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售业的25个概念细述 零售业是世界上公认增长较快的行业,美国的沃尔玛集团连续三年雄居世界500强之首,国内的零售业近几年也呈高于GDP的速度的增长态势,但什么是“零售”,零售的内涵又有哪些,相信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笔者就职于某地区集团营销部时,曾赴大连总部聆听了超市集团总裁施XX关于零售的25条概念讲解,现笔者愿将其与业内同仁共飨,并结合自身的经历予以细述。 一、零售是变化 零售业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零售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而相应的调整也要“与时俱进”,包括业态的、商品结构的,组织架构的等等,只有在变化中零售业才能发展,否则只能被市场竞争的巨浪而掀翻。 笔者曾供职八年的一家百货商场为当地的国有老字号,在计划经济时代“卖凉水都挣钱”,但在进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受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的困扰,曾经举步维艰,是维持现状,还是适时求变,商场的领导班子选择了后者。事实证明,通过“借壳上市”,而达到了企业“借船出海”,向着国际性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目标迈进的目的,在地方本位主义、自我本位主义的束缚下“破茧而出”,从负债经营,濒临倒闭,到被市委、政府树为资本融资的典范,一跃成为地方缴税的大户。这些都是适时而变的结果。 相反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只看重眼前即得利益的商家只能被市场无情地淘汰,从郑州“亚细亚”到灿坤3C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盘子”不是做得越大越好,只有适应市场的变化,勇于变革,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二、零售是方便 零售业是最大限度地为消费者提供方便。这种方便要体现在商场的各个角落,各个细节之中,从代客礼品包装、免费寄存,到提供婴儿手推车,老公寄存处,商家在悄然间随着时代进步。现在您逛商场,不仅体会着商家这种无处不在的服务项目,更体会到方便、快捷、舒适等现代的人文关爱,小到自动擦鞋机、手机充电站、吸烟室,大到会员俱乐部、顾客服务中心,可以说消费者越来越能在商场中找到上帝的感觉。 这点在超市中体现得更加明显,作为国外的泊来品,超市让国内的零售人学到的最多的恐怕就是人家处处体现的“方顾客之便,尽顾客之想”的理念,相反国内计划经济时代造就的零售产物,老百货店在这方面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只有“以人为本,以客为尊”,老百货店才能迎头赶上。 三、零售是服务 零售业是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零售就是服务,服务创造价值,服务工作管理到位,乃是企业形象塑造、无形资产的增值。“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顾客满意是我们永久的追求”、“顾客永远是对的”这些企业的服务理念是通过实践而提炼出的精华。只有视顾客为上帝,顾客才会反过来将商场视为自己的家,有了家的感觉,双方才会在“双赢”中各自获益。 每年的“3.15”国际消费者保护权益日不仅是消费者的节日,也是商家自省和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的契机。在商品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谁提供的服务更优质,更全面,谁的服务更能让消费者感到体心、放心、舒心,无疑谁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得民心者得天下”,在零售业中更应理解为“得民心者得市场”。 无论笔者在国企,还是在私企,都能切身感受到企业重视服务工作的切实举措,从老国企的“七彩桥”服务举措的推出,在全市率先提出了“不满意就退换,顾客怎么满意怎么办”的服务思路,并在实践中完善了30多项具体服务措施,特别是“三登门”服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口碑”,推出“个人服务品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劳动模范、标兵挂牌售货,涌现了一批像“XXX式营业员”、“XX式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代表人物,成为市级劳模、省级劳模的发祥地。在私企,商场更是在其十周年庆典之际,向社会推出了“XXX郑重承诺,不满意就退换”的宣言,这更应该是对其十年风雨历程的深刻诠释,也是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唯一不变的宗旨和取胜的“不二法则”。 四、零售是管理 管理是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想把企业做得好,做得活,使企业得以长足发展,就得千方百计地提高企业效率。零售业的管理更是要创出特色模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笔者曾供职的一家具有40多年历史的国有老商企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认识到:只有向管理要效益,才能促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赢得新一轮的发展。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创建了具有本公司管理特色的“XX管理模式”,并从以下三方面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准:一是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建立起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国内较先进的商业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代替了传统的会计手工记帐,以电算化为中心,在商品购进与管理,财务与会计管理、资金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均实行了电算化和无纸化办公,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严细管理,以法治企。其创建的“XX管理模式”的实质是要创立购销分离、统一进货的经营方式;企业法制管理执行机制的管理模式;物业管理型的企业运行机制;职薪相称的分配方式;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标准。建立起“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奖罚条例”三部分组成的企业制度体系。在具体工作中实行了以文代言制、工作过失报告制、工作督查制等项措施,确保了各项工作全面到位,形成了激励、约束、监督于一体的管理机制。三是强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经营和管理各方面的成本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通过加强联销管理、仓储管理,成立配送货中心和物价中心等一系列举措,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消化了有问题商品,保证了所经营商品价位跟着市场走,改变了老XX大楼商品在消费者心中价位偏高的思维定势,赢得了更多的回头客。 在“狼来了”的惊呼声中,国内的单体零售龙头纷纷发展壮大,加紧圈地运动和资本扩张,组建区域性、全国性连锁集团,使自身的实力迅速膨胀,“摊子”越铺越大,但在资本扩张的过程中,管理应并举而行,而不是退而求其次。没有了管理的内部驱动,即使再大的外壳也是“皮囊大大,空空如也”。笔者所在的国内零售三强之一,近年来随着扩张的加剧,内部人才流失、管理松动、跑冒滴漏等诸多问题亦愈发突出,制度不细、管理不严、执行不力——这是国内企业的通病,也是制约向着国际性大型流通产业集团目标前行的桎梏。 五、零售是活动 零售业的活动是企业不断保持活力的源泉。无论是文化公关还是业务促销活动,都是企业对外展示自身形象,促进企业效益提升的不二法宝。“不搞活动是等死,搞活动是早死”这是笔者曾就职的一家商场老总的肺腑之言,现在的商场竞争已从传统的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向现代化的营销竞争转变,商场不仅要练好内功,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打仗”,活动就是竞争的载体,是企业在开放性的市场中要直面的关隘。 “聚想就有磨儿”——只有你搞,活动一定有效果。这也是笔者从事营销活动的感受之一,但不是有人流、有生气的活动就是好活动。国内的营销活动存在很多的误区,其中之一就是只看活动声势,不看活动实际收益。笔者任营销本部部长时,负责集团主力店及5家店铺的全年贩促活动策划,执行并深化了集团总部营销本部的《营销效果反馈报告》,并吸纳了很多日资店的成功经验,从中收获良多,深知搞活动不能光看效果,还要从费用指标,实际增长率、媒体效果、经验教训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才不会使活动有始无终。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