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品牌经纬 > 中国品牌之殇

中国品牌之殇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04-13, 作者: 刘永炬, 访问人数: 4358


  中国市场太浮躁  

  中国的市场太浮躁。很多国外的品牌进入中国以后发现中国人更重视产品需求,品牌需求部分不是特别重视,为什么?因为产品可以假冒伪劣,每个人都可以穿名牌,民工,老板都可以穿名牌,所有的品牌在中国都贬值。  

  实际上整个社会对品牌的情感认同已经被破坏了,这种危害不是一两年能拯救过来的,而且从趋势上看大家还在继续破坏。  

  我们当前的环境是处于一种不规则状态,虽然提出了商标的保护,但是对无序的价格竞争还是没有提出什么措施。这些都是需要很多专家明白的,为这些制度的完善提供建议。但是现在很多专家,尤其是品牌这方面的专家,水平有点惨,太脱离实际。  

   “点子”的做法,会让大家觉得很新鲜,但不可能形成大家的一种购买习惯。一般点子都是造一个效应,是为了推广成话题做的,而不是成为一个营销策略。只是一个时间点的行为而不是一个系统的行为。但是很多企业不懂,花了很多钱做一个点的行为却毁了整个系统的行为,企业要是明白的话,他是不敢搞的。花几千万弄一个点子,能挣回几千万吗?值吗?即使真挣几千万,那你后面也走不动,点子都不可能长久,只能说是辅助你的营销行为,在某一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就像我们做营销咨询似的,很多人给企业一点子,说我保你成功什么的,但是他们其实连指引你的这条路对不对自己都搞不清楚,只给你描绘了一个未来前景你就敢去?一旦做错就麻烦了,所以先要保证是给你一条正确的路,中间不会因为时间上或策略上的原因再往回走,从头再来那很耽误时间。  

  品牌,不是欺骗,而是迎合  

  企业做品牌是在积累消费者心中的一种情感。但是消费者并不这么认为,消费者的情感都会发泄在产品上,所以消费者认同你的产品的好坏就是你的品牌的好坏,其实是他的情感在左右。所以消费者一旦他的情感没了的时候,他对你的产品信任度就会产生质疑,对你品牌感觉好的时候一定是对你产品感觉好。  

  你有好的产品品质,但是如果你不会说那么你也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有些人心里面有货但是他说不出来;有的人呢心里就那么一点,但是他全部都表现出来了,表现的百分之百,他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同。所以在产品的推广,并不是推广的好的,产品就是最好的。这个和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做品牌就是把自己的优点都表现出来被消费者接受,但是这种表现是有技巧的。不是说在“欺骗”消费者,我们在塑造里面不能说是“欺骗”,只能说是“迎合”了消费者的心态,用你的产品去迎合了他们的心态。  

  比如彩电,消费者喜欢颜色鲜艳的,红是红绿是绿的。但是彩电好不是颜色多鲜艳,而是有多少层次。像我们的城市环境,灰蒙蒙的但它有一百多个层次,其实越鲜艳层次越少,实际上是越差,但是消费者不知道。层次多了难度就大了,技术含量就高了,但消费者反而认为你的不好。  

  所以有些它是迎合消费者的心态去做的一些事情,不能说是欺骗。从产品角度要会去迎合,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企业不明白品牌的道理  

  中国企业在品牌策略方面,实际上是要分清你给消费者的产品到底是高频率的消费产品还是低频率的产品,那么每种不同类型的产品由于购买形态的改变决定了品牌价值的改变。这是个关键。因为你要塑造品牌的方式都要随着你要得到的那个结果去改变。  

  你想得到独立价值、情感价值是一种方法,想要得到卖相价值也是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它来源于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方式;我们做品牌,不要把品牌认知和品牌好感混淆在一起,我们不是打广告做到了高度认知就是成功品牌了,它不可能因为你被高度认知就是一个成功品牌,它也不可能会成功。因为这是暂时的,高度认知能做到一两年就不得了了,它不可能天天打广告,所以你所有的行为里面都需要为一个目标去做。  

  品牌希望塑造的结果一定要清晰,什么叫清晰呢?比如人不一样,希望的结果就不一样,有的人希望做一个科学家这是一种品牌结果,有的人希望做一个老板这也是一个品牌结果。那么你要为不同的品牌结果付出的代价和努力及塑造的方式全都不一样。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自己的目标点找准,到底你要做什么样的品牌?这里面品牌有概念、个性、特征,最后你做出的品牌不是跟大家一个模子出来的,肯定都有区别,在同样一类品牌都能让人分别出来。  

