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品牌经纬 > 差距--本土品牌与外企品牌的几个问题

差距--本土品牌与外企品牌的几个问题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06-16, 作者: 王逸凡, 访问人数: 3251


  一直以来,本土品牌都无缘于美国《商业周刊》国际著名品牌排行榜,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为寻找答案,荷兰鹿特丹商学院(Rotterdam Business School)的Miss Eileen(Wu Jinglu) 组织了一个专题采访,征询本土品牌策划人士对此的一些看法。

  访谈方:荷兰鹿特丹商学院 Miss Eileen

  本土品牌策划人 王逸凡

  Eileen:众多海外媒体称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它的商品遍及世界各地。然而在美国《商业周刊》每年公布的100个著名品牌中,中国的品牌未曾排进过一个名次。希望借此采访的机会,探究个中缘由。

  王逸凡: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差距不言而喻,要说个中缘由,涉及到方方面面。

  Eileen:本土品牌的发展较西方国家而言,起步晚,但其发展速度并不慢。现在它发展到了哪个阶段?

  王逸凡: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其实许多领域一直没有放开,计划体制对人们思维的影响根深蒂固,除了少数思想较为新潮的人士,人们对品牌的需求微乎其微。在那种市场竞争非常不充分的大环境下,本土企业缺乏品牌建设的意识和动力,因此很难孕育出真正的品牌来。

  本土品牌真正开始快速发展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对姓“资”姓“社”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从而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那以后,中国的市场机制逐渐建立,市场竞争慢慢充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也随之增大,品牌作为一种重要的产品区隔,被许多企业提上了发展日程;同时受外来文化影响,人们的品牌消费意识开始萌芽,品牌溢价能力上升,进一步推动了本土企业的品牌建设。应该说,在最近的十几年时间里,本土品牌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像华为、联想、TCL这样的优秀品牌,无论是品牌内涵,还是外在形象,都已初具国际品牌的雏形。

  当然,与国际上那些知名品牌几十甚至上百年的积累相比,本土品牌火候尚浅,功力不深,许多东西还在慢慢摸索之中。形象一点说,诺基亚、飞利浦、宝洁这些国际品牌好比经验老到、体力充沛的中年人;而本土品牌则像那刚出道的少年,虽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但毕竟稚气未脱,思想尚不成熟,体力也未发育到最佳状态。要想真正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本土品牌还有许多方面需向前辈们学习。在这方面,同处东亚的索尼、三星等日韩品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标杆,这里不多作论述。

  Eileen:本土品牌的管理现状如何?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不足?

  王逸凡:与以往相比,本土品牌在管理上当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更加重视品牌形象、努力进行品牌传播等方面;但从更高层面上分析,本土品牌目前的管理模式与实践还与国际品牌标准尚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品牌战略、品牌核心价值、品牌创新、品牌维护等方面。

  品牌战略:有人说本土品牌无战略。这句话或许有些偏颇,但大多数品牌在这方面确实是欠缺的。很多本土企业是典型的投机主义者,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可能屡有新招,但散乱无章,形不成合力,基本谈不上品牌增值。有些企业将他们的品牌无限制的延伸,这样是很危险的。本土企业可利用的资源本来就有限,品牌延伸后,资源就更加分散。结果延伸后的产品没做好,原有的产品也被拖了后腿,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屡见不鲜。还有一些企业将品牌延伸至不相干的产品甚至性质相背的产品,造成品牌形象的稀释或冲突,比如某个药品品牌延伸至杀虫剂产品上,一个是良药,一个是毒药,不知购买此品牌药品的消费者会作何联想?本土品牌战略方面第二个重大问题是,有些企业不考虑自身的实力,盲目实行多品牌战略。多品牌对很多企业来讲它本身的成本十分高,每一个产品都要去做广告,每一个产品都要去增加销售渠道,而且市场变化非常快,一般的企业很难应付得过来。

  品牌核心价值:如果对本土品牌进行跟踪研究,你会发现,大多数本土品牌的核心价值不突出、不稳定。有些品牌或许短期内在成本、技术、品质或其他什么方面有优势,但这种优势很难长久保持下去,形不成核心竞争力。

  品牌创新:与国际品牌比,本土品牌的创新意识薄弱,很多本土品牌是“一招鲜,吃遍天”,企图过一劳永逸的日子;另一方面,本土品牌的创新能力也与国际品牌间存在较大差距,以手机为例,诺基亚、摩托罗拉在中国每年推出的新机型一般都在五个以上,每个机型间都有较大的差异,而多数本土品牌只会在手机外型、概念上做文章,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创新。

  品牌维护:本土品牌目前缺乏系统的品牌维护机制。在遇到品牌危机时,要么不知所措,听之任之;要么一味推卸责任,极力遮掩事实,缺乏一种解决问题的诚意,结果最后损害的还是品牌本身。

  Eileen:就外企品牌而言,它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王逸凡:外企品牌的优势应该还是比较多的,如雄厚的资金、先进的品牌理念、丰富的品牌运作经验、长期的品牌形象积累、较高的品牌溢价能力等。以品牌理念为例,外企一般都把品牌当作自己最重要的资产进行管理,他们不仅仅注意品牌知名度,在品牌美誉度、忠诚度建设上也不惜投入巨大的精力与金钱,他们追求的不是短期利益,而是品牌的长期重复购买,这是品牌价值的源泉所在。

  而外企品牌的不足也较为明显。就目前阶段而言,大多数外企品牌对中国本土的情况,比如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等了解得还不够,这样它们的策略、行动就难免出现一些失误。外企品牌可以把这些失误当作交学费,但不能总是被这些东西缚住手脚,必须尽快本土化。实践证明,这是深入开拓中国市场必经的一步。

  外企品牌现在更多地把精力放在高附加值产品上,更加关注高消费水平地区。从差异化营销的角度考虑,这是有道理的。但高端市场毕竟有限,要想在中国市场有更大作为,大众产品与广大的农村地区就应该成为外企品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客观地说,外企品牌目前在这方面的竞争力是比较弱的。前段时间宝洁大规模降价,同时向农村吹响了冲锋的号角,说明某些外企品牌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采取行动。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4篇)
*腐败:外企操弄“潜规则” (2005-07-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宇)
*擂鼓本土品牌 (2005-06-15, 《中外管理》2005年第六期)
*《本土品牌失败案例》之万家乐之忧 (2005-05-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曾朝晖、王逸凡)
*一面中国本土品牌成长的镜子 (2001-03-22, 《21世纪经济报道》品牌专栏,作者:乔远生)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