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国企业家面临什么挑战?
2005年4月19日,北京瑞士酒店。 世界排名第四的商学院INSEAD亚洲校区的校长舒梅慕(Hellmut Schutte)教授从新加坡飞到了中国,目的是为了全力拓展INSEAD的中国市场,计划在中国创办MBA以及EMBA等教学项目。 舒梅慕先生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加坡是他生活过的第9个国家,如果要让他再选择一个新的国家生活的话,他希望是中国。 “包括光华管理学院在内的中国商学院为INSEAD全力进军中国进行了充分的市场培育,但它们还不足以成为INSEAD的假想敌。” 《经济》: INSEAD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全力拓展中国市场? 舒梅慕:过去,我们在中国进行过调研,也和中国的一些企业进行过合作。INSEAD在中国已经有若干年的教学经验,譬如高级经理培训项目,在中国有超过400名的INSEAD校友。 我们非常清楚,目前在中国已经有包括光华管理学院、中欧国际管理学院等非常优秀的商学院。INSEAD的教学不停留在一些基本层面,所以我们等到中国的管理教学有一定的基础、市场得到充分培育的时候再大军压进,这就像一个生产活动,一开始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机器就能完成生产,但随着生产过程的复杂化,就需要更加精密和高级的机器来运作。 我们也看到,中国的各方面都处在和国际接轨的阶段,所以我们选择现在这个时机全力拓展在中国的教学活动。正如路还没有铺好之前,我们是不会驾驶很昂贵的奔驰车的;在市场没有得到完全培育之前,我们也不会将押宝中国。 《经济》:也就是说你们和中国本土的商学院是差异化竞争,中国本土的商学院还不足以成为INSEAD的对手? 舒梅慕:我们不会教中国企业如何在中国本土运营,因为中国的商学院在这方面有着其专长,INSEAD也没有更多的经验提供给中国的企业。我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学生应该拥有国际化的眼光,应该想着未来要去国外生活,如果他仅仅是想留在中国的话,那么他不应该来INSEAD学习。实际上我们对有这样的态度的学员是不感兴趣的,我们往往希望新加坡的生源能到法国去学习。这也是INSEAD国际化教学的一部分。 INSEAD的独到之处在于有着非常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团队,我们所讨论的问题都是国际性的,譬如进出口、跨国投资、如何管理在境外的人员等等。我们看华为、联想、TCL以及海尔这样的中国企业,在今后的几年中肯定会成为跨国企业,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所以在这个时机上,INSEAD会给他们提供很多的经验。 我们并不希望把中国的管理人员集中起来,教他们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我们的想法是把中国的管理人员和外国的管理人员放在一个班里,让他们来研究如何解决在跨国经济领域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就在北京瑞士酒店,INSEAD不久前从事过一次高级管理人员培训,虽然只有30名学员参与培训,但他们却来自15个不同的国家。这样的课程我们可能会安排5个教授来教学,但这个5个教授却分别来自5个不同的国家。这就是INSEAD能独树一帜的最大的特点。 《经济》: INSEAD的招生规模以及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舒梅慕:INSEAD和哈佛商学院一样,其MBA招收的学员也是世界最多的,每年大概在850-900名之间。对于中国的生源来说,我们每年招收50-70名。我们对学员的要求是有本科学位,5年的工作经验。 我们的收费无疑是非常昂贵的。普通的MBA项目收费是6万美元/年/人,对于EMBA学费是11万美元/年/人。无论MBA还是EMBA来说,我们的收费都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无论是在亚洲还是欧洲,我们的生源最大的一部分来自于印度,其次是法国,再次是英国、德国以及中国。在我们看来,这些学生对于交学费没有任何问题。 由于目前中国政策的限制,所以INSEAD还不能在中国设立学校。如果5-10年内中国政府改变了规定,我们可能会重新考虑我们的学费标准。 “我还没有资格对柳传志、张瑞敏等人进行评价,但我所要强调的是,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必须有能力来激励他的下属,不仅仅是发号施令。”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