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企业与人 > 治业之道 > 五步境界彰显营销人的进步瓶颈

五步境界彰显营销人的进步瓶颈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12-02, 作者: 张会亭, 访问人数: 11775


  【前言】

  今年10月初,我在中国营销传播网(EMKT)上点评了一篇题为《七年奋斗一场空——记一个底层营销人的挣扎与拼搏》(作者:张小刚)的文章,此文一发,不料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广泛共鸣,在半个月内本文间断性荣获本站热点文章第一名,并受到了同类网站的广泛转载。我作为点评者还不断收到很多网友发来的邮件,大多是非常痛苦地描述说自己跟文章作者有着同样的困惑。

  看来这篇文章确实点到了很多营销人的痛处,其在各个网站的点击率与波及面的广泛程度早已超出了我的预料,甚至早已经不单单是关注“底层营销人”了。今天,我们不妨冷静地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从大方向来讲,中国市场经济的20年高速发展,广大营销人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性作用。但为什么真正崛起的营销人却凤毛麟角,而大多数营销人最终却沦为芸芸众生呢?

  这不能不说是营销人自身的劣根性问题。甚至有明显的发展瓶颈。后来,我通过不断思考,以及通过反复的培训实践和企业调研,简单总结出了五步境界,那就是——做、想、说、写、讲。与这五步境界相对应的,就是如下四大弊端:

  一、做而不想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工作能做到勤勤恳恳做事,而不是偷奸耍滑磨洋工,这是第一重境界,也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很多企业在招聘新人的时候,总是要求他们首先能做到“任劳任怨”,招聘的岗位说明书中最常见的条款往往是:“能适应高强度的工作”、“能适应经常出差”、“能适应经常加班”等等,最让人气愤的是还有一条:“能积极完成领导安排的突发任务”。好像大家成了随时待命的机器,颇有一种“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悲壮。但我想问的是,仅仅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就行了吗?显然是不行的。今天的职场,早已不再是“把沙僧当劳模”的时代,但我们却不断看到有相当一部分营销人仍然是勤奋有余、思想不足。

  我在两年前发表的一篇文章里曾经有一句经典的结论:“大多数营销人的真正状态是:白天的辛苦忙碌和晚上无尽的空虚与孤独”。后来我在全国很多地方给不同类型的企业培训的时候每次提及大家都马上鼓掌表示“深有同感”。那么今天我们不妨再深究一下,白天和晚上的“差距咋会这么大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多数基层营销人还处于“体力型”的工作状态,其思想的活跃性往往是被荒废的。白天无论是忙于挤公交车还是忙于陪客户喝酒,无论是去催款还是去搞现场促销,干的都是体力型的工作,而一到晚上则因无所事事而倍感孤独。为什么会无所事事?就因为往往很少能真正静下心来认真想点东西。包括这一天都干了些什么,这一周都干了些什么,这个月工作进展如何等等。

  我曾经在很多次培训课堂上都提到说:很多营销人在做了几年业务之后,往往是“该学的(勤学多想)没学会,不该学的(吃喝嫖赌)都学会了”,大家听了之后往往是哈哈一笑表示默认。再加上多数营销人长期养成的高度自由而不规律的生活状态,被戏称为“昼伏夜出”或是“九三学社”,所以难怪有很多人说“做业务只要跑得勤,基本就能做好”。由此可见,大家早已不知不觉地把“思想的兴奋神经”给退化了。

  “做而不想”,就像一块癌症肿瘤,往往是越到后期越明显(工作越久越明显)。这里面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业务熟练之后,大家不自觉地开始在凭经验做事,这一点不光是营销人,几乎任何行业、任何领域都存在很明显的问题。所以我们说,员工有多少多少年的“工作经验”有时候也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在获取了员工相应经验值的同时,也要有充分的负面心理准备,那就是——员工在凭经验想当然地做事。所以,如果企业里面有大多数人在“做而不想”,固然还会有比较好的执行力和办事效率,那么势必将很难再会有更好的建设性和创造性。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位南京的朋友说得更为经典,有一次他去一家企业应聘,当主考官说必须要求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时候,他愤然甩出一句:“什么5年工作经验,我如果做的好,就相当于1年积极工作,再加4年消极重复!”

  经典啊。悲哀啊。

  二、想而不说

  如果有一位同志也“做”了(勤奋踏实),也“想”了(积极创新)。但就是没有表达出来,没有跟领导汇报,也没有跟同事们传递经验,那么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

  “想而不说”描述的就是这个弊端。

  如果说绝大多数同志都能很圆满地做事,并且也能经常想很多事情,那么,还有这样一群人仍然在吃“哑巴亏”,犹如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这些人做事很勤快,基本上能指哪儿打哪儿;并且还能在做事中适当有所创新,但他们却很少表达,很少跟领导汇报,很少跟同事沟通。

  深而究之,这些人往往性格偏于内向,或是偏于稳重,绝不是很有激情、很能言善辩那种。他们可能原来是技术出身,或是略有一点点技术背景,脸皮往往很薄,羞于向别人请教。很多时候自己以为能把事情搞定,没有必要去麻烦别人,以免别人回过头来认为他很笨。甚至有时候即便是他自己对了,他也不愿意跟别人争辩,总是相信“事实胜于雄辩,最终自有公断”。

  然而,殊不知,在今天这个社会,“术业越来越有专攻”,简单点儿的办法都早已被别人想完了,剩下的很多事情如果单单靠自己“冥思苦想”是万万不行地。

  另外,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凡事有入口就必然要有出口。那么一个人天天在做事、学习、思考,如果没有表达,而仅仅是“烂”熟于心(烂在心里),久而久之对自己的身心也是不好的。所以我们经常发现性格外向的人在很多场合里都比性格内向的人更有机会获取更大的收益。这在心理学上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个道理就连一只母鸡都很清楚:生了蛋之后,还有记着用“咯咯嗒”的语言给表述出去。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俗人评点:影响中国营销人的十本西方书籍 (2006-01-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德华)
*营销人:你的价值为何没有市场? (2005-12-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于斐、匡振庆)
*破解营销人败走职场困局 (2005-12-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崔自三)
*营销人,职业生涯如何经营自己 (2005-11-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于斐)
*此生飘荡何时歇--一个营销人毕业五年半的故事(下) (2005-11-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稻田守望者)
*从《天下无贼》的兰州风波谈营销人的向善培训 (2005-01-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会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