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口企业如何面对人民币升值? 2005年7月21日晚间,一则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犹如平地一声惊雷,宣告了我国建国以来实施了50多年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这一时代的结束,中国从此进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时代。一时间,各企业间舆论哗然一片,特别是出口企业,面对人民币升值,将何去何从? 人民币升值,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出口价格的相对提高,原本1美元能买的货物,现在需要1.2甚至1.5美元来买了。而价格优势,正是Made in China的真正生命力。所以,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所谓成本上升,将严重影响那些完全以低价格取胜的产品的出口。 本文谨从此次政策出台的背景;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汇率制度改革对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出口企业该如何面对人民币升值几方面作一简单的分析,希望抛砖引玉,会对出口企业有所启示和帮助。 此次政策出台的背景 总体来说,本次政策出台正如人民银行的公告所称,是国内市场经济和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这也是吴晓玲副行长在之前媒体公开场合表示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节奏而采取的对经济进行适应性调控的必然措施。 那么我们的经济金融形势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增幅巨大的外汇储备。截至2005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7110亿美元,同比增长51.1%。这意味着在过去一年,外汇储备增加了2400亿元,平均每月200亿元——每月22个工作日,则每天的外汇储备增加近10亿美元。1990年,我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只有110亿美元,1993年,外汇储备也只有212亿美元,但从1994年起,外汇储备的开始大幅度增加。但一年之内增加2400亿的外汇储备量,无论如何也是让国家难以承受的——这表明央行每天都在大量买进美元,却依然无法阻止外资涌入的步伐。此时此刻,也只有人民币升值才能减轻央行的压力。 其次,巨额的贸易顺差。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6450亿美元,同比增长23.2%,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396亿美元。这样的巨额贸易顺差看起来是好事,实际上却影响了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顺畅。我国进入后WTO时期,关税壁垒降低了,我国一些产品凭借低廉的价格在国际上市场上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出口连年保持30%左右的超高速增长,引起贸易伙伴的极度不满,由此欧美国家纷纷归咎于人民币汇率被人为低估了,并采取了限额、反倾销制裁等多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阻止中国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给国内相关的出口企业带来潜在的经营压力。与其这样,倒不如干脆抬高人民币的估值,虽然表面上看好像削弱了企业的价格优势,但是实际上却是有助于打通出口渠道,让真正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市场。这番良苦用心,和国家前期通过取消部分出口产品退税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走出廉价低档产品打天下的初级竞争阶段。 第三,紧缺资源的价格涨幅巨大。目前,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发展阶段,偏偏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很多重要战略物资如石油、铁矿石、铜等都要依靠进口。中国需求的大增导致国际相关大宗商品的价格飙升,大大增加了我国的建设成本。此时此刻,倒不如适度抬高人民币的币值,有利于增强我们对原料物资的购买力。降低我们的进口成本。 最后一点,虽然当局的官方口径是不屈从国际社会的压力,但是我们能看到最近两年来自国际社会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是越逼越紧:除了采取限制出口的措施外,7国会议上把人民币升值问题作为重点话题在探讨,斯诺专程访华也一再讨论这项议题,这个因素政府也不得不考虑在内。 因此出于对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情况、外贸的顺差、国内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及国际社会的压力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中国政府有改革汇率制度的是需要和必要的。 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公告称,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国务院批准,现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二、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三、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四、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