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家电业从“芙蓉姐姐”身上得到什么?
2005年的夏天让人疯狂。一场突如其来的酷暑热浪席卷了全国各地,让人们在高温下躁动不安;而同样躁动不安的还有中国的家电业,从未让人清静过的各种价格战、概念战、服务战、口水战继续漫天飞舞,而家电业的各色新闻也是一个比一个让人瞠目结舌:国美收购高路华和爱多;科龙资本整合黯然失色;长虹亏损达37亿元之巨;熊猫手机回天无力;海尔终于退出了并购美泰克的竞争;美的小家电最终还是卖给了美的集团;TCL要以连锁的形式进军渠道……各种新闻传得是有鼻子有眼,真不知道下一个新闻又是什么?这一系列的事件更让人感到浮躁的升级,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家电企业都在拼命给自己找“眼球”。浮躁的中国家电业和这个夏天一样让人疯狂。 同样,2005年的夏天在网络上也掀起了一次文化热浪,而在浪尖上欢歌狂舞的是被称为“文化丑角”的人物,一个叫“芙蓉姐姐”的“姿色平淡的女人”。 “芙蓉姐姐”,来自陕西游荡在清华、北大的边缘人,2005年初,“芙蓉姐姐”开始坚持不懈地在水木清华BBS上张贴自己的生活照,同时以漠视世俗的执着在网上发表与玉照交相辉映的赞颂自己身体和容貌的抒情文字。重在以自然美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容貌和身材的令人叫绝的照片、以及“狂舞清华”的视频片段被清华、北大以及国内无数个BBS转载,“芙蓉姐姐”瞬间成为今年中国互联网上最炙手可热的偶像人物。 在这个日异显得荒诞不经的社会,在这个突然升温的夏天,“芙蓉姐姐”和中国家电业一起焦躁着,让许多人取乐,也让更多的人反思。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个浮躁的行业不可能走得太远,一个浮躁的企业绝对不是长跑冠军。就像“芙蓉姐姐”,她很快会消失,或者很快就会被替代。 “芙蓉姐姐”现在是红的 历来的出名有两种,一种是流芳百世,一种是遗臭万年。“芙蓉姐姐”既不能流芳百世,也很难遗臭万年。但她当下是红的,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震动和喧嚣。“芙蓉姐姐”大量张贴自己“经典S形”体态的业余照片,不断发表超级自恋的“经典语录”,在北大、清华的BBS上人气一路飙升,每天至少有5000人在网上等待她发布最新的照片,她每天要接受无数知名或不知名媒体的采访报道,而那些网络或平面媒体更是花大量版面对“芙蓉现象”组织专题进行全民大讨论,甚至“芙蓉姐姐”已经“触电”,来找她拍喜剧片做女主角的制片人络绎不绝,总之“芙蓉姐姐”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蹿红”。至于别人的讽刺、挖苦甚至辱骂,“芙蓉姐姐”看得很开,也从来不在意,她要的是当下“芙蓉一出、谁与争锋”的名与利,所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社会转型时期的“浮躁病”也是中国家电品牌发展过程中的显相之一。浮躁使得中国家电企业忽视品牌成长的自然规律,急功近利,最终许多品牌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惨遭淘汰,中国家电业多年来积存下的产业深层矛盾也全面暴露出来,在能源紧张、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国际家电巨头来华犯境的严峻形势下,一些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上保持一定的份额,获得一定的发展空间,只能采用战略性亏损的策略。许多家电企业只想盖大楼,不想打地基的心态也成为其迈向发展之路上最大的障碍。于是就像“芙蓉姐姐”在时下商业时代浮躁的名利场上为求一名,不惜搏命演出;利字当头,不惮恶名远扬一样,家电业内一幕幕浮躁大戏上演了。 价格战——浮躁的恶性循环 说起价格战应该是家电业内最司空见惯、也是最百试不爽的一种手段了,每年各家电企业和商家都将价格战打得是惊天动地、慑人心魄,整个家电市场的浮躁之风注定了低价炒作仍有生存的空间。 除了家电企业之间实施低价拼死赔本抢夺市场的策略外,家电连锁打出的低价承诺在全国各地也蔚然成风。几年的价格战打下来也把消费者打得是见怪不怪了,什么“一元彩电”、“五毛钱家电”之类的低价促销手段已经很难再让消费者形成抢购大军了,行业竞争的残酷与激烈,持续的价格战已经使得一些企业从表面看是个庞然大物,可是内部已经极度空虚,在过去的两三年中有很多家电企业因为盲目地打价格战反而被价格战拖垮的反面例子,不能不发人深思。而近年来一些家电卖场的渐渐没落也预示着行业间永无休止的价格战已经使家电连锁利润无形中被削减得所剩无几,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只能是死路一条。 概念战——浮躁的造势噱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热衷于打概念战,各家电企业在健康、节能、简单化操作、多能化等方面做足了文章,一时间各种抗菌、无氟、全能、绿色、环保家电的盛行都表明家电概念化已成时尚。 目前80%的家电企业的广告宣传或者概念炒作都有问题,与国外大品牌相比,国内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一直是最薄弱的一环。但现实问题是,国内家电行业的潜规则就是概念决定销售,很多家电产品多年来技术上并没有本质的进步,但企业想要占领市场,每年都会炒作不同的概念和口号,家电市场俨然成了文字游戏的迷魂阵。 所以,中国家电企业在价格战之后最擅长的武器就是概念战,那些听上去高深莫测的概念其实并不是这些企业拥有了独特技术,而是其造势的噱头而已。而在他们激烈的价格战、概念战之后,该产业最后变得利润稀薄,乃至无利可图。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