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啤酒渠道实战录 中国五大啤酒企业之一的S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S”啤),作为股票上市的国有大型企业,资本雄厚,长期占据西南啤酒市场的霸主位置。B啤集团(以下简称“B啤”),曾是S啤的分厂,脱离S啤后,靠灵活的机制,近几年飞速发展,已具有了相当的实力。双方技改工程均已完成,竞争的战火燃遍了成渝两地。
内江市地处成渝线中段,既在成渝行政区域交界处,又辐射泸州、自贡、宜宾等川内重地,还处在普通啤酒200公里有效销售半径的临界点上,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以往内江啤酒的销售渠道几乎如出一辙: 终端控制量一批商不足2%,二级批发,三级批发几乎各占一半。各品牌选择的一批商可能不同,但二批、三批、终端几乎是一致的。
内江啤酒市场经过几年混战,S啤、B啤占领了绝大部分市场,S啤略好于B啤。1997年B啤收购了内江奥林啤酒厂,次年技改工程完成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向S啤发起了猛烈的进攻:1.在渠道选择上,跳过以往的一批商,直接与内江市区二批商签订合同。由于直接控制二批商,既较好地掌握了终端,又有利益来源(一批商利润)用于奖励客户,充分调动了经销商的积极性。2.强劲的终端促销使B啤的终端市场份额大幅上升。3.强大的广告宣传、公益活动迅速提升了B啤的品牌形象。面对B啤咄咄逼人的攻势,由于种种原因,S啤未能采取措施,而是寄希望于S啤良好的品牌形象,幻想对手的促销结束后,市场会反弹。当B啤的市场份额上升至80%时,终端的强劲促销虽然取消了,但仍有适量的促销,而且二批商被拉入了B啤销售联盟——只经销B啤系列品牌的商家,年终会得到3000-20000元的奖励。80%以上的市场份额、优厚的价差及奖金,谁会不心动?这一招彻底击碎了S啤的幻想。由于二批商联系抵制,而且几乎都欠着S啤一批商的货款(S啤一批商也欠S啤不少货款),S啤市场份额日趋下降,货款风险也随之增大。如何才能解套呢?
S啤销售处处长三赴内江,经过高层领导研究,最后制定了建立直销配送中心的方案:1.建立S啤内江销售公司的直销配送中心,内江市区的S啤业务由该中心负责;2.该中心的任务是建立与三批商、终端相连的销售网络;3.一批商逐步清偿债务,可入股在直销配送中心。这一举措迅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S啤的市场份额也由10%上升至30%。
B啤立即作出反应,把三批商也拉入其联盟,每月给予100-400元奖金。S啤避其锋芒,采取“你拉一个,我扶一个”的策略,B啤挖走了三批商的片区,S啤立刻重新选定客户,将其扶持起来,甚至物色了“第二替补”、“第三替补”。结果,B啤支出的资金越来越多,内江的啤酒经营户也越来越多。在这场渠道大战中,S啤损失不大,B啤却在“奖金发得越多,矛盾引来越多”的怪圈中越陷越深。
笔者有幸参与了这场大战,既为S啤集团拱手让出大好河山感到可惜甚至不可理解,也对B啤的经营方式深感困惑。首先,只要有消费需求存在,就有商品出现,有商品就有流通。通过滥发奖金封锁某品牌,似乎太幼稚。现在的消费市场是个性化的市场,一枝独秀早已成为历史。其次,把内江市的啤酒经营户都拉入其专销联盟,潜在的啤酒经营户你能阻止他们发展起来吗?只要有价差存在,只要啤酒经营利润高于其它行业,涌入的经营者、资金会更多,这是市场杠杆在起调节作用。
笔者认为2000年B啤与S啤与的渠道大战的焦点将会在终端,那将是一场更加残酷的消耗战。同时笔者也希望两方的竞争是有序的、理性的、公平的、较高层次的。毕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相互发展、相互完善,从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