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新营销 > 新视野 > 1000亿的中国直销市场?

1000亿的中国直销市场?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08-04, 作者: 白木, 访问人数: 2951


  2005年的中国直销市场,弥漫着浓浓的风云。一场鏖战的前奏,暗地里悄然拉开……

  立新世纪、莱科萨斯、永久、日晖、长青、克丽缇娜、优莎纳等一大批海外直销企业,已经在为进入中国直销市场,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

而相对的内地本土直销企业,也在四处现身,如雨后春笋。知情人士透露,“保守估计全国有近2,000家这样的企业……”

  无利不起早,在这场剑拔弩张的暗战里,处处透露着一个信息:中国直销市场,潜力巨大!

  2003年,安利(中国)在中国内地的销售额突破100亿元,2004年,更达160亿之巨……

  中国直销市场究竟有多大?

  众所周知,直销企业的产品一般是:美容护肤品、保健品、家居日用品三大类。我们先来看看这三大类产品在中国的市场情况:

  从美容护肤品市场推算

  中国化妆品市场在80年代始终处于萌芽状态、消费者仅仅进行简单的皮肤护理。自从1990年开始,中国的化妆品消费市场迈入了一个快速扩张的时期,消费者对于化妆品消费的种类和档次的认识都有了明显提高,由此便表现为自90年代初开始的年均35%的快速增长……

  1982年,中国的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只有2亿元,2001年这个数字变为了400亿;2002年中国化妆品销售增长速度为14%~15%,实际销售总额大约为450~460亿;200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全年销售总额达760亿;最新数据表示,200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增长速度将为12%,达到近850亿元的销售额。经济学家预测,2004年至2007年,中国化妆品销售额年平均增长将达到10%左右。

  若继续以此速度增长,2010年,中国化妆品年销售总额当达1,500亿左右。

  另有一组数据,据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会长骆燮龙介绍,截至2003年底,全国有美容院154万家,2002年全国美容服务性总收入为1,687亿元。预计到2010年,全国美容服务性总收入将突破3,000亿元。 

  其实,自90年代以来,化妆品消费市场的增长主要是靠人均化妆品消费额的提高来推动的。从1980年平均每人化妆品年消费额的0.2元,增长到1989年的2元,再到1998年的16元,2003年的22元。我们能看出这个市场的发展速度,但2003年的人均22元,与目前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额的400美元,差距还近150倍。

  中国美容护肤品的市场容量可想而知……

  另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154万家美容店的就业人员达1,120万人,其中来自农村的20~30岁的就业人员比例达80%。趋势分析表明,全行业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已稳定在100万人以上。

有专家预测,如果加上美容产品和设施的生产企业,以及美容业的上、下游产业和边缘产业,整个“美容经济”的产值和就业数量将远远高于目前的调查数据……

  从保健品市场推算

  中国的保健品市场,曾经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势头迅猛过。据统计,1986年全国保健品生产企业销售额为20亿元,到2000年销售额则高达500亿元,保健品企业也由最初的100余家发展到辉煌时候的3,000余家。

  或许是这种势头冲昏了一些企业的头脑,自2000年开始,保健品行业便连续出现负面事件,这些事件在媒体的连续报道下,让保健品行业再次陷入“信任危机”。保健品迅速从巅峰跌落到谷低,2001年、2002年保健品行业销售额持续下降。据中国保健食品协会公布的数据,2002年的中国保健食品企业的总销售收入为193.08亿,这个数字较2000年的水平大约下降了60%。

  中国保健品市场进入了寒冬……  

  如果没有SARS,那个寒冬会不会回暖,谁也不知道。

  从2003年年初的“非典”事件之后,国民对自身的健康已经看得非常重要了。有句老话说:“健康是‘1’,房子、车子、票子都是‘0’,‘1’不存在,所有后面的‘0’都没有意义。”是然,在经过了一场生命反思之后,健康,走在了国民思维的前方……

