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中小型医药保健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近年,随着药品市场竞争环境日益规范,众多药品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感受到投入越来越大,而利润越来越小,不少企业连年亏损,形势岌岌可危。另有一些企业只有规模没有利润,用行内人士的话来说——看起来“热热闹闹,就是不赚钱”,纯属“花钱赚吆喝”。业内药品保健品界领军人物之一、傅山集团神州兴业李贵平先生在2005年初坦言“真正的考验已经来临了”。 著名药品营销人士李武菁先生早在2002年就明确指出:“善待顾客”的深度等同于“产品生命”的长度,而“服务社会”的纯度等同于“企业寿命”的质量。 药品企业出现目前这种状况,当然有其外部的诸多因素,但我认为最大的因素在于药品保健品企业自身,已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经过痛苦反思后认识到———企业自身营销行为不规范,平时不注意善待消费者,投机取巧,竭泽而渔,产生各种“诚信危机”,才会造成竞争劣势。从泛滥成灾(甚至高达90%以上)的医疗、保健品、药品虚假广告,到社区居民对“免费义诊人员”的横眉冷对,都是其典型表现。 对于一个中小型药品保健品企业来说,这一情况尤其严峻,问题更加突出。论资金、技术、实力,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都无法相比,但它们同样要生存,要发展,要效益。脚下的路也许有千万条,但最根本的一条应该是:尽中小企业最大的能力“整合自身资源”,并根据增值、扩张后的资源,积极寻求企业发展的出路。酷乐团队认为整合直接营销是目前中小型医药保健品领域中比较好的一条出路。 整合直接营销的关键是企业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效结合与运用。企业资源是指企业的技术、资金、人才、产品、品牌营销、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要素;社会资源是指市场环境、政策法规、消费者、经销商、广告、零售商、媒体、社会组织等。在众多资源中,企业要区别哪些是可用的、有用的、可以互相结合的,进而创造出一种特色的、特征的、标准的、双赢的营销行为规范。 企业资源是决定企业如何运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政策、法规的约束,这时不应放弃其发展模式(企业基因),要在此基础上求得创新和突破——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规范自己的营销行为,取得政府职能部门的许可绿卡。这种基因变异,即企业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效结合利用,以外国直销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表现最为突出。 整合直接营销沟通点的关键是把重点消费人群利用简单的信息沟通从大众中挑出并集合起来。药品消费人群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治疗型消费,二是预防保护型消费。第一类是迫切性的消费心理,比较容易说服,沟通成本较低;第二类就相对冷静,一般在市场较成熟后才会产生较大销量。利润导向型的企业产品操作,在市场启动期内不宜大面积、连续性地操作媒体广告——因为居高不下的广告成本已成为药品经营的最大风险;但可以借助造势型、由头型、公益型媒体广告搜集顾客信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运用如“赠送、寻找、征询、免费”等有直接利益点刺激、有较强促销力的字眼,迅速搜集到顾客姓名、病情、联系方式等数据库营销的素材。将顾客信息采用计算机管理,形成一个互动、循环,可同步操作或专项操作的系统。随后,就可以集合消费者,与专家进行双向、深入、准确的“观念”层面的沟通———即时下流行的“服务营销、健康营销、会议营销、电话营销”或“一对一营销”。这样的资源整合营销,势必更有方向,更便于操控,也更容易赢得利润。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