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难以通达的“未来之路” 在平原和天际交接处,天空被映得微红,地平线下的太阳正努力的向上攀升。 这是美国西部的一个清晨,一丝迎面而来的微风吹乱了比尔·盖茨的头发,透着舒心的凉意。穿着黑色毛衣的比尔·盖茨一如既往地展示着其腼腆的微笑,只是这次,摄影师将镜头的焦点瞄准了比尔·盖茨身旁的那条宽广而深邃的高速公路——它一直通往天的尽头。 这是1995年,比尔·盖茨在为其大作《未来之路》拍摄封面。比尔·盖茨向全世界宣称,20年后将结束纸质出版时代,无纸书包、无纸办公、无纸阅读、无纸信息传递将成为现实;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络进入图书馆查阅各种书籍。 盖茨表示:“虽然现在看来这些预测不太可能实现,甚至有些荒谬,但是我保证这是本严肃的书,而决不是戏言。10年后我的观点将会得到证实。” 10年后,比尔·盖茨所预测的“未来之路”似乎正一点一点变成现实。 邹志宇是重庆菲斯特电信公司的软件工程师,下班后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在他不足30平方米的小卧室中,堆放着各种电信方面的专业书籍和文学书籍,为此,他每年就要花费近万元用于图书的购买。更让他郁闷的是,很多他想要的书籍市面上不仅没有,连图书馆也难以找到。“有一个网上图书馆应该多好?”这一度成了他最大的期冀。 2005年3月,在朋友的介绍下,邹志宇成为了书生网“ebook书城”的会员。邹志宇足不出户便可阅览群书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这比去图书馆方便多了!”邹志宇介绍道,在ebook书城中,不仅有各种学科的专业书籍,很多新书他也能在第一时间看到,“部分图书甚至是免费阅读。即便付费,也仅仅几元钱的事,比书店买书便宜多了。” 随着像邹志宇这样的新一代阅读者迅速壮大,数字出版业在中国开始得势。所谓数字出版,正是通过把传统图书内容数字化,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通过网上支付实现交易行为。 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05年6月,中国电子书出版总量增至148000种,已达到全球第一;全国约100家出版社开始同步出版电子书,数字图书馆超过1000家。如此的市场规模,为中国培养了近千万的电子书读者,移动阅读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2005年7月8日,由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首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全国几百家电子出版商挤满了两个上百平方米的巨大展区,这些数字出版商们正在身体力行实现盖茨10年前的预言。 然而,这场数字出版业的首次聚宴却并非到处欢声笑语。万方数据旗下的《数字图书馆论坛》主编张秀梅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遗憾的说道:“真正的主角却消失不见”。张秀梅指的正是以书生公司、超星公司为代表的中国数字行业领跑者。张秀梅认为,由于书生公司、超星公司都分别遭遇了版权诉讼,而版权问题也是此次博览会的一个主题,它们可能不愿意出现在风口浪尖上。 领跑者 书生公司董事长王东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预测:数字纸张技术及其应用的理论市场容量仅在中国就至少数千亿元甚至上万亿元,全球可能会达到万亿美元量级。所谓的数字纸张就是对书面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和管理的技术平台,是可以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相提并论的核心技术。 本来打算此生就做一个自由职业者的王东临为自己的预言而坐立不安,王东临在没有分文投资的情况下,在一个仅有12.78平方米的陋室里成立了书生公司。很多人对王东临用“书生”为公司命名表示不解。对此,王东临经常在新员工的培训会上的花上一个多小时来讲解。王东临说,“简单来解释就是,书生代表知识,而公司代表经济,也就是说,书生公司希望成为知识经济的代表。”专栏作家张小丑曾经对此感叹说:“他竟然用‘伟大’来形容自己所做的事业!” 在这个6人小作坊,王东临凭借每周工作100小时,24点以前坚决不下班的惊人毅力,创造了至今仍独霸天下的数字电子政务和数字图书馆两大软件项目,书生发展到了如今已经成为拥有600多名工程师,客户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的IT新贵,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在数字图书领域,书生公司号称是中国极少数掌握 IT 产业核心技术的软件公司之一,从提供数字图书馆技术平台,到数字图书加工、图书版权授权、EBOOK技术开发、搭建数字书市等。王东临表述自己的梦想是:“能让全中国每个城市家庭拥有一万册以上的图书。” 据了解,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目前已有超过16万册图书可全文在线阅读。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山东省馆、福建省馆等数百家高校和公共图书馆用户,在高校及公共图书馆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 据书生公司发布的数据,目前有数百万书生用户遍布全国每个省(除台湾外)和海外20多个国家,平均每秒钟就要收发 10份采用书生技术的电子公文。2004年书生公司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未来最值得关注的公司。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