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传播业:缺乏企业家精神的恐惧

传播业:缺乏企业家精神的恐惧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09-15, 作者: 黄明胜, 访问人数: 2115


  平心而论,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传播业,PFT品牌实验室发出“中国传播业缺乏企业家精神”的论点,确有泼冷水之嫌。但粉饰太平显然只能够让我们欢愉一时,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其初衷是因为恐惧,对中国传播业缺乏企业家精神引领的恐惧。没有人比我们更清楚,这样下去会多么危险。  

  5种企业家精神的缺失  

  尽管今天中国传播业的主体构成是典型的民营企业,但这个行业对企业家精神的整体性匮乏,却让人触目惊心。根据PFT品牌实验室的观察,中国传播行业目前最为缺乏以下5种企业家精神——  

  清晰的战略眼光:无论是理论还是企业实践,清晰的战略眼光都是考量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标准之一。目前中国传播业的现实并不容人乐观,很多公司领袖不仅没有为企业制定清晰的战略,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正道也没有。“中国传播公司里有一半的生存方式是靠人情”,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看来,托关系、走门子、跑路子,或许就是这些公司领袖目前最为重要的工作。  

  持续的创新能力:企业家需要创新精神,当然这种创新应该是有准备的和前瞻性的创造,是建立在不安于现状、不断地打破常规这样的基础上的。但目前中国传播业的大多数公司,在创新方面表现令人堪忧。比如目前中国本土的传播机构,理论工具或方法论的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并没有几家公司站出来,表示出要自主研发的决心和动作。  

  强烈的责任感:不少传播公司尤其对其客户和员工缺乏责任感,这依然与该公司领袖是否有企业家精神密切相关。对客户缺乏责任感的典型表现,便是一味地取悦于客户,哪怕客户的判断出了非常明显的错误,也会为了得到所谓的“生意”,不惜按捺住自己的真实想法,曲意赞美客户的意见并忠实地执行。这种刻意逢迎的态度,也许能创造一时的“双赢”局面,但此举对和谐而健康的客户关系建设,却是最大的伤害。对员工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则主要体现在工作强度大、学习机会有限等方面,某些品性恶劣的公司,甚至以跟员工签定带有“霸王条款”式的合约而沾沾自喜。 

  建设坚强有力的团队: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早已不是英雄主义的时代。一个公司优秀与否,更多地要依仗团队的战斗力。但中国传播业却是另外一个景象,众多公司似乎都是“一个人的企业”,企业领袖大多如超人一般,个人能力很强,名气如雷贯耳,但他却不能在企业里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团队,而是扮演一个孤胆英雄,在前进的路上踯躅而行。  

  直面困境的勇气和耐心:经济学家认为,每个公司无论有多么杰出,都会面临困境。根本没有哪家公司会长盛不衰,保持完美无暇的记录,关键是要有走出困境的能力。而中国传播业的某些公司领袖,在这方面的表现令人所望: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行业每年都会有不计其数的公司倒闭,不排除竞争激烈是重要原因之一,但如此之多的数量,仍然让我们有理由确信,他们缺乏直面困境的勇气和耐心。这些人在退缩面前的迅速决策,既让人钦佩,也让人不屑。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传播业的价值转移 (2009-12-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赵文权 林景新)
*传播,你明白吗? (2006-01-02, 《市场圈》,作者:张涛)
*警惕:攻击性传播“登堂入室” (2005-08-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明胜)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4 05: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