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高端品牌路径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成为世界的代工厂并不是一件太值得骄傲的事情。 8月份的美国《商业周刊》排出了全球100大品牌排行榜。其中,可口可乐以673亿美元的品牌价值继续蝉联榜首。而近年来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目光的中国企业,在这张榜单上却踪迹皆无。拥有庞大的市场,却无知名的品牌,这不仅仅是中国企业家们的尴尬。 如何从世界代工厂完成向世界品牌生产厂的升级,将流水线上的每一件OEM产品,标上属于自己的高档Logo,卖个好价钱,将是中国企业家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无从逃避的烦心课题。 一些中国企业家正在试图做出回答。 我们从中选取了两家最有代表性的企业。 一家来自竞争最激烈的IT业。这家私有企业在进入门槛不高的IT外设制造行业,依靠代销起步,最终慢慢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地位,而且极有希望将日韩的巨头们驱逐出这一领域。 另一家是国有企业。他们几乎一夜之间“制造”出了一个高端品牌,从而重新确立了自己的行业地位。 这就是正在发生在中国的故事。 华旗的"GE”梦 30亿,这是一个企业12年跋涉的里程碑。在华旗资讯的总裁冯军看来,这也意味着是另一个梦想—将华旗带上国际化品牌的新起点。 品牌的打造历来是一场比拼谋略与耐力的马拉松,中国企业要赢得最后的胜利,必须充满信心、勇气,还要有足够的运气。 对此,华旗跃跃欲试。 将自己定位于品牌挑战者,即将向索尼、三星这样的业界巨头发动挑战,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集中优势资源,向领导者品牌最薄弱的软肋发起进攻,以期打开一个市场缺口。 虽然路漫漫,但华旗自认为已经找到了突破口,背靠国内大市场,至少在这MP3 和移动存储这两个领域,华旗做得不错,在中国市场占据了超过20%的市场份额。 华旗眼中的中国机会 华旗隐隐约约觉得属于自己的机会到了,而且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机会。 当一个产业成熟到了一定程度,技术壁垒逐渐消除,核心技术不再稀缺,企业间能够比拼的就是勤奋。如同两支装备差异不大的军队,自然就是勇者胜出。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长虹、海尔、TCL曾抓住了这样的“中国机会”,一举将当时称霸中国家电业的洋品牌逐出了舞台的中心。 随后整个90年代的中国家电业是属于国产品牌的,如今华旗也处在这场风暴的前夜。90年代初期,电脑还是作为高科技的象征,是“贵族”,而现在不过是“寻常百姓”。 作为中国移动存储、数码和DIY领域的厂商,华旗资讯的业务已经推进到了第12个年头,并将触角广泛伸向了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研发、推广和服务等多个领域,整个行业也几无技术秘密可言。所以,现在华旗最喜欢讲的就是勤奋,觉得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冯军的梦想并不甘心当一个“地头蛇”,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走出中关村,创立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品牌”。 有意无意之间,冯军总是提起数码的王者—索尼。 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的产品在全世界名声非常糟糕,大部分都是假冒伪劣,低质、低价,一时享有世界垃圾的“美誉”。然而在1960年代,以索尼、NEC、松下为代表的诸多日本民族品牌,似乎一夜之间便脱胎换骨,以新颖的设计、高品质、优异的价格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于是,全世界都扭转了对日本产品的看法。 中国目前的发展环境跟那时的日本极为相似。 与“中国硅谷”的名头不相称的是,对于十年前来说,中国企业生于中关村并不是一种荣耀,这个IT界的前沿阵地曾有“骗子一条街”的糟糕名声。能在这里摸爬滚打,不仅生存下来,而且名声居然也愈加响亮,华旗资讯自然是身经百战,百毒不浸。 上世纪60年代是日本战后20年左右,日本国内市场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开始有了国际化的机遇。有趣的是,现在中国的国内市场也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包括华旗,开始有了国际化的机遇,也就是说,华旗到了“打品牌”的时候了。 冯军的梦想是红色的。 首先,他认为,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有了20多年的基础,制造业正在成为我们国家的强项。但是,在品牌方面、信誉方面,中国的品牌现在在世界上,特别是IT业的品牌仍然非常稀少。所以,作为华旗人精神的支柱和精神追求,“我们非常希望有机会能够成为IT行业的许海锋。”许海锋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人夺取了第一面金牌—华旗的雄心不言而喻。 其次,华旗将自己牢牢绑在民族品牌上。 