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皖烟整合拐点已现?

皖烟整合拐点已现?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11-02, 作者: 张帆, 访问人数: 1944


  9月24日在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区大门内的一个售货亭前,来自蚌埠市的郭建民为了买一包满意的烟换了四种省内的牌子,店主王先生说“对此他已见怪不怪了”。原因在于他遇到的这种情况今年以来已司空见惯。 

  此前,本报记者在该省的芜湖第一百货大楼、合肥的商之都大厦、蚌埠华联以及阜阳的万家福大卖场都了解到了类似的情况。 

  “这都是烟厂整合重组惹的祸。”在芜湖市烟草专卖局,一位李姓干部坦诚地告诉本报,(安徽)省烟草公司对全省各卷烟厂进行重组,并试图采取高档烟向“皖烟”品牌整合、中档烟向“黄山”品牌整合、低档烟向“红三环”品牌整合,结果出现了市场上无所适从的情况。 

  市场的拐点

  李的话在合肥也得到了证实。“今年3月28日,按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安徽省将蚌埠卷烟厂、合肥卷烟厂、滁州卷烟厂三家烟草生产企业重组为安徽省黄山卷烟总厂,但其余2家企业阜阳卷烟厂和芜湖卷烟厂被甩到了圈外。”王汉文说。 

  王以前曾担任过六安市烟草(公司)专卖局的负责人,后任合肥卷烟厂厂长兼安徽省烟草(公司)专卖副局长,对烟草行业有很深的了解。他说目前安徽中烟组成黄山卷烟总厂后,在生产管理、品牌整合、市场规范管理、税收协调等方面,都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国家成立中烟集团,各省(市区)相应把原来的烟草公司改成了烟草工业公司”。王说,把省级烟草公司改组成卷烟总厂,将原辖的各卷烟厂进行整合。 

  “当时,这种改革方案确实使卷烟厂、烟草公司、专卖局以及税控部门都受益了”,滁州卷烟厂政工部的管理层人士告诉本报。 

  对于目前的情况,阜阳卷烟厂的高层员工认为,烟草行业不管如何进行改革,关键是税控、品牌资源、生产资源的问题以及市场管理能否实现各利益的高度一致。 

  “客户犹豫是原因不能判断手中的烟是否原品牌厂家生产。”在蚌埠市淮河路一商店里,市民冯桂香告诉本报记者:我吸了近20年“渡江”烟,很有感情啊!但现在没有人能保证手中的烟就是蚌埠卷烟厂生产的。 

  “看来,市场真正的拐点还是总厂在营销方面的管理工作没做好。”安徽中烟工业公司企划部的一位高层说。 

利益的拐点 

  “安徽省是全国烟草行业工商分离改革的先行者,但在烟草工业重组的滚滚浪潮中却是最后的一个。”安徽黄山卷烟总厂的高层告诉本报记者:原因是本轮改革安徽起步晚,而是其中交叉的利益分配阻碍了安徽的重组步伐。 

  据记者了解,蚌埠卷烟厂是安徽省连续8年来的第一纳税大户。这家当年由新四军卷烟厂发展起来的企业,其生产的“黄山”牌香烟2000年被国家工商总局命名为全国驰名商标,在安徽的中档卷烟中有相当的影响力。 

  “作为蚌埠的财政支柱企业,蚌埠多年来一直在以多种政策培育、维护和支持蚌烟的发展。把地费上缴合肥,蚌埠市怎么办?” 

  蚌埠市委王副书记告诉本报说,去年安徽省提出重组黄山卷烟总厂方案时,就遇到了这个最为坚锐的问题。“自己养大的孩子去给别人挣钱,作父母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啊?” 

  安徽烟草工业公司的高层向本报透露,税收成了重组的最大难关,利益分割是其中最重要的成份。 

  烟草行业税赋繁重,寓禁于征是基本的管理手段。在全国来讲,一个地区的烟草工业税收一般都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0%到70%以上。利益分割无疑给烟草工业的重组带来了阻力。 

  阜阳卷烟厂厂长张会廷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协调分税是烟草改革的核心。在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出现冲突时,找到平衡点来解决现实的管理问题是最有效的方法。 

  “地方政府都在支持工业企业,而消费税在生产环节征收,这种格局给重组造成了相当大的阻力。”安徽省发改委的官员说,即便目前通过行政手段调控和保护政策平衡了地方政府与安徽中烟的利益点,但随着行业改革步伐的加快,这种政策很快就会丧失作用。 

  “现在的情况是很特殊的。”阜阳市政府分管工业的副市长王海燕告诉本报:阜阳卷烟厂业务上属于安徽中烟,其它各方面目前仍在地方管理。他表示阜阳市乐于这种局面,毕竟阜烟职工中本地人占95%以上,又是政财纳税大大户。 

  “这种局面维持不了多久。”阜烟的一位工会高层领导告诉本报:安徽中烟不要阜烟,上海烟草集团在去年就已伸出橄榄枝。“走出去已是必然”。 

  品牌的拐点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国家烟草专卖局今年一季度公布的《1997年至2004年全国各卷烟品牌平均成长性指数》中,安徽省只有2个品牌入选。而且,其成长性平均指数芜湖的迎客松达到90至100,而黄山为80至90,分别处于第三和第四梯队(该指数最高为120以上),明显暴露出品牌管理上的后继乏力。 

  据本报记者了解,阜阳卷烟厂最多的时候曾同时生产18个牌号,而且每牌号的产量都很小。这种情况在2003年之前,普遍存在于安徽各烟厂中。 

  在安徽中烟工业公司成立之前,已经提出高、中、低档烟的品牌分别向“皖烟”、“黄山”和“红三环”品牌整合。但是,由于各地烟厂在本地都有自己的产品相对忠诚的消费者,推广品牌无形中受阻,从而形成各地还是以原主销品牌为主的市场格局。 

  虽然品牌进行了整合,各厂目前都在生产统一品牌后的红三环、黄山、皖烟等品牌,但是,由于安徽中烟允许各烟厂依旧沿用原厂名,就出现了诸如滁州红三环、阜阳红三环、阜阳渡江、蚌埠渡江这样的混乱局面。 

  “我们都是先看厂名,再决定买什么烟”。在合肥花园街省政府招待所大门口,合肥市民沈凤军告诉记者说,习惯了合肥厂的烟,就不愿意买其它厂的产品。 

  “这种情况我们也有所了解”。安徽中烟省内营销部的客情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品牌整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新的拐点,关键在于各厂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设备条件等不一致,所生产的产品口感各不统一,直接导致消费者无所适从,这离真正意义上的品牌整合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据本报记者了解,由于各方面管理特别是执行层面的原因,安徽中烟并未实现真正的统产统销局面。目前各地烟厂仍旧是各自为政,各卖各的主导产品。而安徽中烟对此也正在探索和调研,寻求良策。 

  但是,现实给出的定论是:谁能拥有最先进的理念、谁具备最具执行力的管理水平、谁抓住最佳机遇,谁将是最终的成功者。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955803397,电子邮件: jinfan8888_@12.com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篇)
*皖烟迷局 (2004-11-09, 《糖烟酒周刊》,作者:莫响、孔铭、丙奎)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4 05: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