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品营销常见的11种误区 保健品行业作为一个朝阳的行业,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如果说一个行业有它的生命周期的话,那么保健品行业目前正处在成长期。既然是成长期,其营销上一定会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亮点,但亦免不了进入不尽人意的误区。就像柏杨先生所说:“中国人的优点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今天我只提中国人的缺点。”本文也一样,在这里不谈保健品营销的亮点,只谈误区,因为改进缺点、走出误区是任何事物成长最快的方式,笔者对这些误区做了一个浅显的归纳,以供读者参考: 误区一、重销售不重管理 似乎动物对具有时间滞延的东西天生就不敏感,人也不例外。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说,销售的确能够直接创造价值。但是笔者所看到的大多数案例都是各保健品企业经过深刻的反思后提出的“向管理要效益”或“精细化管理”云云,正如人在感觉口渴时其实机体就已经受到伤害一样,企业提出“向管理要效益”总是企业的运营已经受到伤害或遭遇损失之时,最终导致企业营销严重缺乏后劲。总结其原因主要有两点:营销具有创造价值的直接性,管理具有创造价值的时间滞延性。 误区二、重战术轻战略 某国内保健品知名品牌在市场运作过程中,其高管决策层的领导每天60%的时间都在研究怎样销售的具体战术。这样做的结果是:企业发展的近视与企业的短期行为,中层管理者被架空,企业决策易出现重大失误,员工迷茫且积极性受到挫伤。 误区三、跟进战略而非领先战略 国内有很多保健品企业采用跟进的战略,鲜有自主根据市场需求研发产品、自主提出概念并在消费者消费观念教育上投入的。选择的大多是被其他企业证实过的且已经捞到一桶金的市场,这类市场已经被人站稳并且已经占据主动权,尽管采用跟进战略进入这个市场可以省去前期的教育费用,但已经失去了市场的主动权,最终不得不发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感叹或被逼撤出该市场。 误区四、重心态培养轻技能提升 笔者在《改善企业“微循环”》一文中表达过类似的意思,即国内保健品公司对于营销人员的管理主要采用心态激励的方式,而不是采用持续教育的方式。这里的技能提升就是持续教育的一种。一线员工的压力或懒散,往往不是因为他不想赚钱或拜访顾客,而是他不知道如何去赚钱和拜访顾客。公司所要做的就是对这些员工进行指导与教育,让他们学会工作相关的技能,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心态调整,一个员工心态再好,在长期没有业绩的情况下,也由于压力太大、丧失信心继而辞职走人的。 误区五、重结果轻过程 国内某知名保健品公司一位省级公司经理很苦恼地对笔者说,以前我们每月没什么促销销售增长量都有30%,但是现在使尽了各种促销手段,销量增长却一月不如一月。这家公司主要采用会议营销的营销模式,笔者去参观了一次他们的联谊会场,发现他们的员工强买强卖现象十分严重。事后,笔者就此现象采访了一位员工,这位员工说:“我们也不想这样,但是每个月经理都给我们下达了硬性指标,每一场联谊会都必须有销售额,如果没有销量或低于××元,就会罚款××元到××元不等。”相信像这样只重销售结果不重销售过程的企业还有很多,他们不断透支着自己市场,根据市场经济原则,“透支”是需要付出“利息”的。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