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企业话题 > 中国式营销潜规则

中国式营销潜规则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06-08, 作者: 沈志勇, 访问人数: 4385


  前些年有一本书叫《潜规则》,是写隐藏在中国5000年历史背后的历史秩序,一些不被人注意的潜在规则,比如:中国历史的“淘汰清官”和“论资排辈”等等,诸如此类。

  不同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透过不同眼镜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一个二百五眼里的世界,也是二百五;一个文盲眼里的世界,就是文盲的世界;一个浪漫者眼里的世界,也必定是一个浪漫的世界。

  思想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眼界。

  我们做营销,同样如此。如果我们仅用营销的眼光去看市场,也许,只能看到营销。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中国文化的角度、从中国人性格的角度、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营销,也许,我们会看到另一个不同的营销世界,会找到不同的营销方法,甚至会创造不同的营销奇迹。

  此乃“跳出营销做营销”的方法,是发现营销潜规则的方法。为什么要跳出营销做营销呢?

  营销是一种专业,它已经是非常成熟的领域,已经有系统的经验和规律可循,但秉承营销专业者在面对前所未有的课题时,也常常犯盲人摸象的错误,陷于原有的营销视野不能自拔。在一条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在复杂多变的中国市场上,是没有现成的专业可循的,西方的完善的营销理论也是有其局限性的,如果不跳出专业来审视营销,常常会走入死胡同。

  中国人常讲:“功夫在诗外”,写诗搞艺术如此,做营销也如此。

  一直以来,中国的营销和管理理论都来自于西方,难道西方的营销就全是对的吗?不一定。君不见,很多在国际上叱咤风云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后,仍然沿用其原有方法,结果折戟沉沙,中国市场经常演变成西方企业的滑铁卢。为什么?

  因为中国市场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中国人有着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那是让很多外国人甚至外国专家都看不懂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给了很多中国本土企业以机会,中国企业在与外资公司竞争时,实力和资金都不足,但仍然有一条非常重要的优势就是,中国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深入了解,对于中国消费者的深入把握,这是中国本土企业战胜跨国企业的一个法宝。

  李东生说:“20年前,中国企业家不看西方管理的书籍,那是无知;20年后,还只看西方管理书籍,那就是无能了。”

  他的意思是,中国人要在借鉴西方的营销和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要形成我们自己的营销方法和理论。“洋为中用”、“西学为用,中学为本”,借助我们对自己国情和对中国消费者的了解,找到中国市场自己的潜规则。

  要做营销,首先要研究消费者;在中国要做营销,首先要研究中国消费者;要研究中国消费者,首先要研究中国人的性格;要研究中国人的性格,首先要研究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深层心理。有了这些,很多营销的潜规则应声而出。  

  一、从中国人性格和文化角度来看营销

  按照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和心智资源理论,我们可以把中国人脑子里面的心智资源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外层,是最活跃的,就是大脑每天接受大量信息的那一层;第二层是相对稳定的,但也在改变,这个层面和特定的人群是有关系的,我们称之为时代烙印;第三层是超稳定的,是最深层的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基因,就是中国人的文化沉淀。

  这样,我们在做营销时,就知道哪一部分是应该迎合的,哪一部分是可以改变的,哪一部分是可以利用的。我们下面一层层地来讲。

  超稳定层超越了我们个人的生命周期,是文化积淀,比如中国人文化积淀上的几个万古不变的取向:家族取向,注重家庭伦理;关系取向,注重和谐和相互信赖;权威取向,注重对权威的依赖;舆论取向或面子取向,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众心理;漠视精确取向,不擅长于数据,做事喜欢模糊或不精确;人情取向,讲人情,不守纪律;等等。

  这些超稳定层不是容易改变的,它们在我们营销时,是可以利用的。

  对于第二层次,就是时代烙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烙印,60到70年代的人都有“文革烙印”和“改革开放之初的烙印”,比如:那个年代的人都记得电影《少林寺》,记得电视连续剧《上海滩》、《霍元甲》等等,这些时代烙印对我们做营销时,是可以迎合的。

  第三个层次,即现在的流行,比如现在流行网络游戏,年轻人要酷,到2008年奥运会前,中国肯定流行运动热,等等,这些属于第三个层次,在做营销时,同样可以迎合它们。

  那到底怎么做呢?  

  潜规则1:“中国式单一品牌”法则

  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在品牌战略上费尽脑筋,在单一品牌、主副品牌、多品牌、混合品牌等品牌结构方面,不知道该选择哪种战略。甚至有的企业采取了多品牌和混合品牌的战略,结果往往导致惨败。

  笔者认为,适合中国企业的品牌结构只有两种,一种是单一品牌策略,另一种是主副品牌策略。

  且不说20年来中国企业在品牌结构上已经有前车可鉴的经验,比如:绝大部分中国成功企业都采用的是单一品牌策略,如联想、海尔、娃哈哈、长虹、TCL、美的等等;就是从中国企业操作品牌的能力上来讲,我们的操作能力很弱,根本就不适合操作多品牌。

  另外,我们再从文化的深层次角度来看,为什么单一品牌最适合中国,主副品牌次适合中国。

  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人习惯了由一人发号施令,“一山不容二虎”等等俗语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只喜欢一个人说了算,对于品牌,当然也是只认一个,由一个单一品牌统领无数个产品,就象专制制度一样。同时,中国人自古就有“大一统”的概念,国家要求统一,分久必合, 这是大趋势,品牌方面当然也可以大一统。

  那么,为什么主副品牌也适合中国呢?因为中国人有家族取向,一个家庭里,有一个家长,然后有很多帮忙的,家庭就是主副结构,父亲为主,母亲为副,放到品牌上,就是一个主品牌,是企业品牌,几个副品牌,比如:几个产品品牌。诸如此类等等。  


1 2 3 页    下页:第 2 页 8





关于作者:
沈志勇 沈志勇:上海超限战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原策划总监,上海某著名服装企业原营销总监。12年营销策划与市场实战经验,“新经济第一代策划人”,业内称“机会猎手”,长于在无“市”的市场,创造“市”; 长于帮助弱势品牌快速崛起,快速突破市场。
查看沈志勇详细介绍  浏览沈志勇所有文章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2篇)
*中国式营销的四个特色 (2007-03-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志勇)
*中国式营销三部曲 (2006-08-3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志勇)
*营销就是打破规则 (2006-08-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志勇)
*创造销售奇迹之“静销力”法则 (2006-07-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志勇)
*市场营销“超限战”法则 (2006-07-0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志勇)
*白酒圈18条潜规则(下) (2005-08-09, 《糖烟酒周刊》,作者:于悦)
*腐败:外企操弄“潜规则” (2005-07-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宇)
*匹配:营销实战中的潜规则 (2005-03-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余海勇)
*打破潜规则,你准备好了吗? (2004-10-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君发)
*潜规则管理:中小企业家是需要察言观色的 (2004-04-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韬)
*企业“潜规则” (2004-03-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高崴、罗建法)
*潜规则VS显规则:共存与博奕 (2004-03-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建法)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19:56