  在同类里边,你只能是第一、第二品牌,在不同类里你可以说你是高档品牌或区分人群。所以你要根据人群来做你的品牌个性特征,把你自己未来品牌的愿景描绘好。你为这个愿景做每一步工作,所有工作都不能脱离这个愿景。  

  我们现在有很多做品牌管理的往往是独立于品牌塑造之外的,这很奇怪。品牌管理是管理塑造的过程,在品牌塑造中要分步骤达到目标,就要按部就班,那么每一步都要有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规则性的东西就要达成,在策略下去管理的,没有策略,空洞的管理是不知道管什么的。  

  不同的品牌管理的方式不一样,有的品牌它需要两阶段,有的品牌需要五个阶段,每一个品牌的阶段性结果都不是品牌的最终愿景。比如说你上小学是“三好生”,那么“三好生”只是你阶段性的成果,但你的愿景是科学家,那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要从小学上一个好初中,然后上高中,然后上一个好大学,最后成为科学家。  

  所以说品牌过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为这个愿景去积累品牌,品牌价值就会越积累越大。并不是你想做一个品牌,找谁谁谁一策划,一年内就被人知道。那只是被认知了,和大家混了个脸熟,或叫“万人迷”,你并没有品牌特征。所以这个要弄清楚,品牌管理是先有策略,后有管理,目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完成这个策略,达成品牌愿景。  

  品牌里面还有很多的细节的东西,比如名称、概念、诉求、视觉展示等,外部的感觉的很多东西都是有关联的,要把这些管理的东西做到一起,你不能没有关联。有的找这家广告公司做VI设计,找那家咨询公司做一个管理,这不对,为什么呢?这些公司他们之间没有协调,这家公司给你设计的视觉是军人,那公司要你表现的是一个先锋青年,然后又弄一个时尚白领的概念,那这样整个的就乱了。品牌应该是在一个思维和概念里梳理出来的,但是现在企业都不明白品牌的这个道理,把它弄的很混乱,我看能明白品牌,能把这几样能凑在一起的非常少。  

  做品牌分不清感性与理性  

  娱乐化是一种趋势。越专业的越没人听,大家连做理性分析的时间都没了,都愿意感性接受一件事情。因为感性是最容易被别人接受的。理性接受速度慢,感性接受速度快,所以很多理性产品恨不得把自己的产品做成感性化。但是感性化,我们卖感性产品是卖重复率的,也就是说消费者感性化之后,今天接受之后,明天还可以接受。  

  娱乐产品,其实它可以感性群众,也可以理性群众,就是要看你怎么做。比如两个人谈话,一个人很感性、很热烈、很随和,就会感染另外一个人,而另外一个人也会说出很多东西。如果一个人很严肃,另外一个人也会带着更严肃,所以两个人交往就差了。就像两人搞对象,刚开始两人理性的,慢慢慢慢越来越感性,最后俩人结婚了。如果说越来越理性,麻烦了,就结不了婚。女的琢磨那男的,说你这儿有这个毛病,那儿有那个毛病,老是理性的分析你,做一件什么事,都理性的分析你。她如果不是感性的接受你,而是理性的接受你,是很难接受的。所以大家就觉得这社会感性接受的程度快。  

  但是比如喝杯饮料,你非要让他理性分析半天再去喝,好像也不大可能。现在我们做饮料的,做着做着就说我们这饮料里有营养,做成理性的了。比如做酒的,本来感性的,做情感的,他做着做着就像茅台酒,说什么“喝出健康来”,本来感性的,你给它做成理性的了。做成理性的,大家喝你的时候速度就变慢了,减慢你的销售速度,那你的市场就小了。  

  感性的或理性的,要根据产品的特点来。所以是感性的营销方式还是理性的营销方式没有绝对,它是针对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人群做选择的。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关于作者:
刘永炬 刘永炬:北京方圆润智营销顾问公司首席顾问; 国家注册高级管理咨询顾问、多所著名大学、研究生院MBA、EMBA特聘教授;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先后在国内企业及跨国公司担任市场及营销方面的高级领导职务,在市场运作和执行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查看刘永炬详细介绍  浏览刘永炬所有文章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企业不明白品牌的道理 (2010-10-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永炬)
*中国品牌如何突破? (2006-01-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于长江)
*中国品牌缺什么? (2005-11-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建)
*中国品牌的战略之忧 (2005-09-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尹传高)
*浅谈中国品牌的国际化途径 (2004-02-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郭丰庆)
*站直罗,中国品牌 (2000-06-30, 《销售与市场》1996年第十一期,作者:黎余)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