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促销的KFS是什么? 什么是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者实施消费行为的众多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 不是所有的消费心理都能转化为消费行为的; 也不是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是由消费心理引发的。 产生什么欲望,是个人问题,可以用消费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如为什么或怎样产生对异性的需求; 满足欲望的6W(何时、何地、何手段等)2H(何代价等)如何选择,则是消费行为学问题,要用以文化人类学为基础的“消费行为学”来研究。如,是通过抢婚、还是上帝安排、还是父母之命、还是自由恋爱来满足对异性的需求; “消费行为学”认为,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因素有: 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 社会因素(相关群体、家庭、角色与地位); 个人因素(年龄、生命周期段、职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个性、自我概念); 心理因素(动机、认知、学习、信念、态度)。 消费心理仅仅是影响消费者实施消费行为的一部分因素,而不是全部。 二者的分别,不是可有可无的;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营销史上的多数企业的胜败得失,促销活动方案或策划者本人的优劣判断,往往都是以二者的区别为起点的。 端正促销目的:消费行为VS消费心理 促销的起点是消费者,目的是刺激购买。 不能刺激消费者的活动,是“不在意是否无人喝彩”的自我情怀抒发;叫“自我表现”;叫自我陶醉,叫自说自话,不叫促销; 只刺激消费者心理,仅唤起消费者好感、只转变消费者观念或态度的活动,即使感动了消费者几分钟,也不叫促销,不如叫“艺术表演”、“知识讲座”、“公益教育活动”可能更确切一些。 我们主张严肃促销的定义:只有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目标,刺激消费者发生选择、购买、使用、处置等行为的活动,才叫“促销”。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企业,虽然在拟定促销方案时考虑到了促销的主角是消费者,但由于没有紧扣“消费行为”,要么陶醉于产品优势、“自娱自乐”、“自恋”,要么过于注重“注意力”“眼球经济”“观赏性”“知名度”“品牌形象展示”,流于形式,叫好不叫座,为别人作嫁衣。 就是说,对消费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消费心理”层面就不是促销。 刺激“消费心理”不一定促成消费行为的原因是: 人是社会动物;人的行为,包括消费行为,80%以上取决于其社会属性,不到20%才取决于其自然行为。 所以,不少消费研究者反复提及过这样的结论:人的一生所消费商品中,平均有83%是他所不愿意消费的;全世界商品中,有83%是卖给了“不想卖”的人或被“不想使用的人”使用了的。 以我们自身的经验来验证,我们一生参加大小酒会、聚餐几万次,吃了多少别人点的菜?喝了多少别人推荐的酒? 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相关系数,就这样降到了17%; 不依据消费行为,即使把消费的心理研究得很透彻,促销模式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很到位,促销成功的机会仍然超不过17%!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