当年长虹就是这样以“产业报国”的口号崛起。华旗同样也是受益于这面民族品牌的大旗,aigo是华旗的新标识,翻译过来就是“爱国者”,从创意那天开始,就是寻求的“爱国”的谐音。为此,华旗2001年定的规划是“塑造一个集研发、推广、服务为一体的新华旗,他将成为一个在任何所从事的领域都数一数二的企业,一个在任何时候都让国人骄傲的企业。” 在华旗看来,任何国际化品牌要想成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高质优价,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绝对有用的武器。另外一点就是稳固的根据地。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有可能成为国际化的品牌。40年前的日本品牌就是如此,他们在当时是完全的高质优价。日本的国际品牌,绝大多数都是非常纯粹的民族品牌,很少给自己起一个别人听不懂的洋名字,都以自己的民族品牌为荣。 目标GE 华旗的办公场所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无论哪间办公室,四周墙上总是贴满了各种标语、口号。 众多的华旗式口号中,有一句颇为引人注目∶“内学联想,外学GE。”这是冯军的主意。在他看来,国内IT业管理最为规范的莫过于联想。不过,当华旗要在海外市场有所作为,就必须采取GE的“数一数二”战略—在各个产品线上华旗的产品都必须做到数一数二。 华旗的品牌国际化时间表也制定得顺理成章。 自从在市场上取得了绝对的竞争优势—在过去两年中,华旗已经依靠高质优价的法宝,抢过控制权,将曾经风光一时的韩国MP3 远远甩开之后,华旗又将目光盯在了品牌国际化上。 华旗副总侯迅表示∶“我们的国际化,从整个国家发展的思路来看,也是从整个公司对国家经济发展所提供的贡献而做出的思考。我们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特点,1919年到1948年是中国文化经历强烈的震荡和革新的过程,之后到1978年是整个民族独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从1979年到2008年,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巧妙的时间点,就是奥运会的举办,我们可以预言2008年实际上是中国国际化的标志年。” 事实上,2008年正值北京奥运会召开,华旗可以借此东风,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对此,华旗开始了初步的品牌国际化尝试,国际化的第一站选在了新加坡。 国际化无非是三个区域,欧洲、美洲和非欧美的东南亚地区。首先应该排除欧美,因为那里市场化程度高,利润率非常低,韩日品牌厮杀很凶。 而新加坡作为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IT业的中心,市场覆盖了整个东南亚地区,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战略要地;此外,新加坡华语和英语双语的语言环境,发达的制造业,都为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条件。 任何正确的战略都要靠人去执行,因此,在把一个普通品牌打造成世界名牌的过程中,优秀团队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新加坡当地具备大批高素质的具有国际市场营销经验的人才,使中国企业可以将新加坡作为进军国际市场的人才培养基地。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新加坡当地IT市场的考察,冯军发现在新加坡将要遇到的竞争对手,几乎与在中国所面对的对手完全一样,这更坚定了华旗资讯将新加坡,将东南亚作为和国际品牌全面竞争的第二战场的决心。 在产品选择上,华旗资讯选择了MP3随身听,作为进入新加坡市场的打头阵产品。这是一款已经在国内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及用户喜爱度已远远超过日本和韩国的品牌,也是中国市场的第一品牌,价格比同类国外品牌要低15~20%;其次,在“爱国者”MP3进入新加坡之前,新加坡市场MP3随身听产品的主流品牌主要是来自日本和韩国,早在国内市场华旗就有了对付他们的经验。 在与媒介沟通上,华旗也特别注意积极与当地媒体沟通,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他们在新加坡本地最具权威的电脑杂志“hardware magazine”和其网站上,在新加坡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The Straits Times》、《Today》等报刊杂志和网站上刊登广告。2004年春节期间,华旗资讯还在新加坡著名旅游景点“鱼尾狮”公园积极进行品牌的宣传,“爱国者”品牌的旗帜飘扬在“新加坡河”和“鱼尾狮”的周围。新加坡《联合早报》、《The Straits Times》、《Business Times》等报刊,CNBC、新传媒“U”频道等电视媒体都对华旗资讯的国际化和 “爱国者”MP3等产品成功进入到新加坡市场进行了专题报道。通过这些报道,树立了华旗资讯优秀企业的形象,扩大了其产品的影响。 仅仅半年时间,华旗的爱国者MP3已经占据了新加坡市场数一数二的份额。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