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啤酒八面观风 世间万象新,寒尽春已来。2005年,中国啤酒业虽有三成多的企业处于亏损经营状态,但总产量仍然以10.3%的增长率和3061.56万吨的总产量再创新高的同时,提前五年实现2010年的发展规划目标,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好的产业之一。2006年啤酒业的发展情况如何,管中窥豹前瞻如下。 资产重组是主旋律 作为无国家行业保护、鼓励或限制的特殊政策,而靠市场自我调控的竞争性产业的中国啤酒工业,发展前景充满魅力。如果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达到国际水平的30升,即可形成近4000万吨的的生产规模和超过1000亿元的销售收入。而欧美等地的传统啤酒消费市场有的已经饱和,西欧市场的消费量正呈下降趋势,因此,嘉士伯等国外啤酒巨头纷纷关闭了在西欧的生产工厂,转向我国啤酒市场。 2003年以来,以燕京、青岛和华润为首的中资企业和以英博、AB、SAB、嘉士伯等为代表的外资军团,更是把“收购战”演绎至颠峰。AB50多亿港元收购哈啤,英博60多亿人民币首期仅收购福建雪津啤酒39.48%的股份,其收购价格让许多人膛目结舌,所以,追逐“规模竞争力”必将依然成为2006年最显著的特征。对于整个中国啤酒产业来说,相互竞争有可能两败俱伤,但更可能共同发展。因为二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竞争多半是好事,啤酒业喊了多年的结构调整和规模生产通过竞争而实现。仅以青啤来说,1996年才31万吨的产量,如果不采取扩张重组,要达到2005年400多万吨是绝对做不到的。所以,2006年啤酒业的发展主旋律依然是资产重组,大的做强,小的退出。 外资收购持续加剧 截至2005年底,已进入中国啤酒业的外资啤酒巨头至少已控制了我国40%强的生产规模和超过80%的高端啤酒市场。 国外啤酒巨头之所以热衷娶中国“新娘”,看中的还是我国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啤酒市场正呈现着飞速增长的态势。作为世界啤酒市场的最后一块蛋糕这一广阔前景,加上控股、参股可大大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或投资周期,同时还可获得被收购或参股企业的市场份额,成本低、见效快,对任何一家跨国公司来讲,尽快进入中国这个诱人的大市场,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力和中国企业的优势,实现快速见效的目的,是外资在中国投资战略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另外,中国啤酒业大而不强的虚胖及管理、营销、技术等方面的滞后,尤其急需资金的迫在眉睫,更决定了中国啤酒市场的再次对外开放。正是在这种多重有利于外资的背景下,外资啤酒巨头才纷纷再次进入中国啤酒市场。虽然目前国际十大啤酒巨头都已进入中国啤市并都有巨大的斩获,但他们在中国啤市掀起的新一轮收购大战决不会就此罢手,只会愈演愈烈。所以,2006年外资对中国啤酒企业的收购不仅会进一步加剧,而且,由于中国啤酒集团普遍缺少资金而坐看人家在家门口大刀阔斧的“舞大刀”。 小、散、弱、差状况难从根本上改变 不说啤酒业是一个高耗能的产业,单就目前500多个生产工厂来说,大多数“小、散、差、弱”,依然是诸侯割据,群龙乱舞,急需整合,还没有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已从春秋到战国”。目前,青岛啤酒公司虽然收购兼并了50多个不同规模的企业,华润的生产规模也超过了400万吨,但一些未资产重组的企业大多数连“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规模也谈不上,近80%的小企业则是5万吨以下的产量,如此小而散、差又弱的经营格局,造成全国啤酒业的年产量也仅仅与美国两家啤酒公司的产量不相上下。与国外航空母舰般的啤酒企业相比,我们的啤酒企业充其量就象浅海中飘荡的一支支“小舢板”。因为国内排名第一的青岛啤酒公司去年的总产量才400来万吨,而美国百威啤酒公司的年产量就是1300多万吨,相当于近4个青啤公司的年产量。 另外,虽然我们的产量达到了世界第一位,但由于近年来啤酒业持续不断的价格战,使得啤酒业始终处于微利经营,旺丁不旺财在整个啤酒产业普遍存在,以至造成三成多的啤酒企业亏损经营。因此,2006年啤酒业想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小、散、弱、差”状况还很难实现。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