  从2003年3月开始,保健品行业销售额在短期内急速攀升。2003年4~5月份,被人称为中国保健品行业的蜜月期。2003年1~5月,营养、保健食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8%。

  一时间“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成了热门话题。

  首当其冲的是“维生素补充”。

  据了解,维生素类产品是美国销售量最大的保健品,在美国1998年维生素补充剂的市场已高达8.88亿美元。根据统计,美国的维生素市场,每十年会成长30%。1999年世界维生素市场总销售额约为20亿美元,资料统计,2001年全球药品、保健食品、饲料与化妆品等行业所消耗的各种维生素总价值已超过50亿美元。虽然世界维生素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仅为0.55%,但全球各种复合维生素的需求增长率却高达8%~10%。

  在国外营养补充剂要占到非处方药市场的25%,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这个数字仅为4%,据统计,2002年的维生素销售额仅在10亿元左右。但中国维生素产品的销量却正以每年25%~30%的速度快速增长着,加上这场“SARS”之后,中国的维生素市场将是多少? 

  据报道,2003年1月到9月,仅21金维他销售额就达3.1亿元,2003年其年销售额突破4个亿……

  “SARS”显露了中国保健市场的潜力。

  2003年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并将北京从疫区名单中删除。28日,安利全球董事会主席史提夫·温安洛就飞抵广州,和中国签订了1.2亿美元的增资计划。

  安利(中国)总裁黄德荫的解释是:“从SARS事件可以看出中国巨大的营养保健市场,以后安利的产品首先要满足中国的需要,但也不排除作为亚洲的生产基地”。

  来自央视市场研究公司的广告监测数据表明,2003年上半年,益补类药品电视广告投放量增长率达到44%,证明各种益补类药品和保健食品还是最诱人的领域……

  尽管保健品行业的回暖是受“SARS”的影响,但增长已是事实。2003年全国保健品销售额接近到300多亿元,预计2004年销售额可达500亿元。

  前文所述,仅仅是针对“SARS”所凸现出来的市场,而其他保健市场,我们也不能忽视。

  2003年2月15日,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发布的“世界睡眠日”调查显示,中国有45%的人存在睡眠障碍。根据中国睡眠协会等权威部门的资料显示,未来几年内,保健睡眠市场将突破200亿元。

  北京零点公司2002年春节针对保健品市场的调查显示,中国女性购买保健品的比例达62%,其中美容、减肥、维生素产品为主要购买对象。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也显示,在保健品消费市场,女性群体占到消费总人数的51%,她们为健康、美丽而购买各种保健品。按正常的男女比例105∶107,中国13亿人口,有6.56亿女性,如果零点公司调查数据属实,也就意味着中国有4.1亿女性会购买保健品。夸克(中国)顾问市场研究公司2000年的调查数据表明,城市居民保健品购买者一年的平均花费是538元,我们姑且取掉“2/3的非城市居民”,这就相当于有736亿元的市场……

  据有关专家称,目前,中国的肥胖者已经远远超过了7,000万,超重者则超过2亿,预计减肥品消费额为60~100亿。

  还有报道表明,中国现有8,000万左右的高血脂患者,其保健市场潜力大约在100亿元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在上海地区仅35~55岁女性的补钙产品消费量就有近3亿元……

  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维生素大战的战火还将继续延续。

  保健食品,无疑是全球性的朝阳行业。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对保健品的消费逐年攀升,预计到2005年销量将超过600亿美元,2010年会接近1,000亿美元。据权威部门预测,2010年,中国保健食品消费额将达到1,000亿元,而另有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保健食品消费额将达到1,200亿元……

笔者认为,还不止这个数。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规范为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给力 (2011-05-13, 《当代直销》)
*2005 海外直销中国加速 (2005-08-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白木)
*中国直销 并购开始 (2005-08-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白木)
*直销市场“以动制静” (2004-08-3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孙文军)
*解析“直销法”对直销市场的影响 (2004-02-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孙文军)
*对如新(nuskin)公司进入中国直销市场的几点建议 (2003-06-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金为、忠良)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