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科龙危机敲响中国家电行业警钟 编者按: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也不是要挑谁的刺,主要是希望通过回望、反思从前的路,为我们家电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警示,以规避风险。自本期起,本刊将连续剖析家电业近段时间发生的焦点事件,在反思中寻找借鉴。敬请读者关注。家电业反思系列(-) 科龙危机的出现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我们相信,科龙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真相大白。但是,现在我们所要关注的是在科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科龙危机又将给其它家电企业带来什么? 掀开行业三大弊病 对于科龙危机,暴露了家电行业3点弊病: 此次科龙危机事件的背后,证监会调查、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退出、资金链紧张、停工停产只不过是危机的表象,最深层次的我们必须要看到,我国家电企业在发展20多年后,在经历了市场的漫长发展初期、快速增长期之后,如何面对市场成熟期的竞争,如何面对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的挑战,如何突破发展的瓶颈,如何跳出自身发展来看待整个家电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前市场竞争不规范、市场空间大、竞争机会多,企业们只要冲一下努力一把,就能够获得不错的市场份额。但是现在的市场形势变了,市场越来越规范,竞争越来越理性,许多企业以前的那套发展思路和经营方法已经不管用了。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方法,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谋划更多、更好的经营思路和策略。 其次,科龙曾经是中国家电业的一面旗帜,其发展速度和规模效应一直为国人所骄傲,但为什么会在快速发展的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反而遭遇这道坎。究其根源,就是发展战略缺乏科学依据、投产扩张盲目乐观。这种弊端特别表现在科龙对冰箱项目上的操作。顾雏军在入主科龙之后,就不断地通过收购、兼并一大批生产工厂,欲打造全球最大规模的冰箱产业链,但是却没有对国内宏观发展环境和微观经济进行科学的预测和估计。今年,国内家电行业整体环境不佳:政府宏观调控、银行紧缩银根;另一方面,钢铁、铜、塑料等生产原材料不断上涨。最终造成了短期内生产资金困难,无法正常周转。再面临股市操作上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内外交困,疾病缠绕。 实际上,这些问题不仅科龙有,许多家电企业都面临。他们在进军全球市场的同时,不仅缺乏对国内市场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对国外市场的操作大多采取了误打误撞的方式。在这种操作模式下,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更是将企业的身家性命搭上去。去年底,长虹集团爆出37亿巨亏便是最好的一例。与美国APEX公司的合作,表面上实现了快速销售,短期内拉动销售额的快速增长,最终却因为缺乏对合作伙伴的正确考察和判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再者,上市公司管理规范及操作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一直以来,我国上市企业所暴露出问题的已不止科龙一家。前期的银广厦、德隆等等,所出现的问题令人触目惊心。而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上市公司监管难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实际上,一天不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一天不规范上市公司操作制度,一天不解决大股东一股独大善权敛财的问题,科龙的问题还会继续出现,而且不局限于家电业。 目前,家电行业上市公司队伍中,除了像海尔、长虹、格力、美的、春兰这些均为家电制造企业之外,还拥有苏宁、三联、国美等家电流通企业,他们作为家电行业的代表者,已经在中国股市上历经多年的发展。我们无法判断,这些企业的内部是不是还潜在一些问题没有暴露,谁又能够保证他们没有一点问题? 有人曾经将顾雏军领军下的格林柯尔比作第二个德隆。尽管我不认可这种说法,尽管现在出事的不是格林柯尔,却是科龙电器。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担心,格林科尔未来的发展也将遭遇坎坷。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