚂蚁”组成的分销通路在制造分销规模的时候也制造了库存麻烦,产品利润的降低已经让企业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去对分销误差库存做补救,这种粗糙的制造业与流通的对接让制造企业的运行状态看起来是在使用方形的车轮,企业每走一步都非常吃力,但是,企业迈出的任何一步都将给整个车体带来剧烈的震荡,严重者足以把企业震荡而死。 这种制造与流通的对接矛盾加剧了整个制造产业链的矛盾,也使整个制造链条一直处在宽幅震荡过程中,表现在金融系统领域就是整个资金供应体系也处在相互掣肘当中,资金在多处沉淀,使用效率不高或者干脆就是呆帐、死帐增多,对整个产业经济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在全球500强的排行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很多现代流通连锁企业迅速崛起,这是符合全球产业发展规律的,过剩的市场环境需要有严格的分销体系去调控。我们也看到,西方经济运行的曲线并不像以前一样大起大落,而是出现了相对的平滑,即使是经济增速缓慢也是这样,经济运行的震荡幅度大大减小,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背后的现代连锁流通企业。大的现代连锁企业实际上成了经济运行的枢纽,准确的需求定单从这里产生,然会后被快速传递到后面的制造业中,一段时间之后,又会被准确地以产品的形态及时地传导到流通企业中并最终传达到用户手中,整个需求满足的过程被准确地管理控制起来,整个制造业的产成品库存仅仅是技术面的,从需求到流通,到制造,到配套整个产业链的运行几乎就没有大的震荡,而这个链条背后的资金链条的信用状况良好,资金的使用效率非常高,制造、流通与消费处在一个正向的螺旋上升的良性优化中,这个健康的循环过程使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因此,我们看到了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与流通业在全球对应发展的趋势。 中国的电子家电制造业在分散的、小规模的分销渠道形态下,依靠中国市场的巨大腹地、由产品短缺到过剩过渡期产品相对比较高的利润已经发展出制造规模巨大的电子制造品牌。这些大规模的电子制造品牌如果依靠中国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优势有冲击世界品牌的基础,但是,从目前中国电子流通产业的发展状况看,现代连锁流通业发展的滞后已经影响到中国电子制造的发展。 从国内市场环境看,为了应对数量众多的分销商需要的库存扩张政策成了制造企业成长的致命伤,如果没有足够的库存,在旺季捕捉不到足够的市场而受伤,为了对旺季市场准备足够的“干粮”而形成的难以消化的库存已经将企业拖进了高库存的“烫伤区”,企业掉进了发展要受大伤害,不发展也受大伤害的尴尬悖论中。从国外看,中国的企业刚刚进入OEM时期,饥一顿饱一顿的、不准确的外来定单也使企业进入无所适从的运营状态。 因此,对中国的电子制造企业来说,不是管理出了问题,而是流通环境出了问题,靠单一企业强化自己的库存管理是徒劳的,你可以管理好一个企业,但是没有办法管理好环境,因此,管理层的当务之急是从政策设计上尽快培育现代大的连锁业态。通过连锁业态将分散的旧有渠道剔除或者是整合使用,尽快让大规模的连锁流通与大规模的制造科学地衔接起来,促进制造企业的良性发展,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我们期盼着有更多国美出现,也盼望着更多的国美长大。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0532-5953987,电子邮件: brandl@sin.com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